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续教育研究 年第 期职业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过渡期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究潘建华高雅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研究院;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摘要:年我国原发性绝对贫困得到有效解决,解决共富性相对贫困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接力“全面小康”的过渡期。职业教育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中的起重要作用的一个环节,在过渡期依旧有其独特的价值,分析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困境,探索职业教育在过渡期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为脱贫攻坚新的阶段职业教育扶贫点亮道路,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优效益的方向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关键词:职业教育扶贫;过渡期;价值意蕴;现实困境;路径中
2、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贫困问题作为一项重大难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长期以来都为“脱贫”的实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年我国原发性绝对贫困得到有效解决,已经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年 月 日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 年过渡期。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舒尔茨指出:“要改变某个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就必须向农民进行教育及文化投资,而促进农民掌握科技
3、知识和技能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教育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中的起重要作用的一个环节,在过渡期也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与价值。一、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价值意蕴(一)职业教育扶贫为脱贫攻坚作出重大贡献职业教育作为“智志双扶”的手段,具有消除绝对贫困、缩小相对贫困、消解能力贫困、消除文化贫困的多元功能,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帮扶方式之一。职业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及作用在推进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我国脱贫攻坚作出了极大贡献。.职业教育能够助力地区经济发展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指出,“工具理性”是行动者通过目标考量和利弊权衡,将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他人举止的期待作为“条
4、件”或“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的追求和目标。在追求利益的动机下工具理性的度量尺度是效用最大化和收益最佳化。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更多体现教育的经济功能,我国学者陆学艺的调查研究表明收入会随着受教育的年限增长而增长,每受一年教育收入可以提高;钟秉林认为,“教育可以是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贫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而职业教育扶贫在“工具理性”层面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储备的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职业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与存量的重要手段,能够优先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道德操守,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职业教育能
5、促进社会各个阶层的合理流动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实现社会民主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同社会阶层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就是社会阶层流动。公平、合理的阶层流动既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索罗金认为,学校是使人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流动的电梯。教育对促进阶层合理流动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教育类型,具有实践性和普惠性的特质,这些特征能够提升个体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竞争力,帮助个体从容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从而实现个体的自由流动,从而能够在整体上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合理的流动,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
6、深入,贫困服务通过教育改变现状实现自身发展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职业教育为贫困地区人口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能够使他们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更好适应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好的职业地位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实现社会地位向上流动。.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就业环境多数贫困地区处于偏僻的地理位置,交通不便,气候也因此相对恶劣,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对外交流少,思维观念较为落后,文化素质也普遍较低,随着目前各类企业用人标准的提高,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贫困地区群众传统的单纯以体力劳动换取财富的途径已经越发行不通,落后地区群众面临着更严峻的就业环境。世界银行贫困问题研究小组负责人迪帕纳拉扬在谁倾听我们的声音中指出,扶贫不是
7、慈善而是发展的机会,通过从资源分配、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专业建设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发挥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功能,提高当地劳动力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提高其可行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进而摆脱贫困。由此可见,在要求日益提高的就业市场上,贫困地区人口通过职业教育提升自身素质技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二)职业教育扶贫在过渡期的重大作用脱贫攻坚的胜利意味着原发性绝对贫困得到有效解决,绝对贫困转化为共富性相对贫困。因此,年过渡期的贫困本质上是相对贫困。过渡期一边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相对贫困向绝对贫困的逆向转化;一边要向实现共同富裕逐步迈进,相对贫困的特点决
8、定了其将是长期存在的贫困,也就意味着在过渡期仍然是治理的重点。在全面摆脱绝对贫困、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让相对贫困地区的群众努力继续摆脱相对贫困,共享小康社会建设成果,也是在过渡期内应该探讨的问题。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新的、重要的使命和担当。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挥其在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依旧是职业教育扶贫在过渡期内的一大方向和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职能特征决定了其能为相对贫困地区带来收益与价值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能较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尽快进入工作岗位,获取劳动报酬,带
9、动家庭脱贫并且有效防止返贫;职业教育在招生教育对象方面,范围广、层次多,更能照顾到贫困人口;在专业设置方面,注重设置应用性强的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专业性的技术教育和技能培养的训练。这种操作性强并能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教育内容更适合低技能且收入较低和不稳定的人群。.职业教育助力相对贫困地区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共富性相对贫困地区由于观念的落后,通常不重视教育,许多家庭后代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这种方式虽然能减轻家庭压力,但不是长久之计。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各家各户子女都有足够的条件来完成义务教育,但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他们即使到了社会上也会因为缺乏劳动技能而就业困难,职业教育能使贫困家
10、庭孩子掌握能赖以生存的技能与本领,相对普通教育来说能快速掌握职业技能从而获得不错的收入,能为受教育者缩小物质贫困、消解能力贫困,为受教育者个人甚至家庭成员带来过上美好生活的决心和信心,如此以往,将达到降低个人及其家庭贫困度的作用。.职业教育能为贫困家庭后代改变命运提供快捷通道通过职业教育可以缩小物质贫困、消解能力贫困和消弭精神贫困,这不只是通过慈善方式使他们短暂摆脱贫困的现状,在脱贫攻坚过渡期,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我,以达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了一份有尊严的工作,工作也相对稳定,改变一代一代人打工务农的命运,很多职业院校毕
11、业的学生已经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实现了一人读书、全家致富的教育脱贫目标。继续教育研究 .,二、职业教育扶贫在过渡期存在的现实困境(一)已脱贫群体缺乏职业教育投资心理预期习近平总书记在 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贫困群体可以获得经济方面和资本方面的收益,但是对于目前已经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地区人口来说,珍惜当下的脱贫成果、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与开支才是他们最看重的事情,从心理上来说,已脱贫的人口很难对教育投资产生信心,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教育投资是巨大的浪费,因为不像
12、用资金购买实物,对他们来说教育投资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尤其是随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趋势增强,缺乏自我判断能力的脱贫人口会继续维持“读书无用论”的固有观点,难以看清当前就业困难的深层次原因,而只是简单地看到表象,从表象去附和这种观点,看不到教育改变出路的优秀案例,只是道听途说一些大学生就业尴尬困境。综上所述,这种结果不确定并且花费相对于家庭支出占比较多的职业教育投资往往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对职业教育巩固脱贫缺乏信心。(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办学硬件条件不足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已经成为一种类型教育,办学层次也日益完善,有初等、中等、高等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但无论是哪类职业教育,都与普通教育存
13、在较大的差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对一些刚刚摆脱绝对贫困、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来说,无论是当地政府的无能为力,还是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不重视,都使得这些地区职业教育硬件条件的缺失,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落后。首先,某些落后地区职业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缺少职业特色,以至于出现一味追求学历的境况。一些课程设置也存在轻视专业技能课而重视文化课的现象,甚至有些职业学校完全放弃职业技能训练,只关心升学,以至于当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无二致,并不能起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效
14、果。其次,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短缺,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稀缺成为限制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最后,落后地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社会的融合度不高。学校专业设置容易忽视自身特点,缺乏特色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也较为传统单一,重口授而轻实操;受资金及场地限制,有些职业学校没有实训操作课程及实训场地,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纸上谈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与市场及社会所需人才匹配而导致返贫现象出现。(三)贫困地区人才的流失使当地经济发展持续落后人力资本理论表明,人力资源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效率,对经济的
15、增长起到直接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人力资本在整合其他生产要素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的增长,有助于提高社会各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结构升级、转型和发展。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才又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在全面脱贫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贫困地区普遍出现职业院校学生逃离县域落后地区,到城市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用推拉理论来解释:贫困地区县域职业学校对学生城市就业具有“推力”,如产业结构老化、就业质量低下、用工制度失范;而贫困县域城市就业的“拉力”表现在厚劳动力市场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身份价值重构效应;由于像学校单一的就业渠道和重要他人的行为影响
16、等“中间障碍因素”,更加导致落后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才流失,使当地难以留住技术技能型人才,经济发展难以提升,成为制约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四)后疫情时代贫困地区容易陷入返贫危机对于刚刚脱贫的地区人口来说,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进入工作岗位从而就业获取收入,但是在疫情持续反复的今天,一些边境贫困地区由于受到外来输入病例的影响,不得不长时间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使得在家乡的人口外出就业受到阻碍。一些企业由于疫情影响延迟复工、部分已复工的扶贫企业职位缩减,甚至部分企业濒临破产,这将直接造成落后地区人口就业困难。在这种条件影响下,收入受损、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导致部分人陷入
17、贫困状态或已脱贫群众返继续教育研究 .,贫。三、职业教育扶贫在过渡期的路径探究(一)持续发挥职业教育扶贫已有作用,努力提升制度活力虽然职业教育因其独特的办学方式和职能特点,为我国完成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作出重要贡献,但是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发展也不会在朝夕间完成,职业教育扶贫作为教育扶贫的一环,必须继续坚持教育扶贫原有的科学思维和理念,依照现有的职业教育扶贫政策优势,在创新的基础上提升制度活力,为脱贫攻坚的接续完成贡献力量。首先,对已脱贫地区人口,要鼓励家庭为职业教育支出经费,政府也要为有条件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进行一定的政策优惠,帮助他们在职业学校获得一
18、技之长,更快进入工作岗位获得报酬,帮助家庭获得美好生活。其次,落后地区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助力巩固脱贫成果的过渡期的作用不能忽略。政府、企业应与当地职业院校联合,开办具有当地特色的专业与课程,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最后,提升当地企业的就业吸引力,进行人才引进政策,将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二)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创新职业教育扶贫模式我国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渡期,共富性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还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所需要的大量技术型人才储备要求。由此,过渡期的职业教育扶贫要继续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在目前已有
19、的成果上加以创新。首先,职业教育扶贫要注重地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与输送优质人才。只有教育与地方产业实际结合紧密,才可以促进地方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继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其次,职业教育要开展服务于当地人口的培训,在明确当地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注重对当地无业失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扎根本土化生产方式,对应受训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做到精准组织统一管理。此外,还要加强培训过程中的动态监控,掌握受训人口的学习情况,做到培训不漏一人,使人人都有掌握技能的机会。最后,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职业教育扶贫模式一定要基于文化环境。文化熏陶对人的成长
20、影响很大,应该在当地的职业学校添加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定制课程,加强教师及学校管理团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将民俗传统等融入日常的教学与技能实践中,从而使学生做到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信,自觉传承家乡优秀文化和历史记忆,改变落后地区人文环境随之落后的现状。(三)精准对接社会环境,提高相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目前,解决共富性相对贫困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共富性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状况需更加精准对接。为此,职业教育扶贫也要更加注重精准对接,紧跟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做到更精准的“造血式”扶贫,为相对贫困人口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首先,新职教法已从法律层面上明确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
21、具有同等地位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上,职业教育想要实现社会与人才的精准对接。从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来看,职业教育要多层次办学,打通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上升通道,提升职业教育功能定位,重视“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职业本科”的发展意味着“它需要与普通本科、应用本科共存共竞”。只有教育通道的畅通,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有效满足相对贫困人口“专升本”的需求,为社会人才需要提供钥匙。其次,职业教育要从基层着手,提高县区、乡镇、社区干部的认识,努力建设形成自主参与式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扶贫有着教育扶贫的滞后性、见效慢等特征。相对来说,基层干部能够更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真
22、实诉求与思想动态,所以要利用此优势,发挥在职业教育扶贫中的宣传作用,向群众解释职业教育的长远功能,赢得贫困人口对职业教育扶贫的信任,从而接受职业教育,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最后,在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职业教育扶贫工作要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的作用,通过小视频、宣传继续教育研究 .,片、海报、公众号等向大众科普职业教育,宣传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国家的新政策。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脱贫致富的良好氛围。同时,职业院校要积极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创造力。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感,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自身认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发展能力。参考文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
23、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钟慧笑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民族教育,()谢志平,周德义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李梦卿,邢晓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困境及路径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征玉韦,王德军职业教育扶贫开发功能之比较研究当代职业教育,()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张敏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农业经济,()林克松,沈家乐乡村振兴与人才流失:贫困县域职校学生“城市就业”的推拉效应当代职业教育,()伍红军职业本科是什么?概念辨正与内涵阐释职教论坛,()【基金项目:年度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增益效应的实证研究”(编号:)阶段性成果,主持人:潘建华】【潘建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高雅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原理】,(;,):“”“”,:;继续教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