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风凭借力 合作方高效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中有关课堂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有别于传统课堂学习的一个突出变化,也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中最靓丽的一笔。高效课堂的改革始终围绕课堂改革做文章,也充分地凸显了这几个方面的特点,自主学习是前提,合作、探究是途径。从课改成功的一些学校看来,无论你是怎样形式的课改,其核心都离开不了这六个字。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学习的小组建设就是解决如何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合作、探究的问题。可以说,小组学习的建设关系到课堂的效率,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为什么这样说呢?在高效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和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决定的)因此,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十分重要。
2、根据一些课改名校的优秀经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如何搞好小组的建设。一、小组建设的意义小组学习是建立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基础上的。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建设、培训好一个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是高效课堂成败的关键。二、学习小组的构成(一)小组划分的原则。小组划分应该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
3、、家庭情况等,将这些方面程度相当的结为对子,即“同质结对”。比如:AA为对子,或BB或CC;异质编组就是每个小组要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即AA、BB. CC,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组间平行就是要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二)小组划分的方法,每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人员构成要注意三点:一是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二是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三是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四是座位的安排要合理。在小组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老师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三)小组成员分工 组内成员是一个整体
4、,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人主义,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1)组长: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老师联系,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在其带领下,阶段性地对组规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负责本组的学习情况。同时,负责填写本小组一周内在校表现情况。同时负责开好一周一次的小组会议。 (2)副组长:协助组长处理组内一切事务,同组长一起加强组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还负责组内卫生的保持。(
5、3)学科组长:设语、数、英、物、综合学科组长各一人(可以兼任,也可分摊),分管配合科任教师的课上课下事务,如课堂上的小组管理、课堂问题的调查收集、任务的布置分工、全程协调督促等等;负责本小组各科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报至班级课代表,课代表核实后,将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中并报告给科任教师进一步处理。同时,负责统计一周中组内成员在该学科的发言次数并填好统计表。 (4)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得分情况。避免误加或误减分数,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混乱。下课后及时汇报给各课代表(坚持一天一上报)。(5)检查员:负责检查本组成员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可以一人检查语文、数学、英语。
6、一人负责检查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有的学校没有单设检查员,而是把这些工作交给学科组长) 三、学习小组的建设 (一)小组长、学科组长 1小组长的选拔。 在小组合作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班主任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1)选拔小组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有较强的责任心;二是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三是学习成绩要优秀;四是性格活跃、外向。 (2)选拔方式。可以学生自荐、可以老师指定、也可以组员评选等。 2小
7、组长的职责。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组长要充分发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还要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3、学科组长的选拔与职责。学科组长的选拔类似于小组长的选拔,不同的是他该学科成绩一定要是前几名。 学科组长的职责:课前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比如:组织好导学案和课本的预习,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等。课中要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各个坏节的学习和活动。比如: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组织好对学、群学、展示及检测活动等。课后要关注
8、组员状态、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 4、小组长、学科小组长的管理。 小组长是本组全面管理的核心,学科组长是本组学科管理的核心。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两长”的管理。一是要让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二是要让他们明确工作的流程和方法。而要充分发挥“两长”的职能,教师应多想办法,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比如采用评比、激励等手段,也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 5、培训。 (1)培训方式:班主任定期培训,科任老师定期培训。有课前简短培训、课后反思总结等等。 (2)培训内容: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3)定期召开小组长、学科小组长的座谈会一一每班每
9、周至少组织一次小组长会议。(4)每周评选优秀小组长、优秀学科小组长。(二)小组文化建设 1小组文化包括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是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有形文化:值日本、组牌,组训、教鞭、粉笔盒、粉笔擦、文化墙、展示牌等; 无形文化:需要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合作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小组的凝聚力等。 2具体措施。 第一,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
10、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坐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第二,由正副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第三,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第四,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正副组长共同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第五,组建小组管理机构。
11、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副组长(常规、卫生、纪律等)、值日组长。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目标。(三)小组的评价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验证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晴,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1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当堂评价,及时公布。 (2)客观性。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统一为2-3分次。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支章、获得了大奖、参加
12、了大型活动等。(3)公正性。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长判决。 (4)激励性。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每次评价都要记录并汇总,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2。评价的方式。评价是最
13、给力的武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至关重要。 (1)评价主体要多元: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式分为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组内评价就是自我评价和组长评价相结合;组间评价就是组与组之间的互评与教师对小组的评价相结合。 3评价内容。独学认真,小组合作、展示精彩、课堂纪律、倾听专注等方面内容都要有所涉及。(四)、小组的阶段性建设1、小组基本架构的建设。包括小组人员的分配,座位的安排,小组长、学科组长等初步选定,组名、组号、组训、组规等的制定。要搭起小组运转的基本组织。2、小组成员任务分工和技能培训。一般在1-2周后就要开始做。这个阶段要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培养他们工作的方法、技能。并且要不间断的跟踪培训,定期和不定期的召开工作会,及时指导他们的工作。快速提高工作的效率。3、小组凝聚力的提升。小组凝聚力来自于小组文化的不断深入。要把小组文化打造成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寄托。生命不息,小组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