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一网打尽:曹刿论战2003年中考曹刿论战一网打尽2003年河北省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
2、曰:“夫战,勇气也。 , ,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文章中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什么?(请用曹刿的话回答) 答: 2 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3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公将鼓之?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5 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答: 参考答案:1、(2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3分)参与独自专有击鼓(每题
3、1分)4、(2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5、(3分)本题是开放题,只要考生能有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观点作简要阐述,言之有力即可。(提出自己的观点1分,阐述理由2分)2003年桂林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2题。(11分)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于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4、。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成,将
5、以攻宋 问:“何以战?” B愿借子杀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义不杀少而杀众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吾义固不杀人 舍生而取义者也9解释加点字词。(2分) 公输盘不说(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0翻译句子。(1分)宋何罪之有?译文: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11(乙)文中,从“曹刿请见”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你从(甲)文中也找出一个体现于墨子这种精神的语句。(2分)12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子墨子和曹刿各采取了怎样的做法?你赞成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8、C 9、高兴;鄙陋,这里只目光短浅10、略。 11、子墨子闻之,起
6、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12、略.2003年舟山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6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7、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注释:畔:通“叛”,背叛。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2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4分)必以分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小大之狱 环而攻之而不胜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译文: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 25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的问题
8、。(4分)在“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26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22、指猪牛羊等祭品 保佑,赐福 目光短浅 兵器、武器 离开23、(1)把、拿 凭、凭借、依靠 (2)的 它或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4、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这样,但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一9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2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6、取信于民 或人和2004年中考曹刿论战一网打尽2004北京市朝阳区十年春,齐师伐
9、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10、,望其旗靡,故逐之。”1.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下面语境中“故”字与“故逐之”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 A. 既克,公问其故。 B. 温故知新 C.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欲擒故纵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战于长勺。译文: (2)公将鼓之。译文: 4鲁庄公提出了三个可以迎战的条件,曹刿肯定的条件是: _(用原文语句回答)参考答案:1.(1) 指猪、牛羊等 (2) 赐福、保佑3. (1) 在长勺交战 (2) 鲁庄公要击鼓进军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评分:第11、12、14题,每题2分。第13题
11、4分。共10分。2004年重庆市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列句于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12、又何间焉 故立有间 并驱如故C肉食者鄙以战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3分)译文: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4分)参考答案:1D 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共6分,每句3分。第(1)句语意基本正确记1分,“
13、狱”“虽”“以”“情”译对两个记1分,不记05分;第(2)句语意基本正确记1分,省略成分补充正确记1分,“属”“请”译对记1分,不记05分) 3夫大国,难测也(1分),惧有伏焉(1分) 4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记4分)2004年绵阳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口头禅贡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14、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报告 B齐人也,坐盗 坐
15、:偷 C肉食者鄙 鄙:卑鄙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虚夸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此何遽不为福乎 C王视晏子曰 D齐人固善盗乎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其实味不同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可以一战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的国君虽都才能平平,但都有自知之明,能礼贤下士,接受臣子的
16、意见。B甲乙两文所赞扬的人物都智勇双全,晏子能言善辩,曹刿深谋远虑。C晏子从容自如,绵里藏针,坚决地维护国家的尊严,真可谓不辱使命。曹刿从容不迫,见卓识,引导鲁庄公一步步由“鄙”而“悟”,从而奠定了战争取胜的基础。 D甲乙两文都为对话体形式,语言十分精练,但又各有特点:甲文生动严密,乙文朴实无华。参考答案:7.D8.C9.B10.A2005年中考曹刿论战一网打尽2005长沙市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17、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18、,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9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肉食者鄙(卑鄙) 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小大之狱(案件) D齐师败绩(大败)10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文: 11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简要回答问题。 (1)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答: (2)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答: 13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
19、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参考答案:9A 10(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你的。福:解释为赐福也可。 1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 作
20、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13A 2005年常州市阅读下面曹刿论战选段,完成1923题。(12分)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
21、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2分)(1)公与之乘( ) (2)公将驰之( )(3)既克 ( ) (4) 望其旗靡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2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2分)2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23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
22、)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 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分)参考答案:19.(共同)乘车;追击;战胜;倒下。(2分,答对两个得1分。)20.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2分,意思对即可。)21.参考:公鼓之,鲁师士
23、气已竭。(2分,意思对即可,可用现代问回答。)22. 不设统一答案。(2分,合理解释“鼓”和“作”的意思各得1分。)23.(4分)(1)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吻合。(2分,一点1分)(2)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2分,意对即可。)2005年阜宁县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短文,完成第11第14题。(15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24、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公将鼓之。 ( ) 既克,公问其故。 ( ) 以天下莫能当。 ( ) 秦悉坑
25、之。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译文: 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2分)译文: 13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思。(3分) 成语: (1分)意思: (2分)14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11该题考的是理解常用的文言词。(4分)(1)击鼓(进军 (2)已经(3)认为(4)埋12该题考的是理解句子的意思(括号内内容也应译出)。(4分)(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
26、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意思对即可)(2分)(2)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谈兵事,他的父亲不能驳倒他,却不说(赵括)善于打仗。(2分)13该题考的是成语。(3分)参考答案:纸上谈兵(1分)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发空议论。(2分)(没有比喻义,只给1分)14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4分) 答案示例:曹刿的“论战”源自于他对战场情况、形势的仔细观察与准确分析,源自于他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赵括的“谈兵” 只抱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各2分)2005年广州市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27、翁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28、12词语理解。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遂逐齐师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公输盘诎 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例句:既克,公问其故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例句:以牒为械A为民请命 B下不为例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战,勇气也。译文: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译文: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在甲文段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乙文段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参考答案:12于是 原故(原因) 倒下 “诎”通“屈” B B 13战斗,靠的是勇气(或:打仗,要靠勇气。) 我知道您抵抗我的办法,但我不说(或:我知道您怎样对付我,可我不说)。 14鲁
29、国依靠曹刿沉着、果断(正确)地指挥,最终获得战争胜利。 楚王知道宋国已做好了充分地抵御准备,攻打宋国是没有好结果的,于是放弃了进攻宋国的决定。2006年中考曹刿论战一网打尽2006年哈尔滨市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912题。(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叶。”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
30、分)福: 狱: 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译文: 1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1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和 。(2分)参考答案:9.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各1分,共2分)10.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2分)1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分)1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2分)2006年广安市 (非课改区) 阅读文段,完成3843题。(15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31、“可矣。”遂逐齐师。38. 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公 与 之 乘。战 于 长 勺。 译文:_3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战于长勺_ 公将鼓之_公将驰之_ 遂逐齐师_“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2分)A. 公与之乘B. 公将鼓之C. 公将驰之D. 登轼而望之41. 选段主要使用了_的表达方式,通过_描写和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3分)42. 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发生的时间是_,地点在_。(3分)43. 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2分)答: 38.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1分) 鲁庄公与
32、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2分)答: 参考答案:39. 在 击鼓 驱车(追赶) 于是40. B41. 记叙 语言、动作42. 长勺之战 鲁庄公十年 长勺43. 例如: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答到一点即给2分)2006年河源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3、8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分)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齐师败绩( ) 遂逐齐师( ) 公问其故( )10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译文: 11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分) 答: 12。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 。(2分)参考答案:8(2分)左传 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9(3分)大败 就 原因10 (3分)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则士气低落,第三次则士气消失了。11(2分) 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善于观察调查,不盲目追击。12 (2分)一鼓作气辙乱
34、旗靡2006年浙江省湖州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
35、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文: 19.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分)参考答案:17.参与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19.从战前、战时和战后三方面回答2007年中考曹刿论战一网打尽2007泰安市(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