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鸟 岛》
为了突出重点、难点,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设计了“引入课文---品读感悟----乐中识字----拓展延伸”四个教学阶段:
一、课前引入阶段里,我在课前播放了一组鸟鸣的音乐和鸟的画面,利用生动的画面和悦耳的音响来感染学生,创造气氛,快速、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在品读课文的四个自然段里,我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常规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分析、巩固的内容整合,通过画面、音响渲染、语言描述、声画联璧等手段来再现课文意境。“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和“启发--引导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记忆。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孩子通过文字想象画面,再将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来。可是,毕竟二年级的孩子的生活体验并不丰富,很难想象到鸟岛的环境到底是怎样的。所以,第一遍通过想象读出感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随后,老师出示美丽鲜活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调动起了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对鸟岛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如在课文第二自然段设计问题:“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鸟岛的美丽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品读课文,启发、引导学生找出鸟岛美丽的字词句,让孩子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并通过语言来抒发感受,在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理解重点词语“陆续”,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理解“陆续”的意思。
“陆续”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先先后后,时断时续”。如果这样跟孩子解释,孩子会更模糊了。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制作了一段视频,来帮助孩子理解。
解决这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鸟儿一群接着一群往岛上飞的画面,让学生形象直观、更深、更透地理解“陆续”的意思。 ——
第三自然段,我准备了一些辅助手段作为备用素材。如果孩子能读到位,我就不用。如果孩子再老师范读后还体会不到鸟多、鸟窝多、鸟蛋多的场面,就利用画面来让孩子感受到。
如第四自然段主要抓住因果关系的句子,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将句子的前后两部分进行调换,在课件中出示:先整体读第四自然段,然后重点读因果关系的句子,再变换顺序读,比较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样。读一读,比较一下。(比较意思和表达顺序有什么不一样?)让孩子去发现,让孩子来说。课标要求低段的孩子主要是感悟课文,不需要接触概念性的东西,只要感悟句子的表达就行了。比较就是运用。
“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和
“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使学生明白句子换一种说法也能表达同一个意思,进一步理解因果倒装句的句型特点。
密:师范写。
筑和育:电脑教。
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仿写训练,进一步掌握这一知识。
语文教学是淡化概念的,强化语感。
三、乐中识字。在开始学写生字之前,我带领学生们做一节“写字韵律操”,轻松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们的认字积极性。在“生字乐园”环节,通过可爱的卡通动画的引导,将读、写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引领孩子们快乐地掌握新的词汇,学会本课生字。创设的情境在教学中如愿以偿得以实现。
四、拓展延伸。通过多媒体技术整合常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
通过有感情的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移情于景,鸟岛的自然景观也就印在脑海了。让学生自然地引入与得出“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珍惜保护它!”
上这堂课有个美好的愿望: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不仅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还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让学生在思维与情感的强烈震颤中体验美!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