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2).pdf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5998246 上传时间:2024-11-25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6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单选题 1、用手触碰含羞草,含羞草叶片会自然下垂,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应激性 B繁殖 C新陈代谢 D生长 答案:A 分析:生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含羞草遇到刺激后叶片合拢,是生物的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故选 A。2、沙漠中有的灌木常寄生在被称为猫爪藤的植物上,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2、。当干早不严重时,三种影响程度的猫爪藤果实数相同。图是干旱较严重时,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和猫爪藤果实数的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寄生灌木对猫爪藤果实数的影响与水的变化有关 B寄生灌木与猫爪藤能生活在沙漠中,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2 C干旱不严重时,被寄生灌木轻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多 D干旱较严重时,被寄生灌木重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少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

3、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ACD当干旱不严重时,三种影响程度的猫爪藤果实数相同;但是当干旱较严重时,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越严重,猫爪藤的果实越少,所以被寄生灌木重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少。从中可以体现寄生灌木对猫爪藤果实数的影响与水的变化有关,AD 正确,C 错误。B寄生灌木与猫爪藤只有适应了沙漠的环境才能生活在沙漠中,所以,寄生灌木与猫爪藤能生活在沙漠中,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B 正确。故选 C。3、瓢虫以蚜虫为食。科研工作者对自然保护区的瓢虫和蚜虫数量进行了调在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 a 代表瓢虫,b 代表蚜虫 B瓢虫所需能量最终来源

4、于蚜虫 C随着瓢虫的数量增加,蚜虫会被消灭殆尽 3 D蚜虫获得的能量只有一部分传递给了瓢虫 答案: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减少。可见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能量(数量)多于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多于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A如图中 a 的数量多于 b 的数量,瓢虫以蚜虫为食,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分析:图中 a 代表蚜虫,b 代表瓢虫,A 错误。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B 错误。C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

5、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一定范围内随着瓢虫的数量增加,蚜虫也不会被消灭殆尽,C 错误。D瓢虫以蚜虫为食,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所以蚜虫获得的能量只有部分传递给瓢虫,D 正确。故选 D。4、下列有关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环节数是无限的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体积一定越来越大 D引入新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答案:B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6、.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A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植物本身和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能4 量是单向传递的,逐级递减,所以食物链环节数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一般 35 个环节,故 A 不符合题意。B由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越强,但当生态系统被破坏后,这种能力也随着下降,所以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这种限度后,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B 正确。C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的,但是动物个体的大小与营养级的高低无直接的关系,故 C 不符合题

7、意。D引入新物种不一定有其天敌,可能引起引入新物种大量繁殖,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所以并不是生态系统中引入的新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引入新物种需要严格控制并且进行论证,不能随意引进新的物种,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5、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 B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答案:A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

8、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表明生物能够生长,A 错误。B鲸需氧时常露出水面进行换气,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鲸具有新陈代谢(呼吸)的生物特征,B 正确。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正确。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 正确。5 故选 A。6、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 B珊瑚 C钟乳石 D蘑菇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

9、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ABC机器人、珊瑚、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ABC 不属于生物。D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D 属于生物。故选 D。7、下列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描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相同的选项是()A草盛豆苗稀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骆驼刺根系发达 D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 答案:B 分析: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草盛豆苗稀是指的草与豆苗争夺阳光、水分等,属于竞争关系,A 错误。B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降低了周围环境温度,体现了生物影响

10、环境,B 正确。C骆驼刺根系发达,这是与干旱少水的环境相适应,C 错误。D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D 错误。故选 B。8、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并记录了学校花园里所看到的生物及非生物(见以下调查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6 调查表(部分)调查内容 名称 生物部分 草、蝗虫、食虫鸟 非生物部分 土壤、阳光、空气、水 A阳光蝗虫食虫鸟构成一条食物链 B水不会影响到花园里草与蝗虫的生活 C花园中的生物可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D各类生态系统相互关联组成了生物圈 答案:D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1、,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阳光蝗虫食虫鸟中,阳光属于非生物,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A 错误。B水属于非生物,会影响到花园里草与蝗虫的生活,B 错误。C花园中的生物只有生物,没有非生物部分,不可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C 错误。D各类生态系统相互关联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 正确。故选 D。9、2019nCoV 新冠病毒引发了新冠肺炎疾病的流行传播,现在的德尔塔毒株

12、和奥密克戎毒株均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不同基因型个体,这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繁殖 B生长发育 C遗传变异 D适应并影响环境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 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均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不同基因型个体,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遗传和变异的特征,C 正确。故选 C。10、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请找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BCD 答案:A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

13、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 机器人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 生石花、C 细菌和 D 衣藻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A 符合题意。故选 A。11、下列构成生态系统的是()A黄河中的鲤鱼 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肇兴鼎湖山风景区 答案:D 分析: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A黄河中的鲤鱼,只有一部分消费者,不能算生态系统,A 错误。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只包含了生物部分,还缺少非生

14、物部分,不能算生态系统,B 错误。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也只包含了一部分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分解者,不能算生态系统,8 C 错误。D肇兴鼎湖山风景区,包括了风景区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D 正确。故选 D。12、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乙甲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和丙的数量增加 D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 10%20%

15、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A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逐渐减少。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丁、乙、甲。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乙甲,A 正确。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 错误。C根据食物链“丙丁乙甲”可知,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丙的数量增加,C 正确。9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

16、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 正确。故选 B。13、在“草昆虫青蛙蛇”这个食物链中,下图中甲代表()A青蛙 B草 C蛇 D昆虫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能量流动一般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方向流动、且是逐级递减的。能量流动一般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方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题图反映出的食物链是:丙丁乙

17、甲,对比食物链“草昆虫青蛙蛇”可知,甲代表蛇。故选 C。14、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A调查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10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故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调查法,符合题意。B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

18、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不符合题意。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故选 A。15、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环境能制约生物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涵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判断属于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的方法是根

19、据影响结果而定。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是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种树可以产生阴凉环境。在沙地上载种植物如骆驼刺、梭梭等,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故选 A。多选题 16、以下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11 C草原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答案:AD 分析:人工的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所建立的生态系统,即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

20、的生态系统。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正确。BC、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由于人类的强大作用,绝对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没有了,错误。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

21、非常关键,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正确。小提示:掌握人工生态系统的定义是本题解题关键。17、“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A蚯蚓能疏松土嚷,提高土壤肥力 B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答案:AC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涵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

22、蚓能疏松土嚷,提高土壤肥力,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A 符合题意;企鹅生活在南极,皮下脂肪很厚,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不符合题意;12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C 符合题意;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因为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所以野兔随季节换毛是对环境的适应,D 不符合题意。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8、下列各项中,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小麦鼠蛇鹰 B阳光草兔狐 C鼠蛇鹰腐生细菌 D草籽麻雀鹰 答案:AD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

23、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A小麦鼠蛇鹰,小麦属于生产者,箭头指向消费者,属于食物链,故 A 正确。B阳光草兔狐,食物不含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不属于食物链,故 B 错误。C鼠蛇鹰腐生细菌,食物不含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缺少生产者,不属于食物链,故 C 错误。D草籽麻雀鹰,草籽属于生产者,用箭头指向消费者,属于食物链,故 D 正确。故选 AD。小提示: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及书写是解题的关键。1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实例()A生长在沙漠中的骆驼刺有发达的根 B河道中圆滑的鹅卵石不易被水冲走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生长在风

24、景区的“旗形树”答案:BC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13 (1)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A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A 正确。B河道中圆滑的鹅卵石没有生命,不属于生物。所以,“河道中圆滑的鹅卵石不易被水冲走”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B 错误。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

25、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 错误。D“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是长期吹单一定向风形成的,是对环境的适应,D 正确。故选 BC。20、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C“草盛豆苗稀”D“一山不容二虎”答案:CD 分析:根据“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可知,本题考查生态因素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根据实例进行分析。A.“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藻类植物的影响,A 不符合题意;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

26、物因素水对生物禾苗的影响,B 不符合题意;C.“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C 符合题意;D.“一山不容二虎”体现了生物因素虎与生物虎的影响,是同种生物的竞争关系,D 符合题意;14 故选 C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相对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个体内的 DDT 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答案:A

27、C 分析: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甲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丙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三级消费者,据此解答。A、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图中丁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丁体内 DDT 含量最高,A 正确。B、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B 错误。C、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甲数量最多,处在食物链的起点,属于生产者,丙、乙、丁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丙、乙、丁属于消费者,C 正确。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8、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统甲属于生产者、乙、丙、丁属于消费者,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还缺乏分解者,D 错误。15 小提示: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甲是生产者,丙是初级消费者,乙是次级消费者,丁是三级消费者。22、以下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影响的是()A放在阳台上的盆栽植物,枝叶常弯向光源生长 B初冬,大雁往温暖的南方迁徙 C蝴蝶采花蜜,同时传播花粉,使植物结出果实 D蚂蚁利用触角将找到食物的信号传递给其他的蚂蚁 答案:A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

29、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A放在阳台上的盆栽植物,枝叶常弯向光源生长,是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的影响,A 正确。B冬季,大雁总是飞到南方来越冬,是随着太阳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是非生物因素温度的影响,B 正确。C蝴蝶采花蜜,同时传播花粉,使植物结出果实,是动物对植物的影响,C 错误。D蚂蚁利用触角将找到食物的信号传递给其他的蚂蚁,属于动物之间的通讯,D 错误。故选 AB。23、一个湖泊被 DDT 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鱼鹰”,由此可以推断,体内 DDT积累最少和最多的

30、生物分别是()A藻类 B水蚤 C大鱼 D鱼鹰 答案:A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16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鱼鹰”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鱼鹰,蓄毒最多,营养级最低的生物是藻类,蓄毒最少。所以一个湖泊被 DDT 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鱼鹰,则体内 DDT 含量最少和最多的生物分别是藻类和鱼鹰。故选 AD。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富集的特点。2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31、和最弱的分别是()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AC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 符合题意;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

32、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 不符合题意;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自动调节能力相对比较弱,C 不符合题意;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地区,雨水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动植物种类要少,D 不符合题意。小提示: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25、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7 A甲、乙、丙分别表示生产

33、者、消费者、分解者 B过程的实质都是细胞的呼吸作用,都必需有氧气的参与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开始的 D甲完成过程的主要部位是根的成熟区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作为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观图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表示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解答即可。A由图可知,甲与二氧化碳之间是双箭头,说明该生物既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又能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4、,可判断出甲为生产者;而甲和乙遗体和排泄物都被丙分同时,丙又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乙为消费者,丙是分解者,A 正确。B过程的实质都是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菌和真菌有的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进行无氧呼吸,B 错误。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C 正确。D甲是生产者绿色植物,植物根的成熟区有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 正确。故选 B。填空题 26、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_,岩石圈的_,_的大部。18 答案:底部 表面 水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35、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27、请将下列两种生物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_;_;_;_。答案:C D B A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合作、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狮子以羚羊为食,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 C 捕食关系;、蛔虫生活在小肠里,从人体中获得利益,属于 D 寄生关系;、一片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属于 B 竞争关系;蜜蜂采集油菜的花蜜,既获得了食物,又帮助油菜进行传粉

36、,属于 A 合作关系。28、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_与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生态系统中的_和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答案:生物 环境 生物圈 物质 能量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

37、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度,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9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_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关系

38、;青蛙与蝗虫、三化螟等害虫的关系是_关系;三化螟与水稻之间的关系是_关系。答案:非生物 竞争 捕食 捕食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2)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部分。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主要表现在生物间的关系,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而非生物因素

39、包括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据此可知,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非生物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青蛙与蝗虫、三化螟等害虫的关系是捕食关系;三化螟与水稻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30、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包括_和_两类。非生物因素包括_、_、_和_等。答案: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阳光 空气 温度 水 生态因素又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20 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