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初中化学盐化肥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届初中化学盐化肥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单选题 1、可以把盐酸、氯化钙、氯化钠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试剂是()ANa2CO3溶液 BNaOH 溶液 C蒸馏水 D硫酸溶液 答案:A 解析: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与氯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与氯化钙、氯化钠不反应,不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C、盐酸、氯化钙、氯化钠,加入蒸馏水,均无明显现象,不可以区分,
2、不符合题意;D、盐酸、氯化钙、氯化钠与硫酸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 A。2、关于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反应物为酸和碱 B伴随有明显现象 C生成物为盐和水 D元素化合价不变 答案:D 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否则不能进行,据2 此解答。A、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B、有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错误;C、生成物不一定是盐和水,也可以是盐和碱等,错误;D、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正确。故选 D。小提示: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两种化合
3、物互相交换成分(可简记为:“两化交换”,或“张冠李戴”)。其表达式为 AB+CD=AD+CB。3、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答案:C 解析:A、四种溶液中 FeCl3溶液呈黄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 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 NaCl 和 KCl 溶液,但这两种
4、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 A 不正确;B、四种溶液中 CuSO4溶液呈蓝色,其他三种溶液呈无色。取三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 CuSO4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 Ba(OH)2溶液(因为氢氧化钡和 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无沉淀生成的是 HCl 和HNO3溶液,但这两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选项 B 不正确;C、虽然 Na2SO4、BaCl2、Na2CO3、HNO3四种溶液都呈无色,但利用四种溶液之间的两两混合,就可鉴别出来。四种溶液中只有 Na2CO3溶液能跟 BaCl2溶液生成沉淀,跟 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和 Na2SO4溶液反应。根据现象分析,就可鉴别
5、出四种溶液,选项 C 正确;D、Ca(OH)2、K2CO3、CaCl2、NaCl 四种溶液都呈无色,利用四种溶液两两之间混合,能鉴别出 K2CO3溶液和 NaCl3 溶液,因为只有 K2CO3溶液能和 Ca(OH)2、CaCl2溶液都反应生成沉淀,NaCl 跟另外三种溶液都不反应,但Ca(OH)2、CaCl2溶液需要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C。小提示:利用组内物质,不加入其他试剂进行鉴别的实验,可以利用试剂本身的特殊性质如颜色首先鉴别出一种物质,然后利用该物质鉴别其他物质;如果组内物质没有特殊颜色,则可利用组内物质两两混合,根据现象分析得出结论。4、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
6、,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 CO2通入 NaOH 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 NaCl 溶液中 答案:B 解析: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有明显的现象,不符合题意。B、将 CO2通入 NaOH 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符合题意。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石灰水变浑浊,有明显的现象,不符合题意。D、将稀硫酸滴入 NaCl 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 B。5、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 CO2通入 NaOH 溶液
7、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4 D将稀硫酸滴入 NaCl 溶液中 答案:B 解析: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有明显的现象,不符合题意。B、将 CO2通入 NaOH 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符合题意。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石灰水变浑浊,有明显的现象,不符合题意。D、将稀硫酸滴入 NaCl 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因此选择 B。6、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验方法 A 比较 Fe、Cu 和 Ag 的金属活动性 将 Fe 和 Ag 分别加入 C
8、uSO4溶液中 B 除去 CO 中混有的 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加入二氧化锰 D 鉴别阻 NH4Cl 和 KC1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铁能置换出铜,银不能置换出铜,则可证明铜活动性比铁弱,比银强,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CO 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氧化铜,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除去了 CO,留下了杂质 CO2,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会生成氧气,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不发生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氨气(由刺激性气味),氯化钾与熟石
9、灰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 B 5 7、下列 4 个图像分别对应 4 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 B将一定量的 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C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向一定量 CuSO4和 K2SO4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 KOH 溶液 答案:B 解析: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质量比是 8:1,图像能不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 A 错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减小而减小,将一定量的 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有硝酸钾析出,但溶剂的质量不变,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 B
10、正确;C、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的活动性比铝强,镁完全所需的反应时间比铝反应时间短,根据镁、铝与足量的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Mg24+H2SO4=MgSO4+H22,6 2Al54+3H2SO4=Al2(SO4)3+3H26 可知,相同质量镁生成的氢气质量比铝少,图像能不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C 错误;D、向一定量的 CuSO4和 K2SO4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CuSO4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能不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 D 错误。故选 B。小提示: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
11、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8、2021 年 12 月 31 日晚上 7:00,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 2022 年新年贺词,文中提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加高工厂烟囱能消除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B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 C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答案:A 解析:A、加高工厂烟囱不能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所以不能防止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A 错误;B、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保护生态
12、环境。故 B 正确;C、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避免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故 C 正确;D、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 D 正确。故选:A。多选题 9、氯化铵(NH4C1)是“侯氏制碱法”的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7 A氯化铵是一种氮肥 B氯化铵的水溶液遇紫色石蕊变红 C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答案:AC 解析:A、氯化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 A 正确;B、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选项 B 错误;C、
13、氯化铵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发生复分解反应,氯化银为白色沉淀,选项 C 正确;D、熟石灰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挥发到空气,不能被植物吸收,从而使氮元素不被吸收,降低了肥效,选项 D 错误。故选 AC。10、为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H2 HCl 通过足量 NaOH 溶液,干燥 B NaOH 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NaCl 固体 Ag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 CaCO3,过滤 AABBCCDD 答案
14、:ACD 解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HCl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Na2CO3和 NaOH 溶液均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8 C、NaCl 固体易溶于水,AgCl 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
15、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Cl 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CD。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因此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铵态肥料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C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D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答案:BD 解析:A、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 A 错误;B、草木灰显碱性,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
16、故 B 正确;C、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是因为洗涤剂能乳化油污,不是溶解油污,故 C 错误;D、氧气中的氧气浓度比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高,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 D 正确。故选 BD。12、某同学鉴别 NH4HCO3、NH4Cl、KCl 三种化肥,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可能是 9 A甲:水,乙:氢氧化钠 B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C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D甲:氢氧化钠,乙:稀硫酸 答案:BD 解析:加入试剂甲,碳酸氢铵和氯化铵能产生氨味,说明甲显碱性;加入试剂乙,碳酸氢铵能产生气泡,说明试剂乙呈酸性;水呈中性,故 A 错误;氢氧化
17、钙呈碱性,稀盐酸为酸,故 B 正确;稀盐酸呈酸性,故 C 错误;氢氧化钠呈碱性,稀硫酸是酸,故 D 正确。故选 BD。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变化 结论 A 点燃酒精,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 杯 内 壁 变浑浊 酒精含有碳元素 B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 CuO 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 黑 色 固 体 变红 无色气体一定为 H2 C 向 KCl 和 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Na2CO3溶液,过滤 滤渣为白色 得到 KC1 溶液 D 向盛有 NaOH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 溶 液 红
18、色 消失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AABBCCDD 答案:AD 解析:A、点燃酒精,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10 B、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故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还可能是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C、向 KCl 和 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Na2CO3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滤,得到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不符合题意;D、向盛有 NaOH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溶液红色消失,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溶液红色消失,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反应,符合题意。故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