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表
课题:有序数对
科目:数学
学生年级:七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师:何银婵
单位:德庆县高良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意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有序数对的意义,并会确定平面内物体的位置。通过有序数对确定位置,让学生感受二维空间观,发展符号感及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 “具体-抽象-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及它与现实世界物体位置的关系。
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现实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3、通过学习有序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决身边的事物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用有序数对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建模意识和能力。
5、经历有序数对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位置,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明白数和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着新的课改理念,在教学中,我意在改变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而是采取在游戏中进行教学,寓教于乐,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节内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注重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情境的创建取决于教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游戏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3、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和实践是学生智力的形成和思维内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节课的新知构建中,从始至终,我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去获得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
活动1: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通过熟悉的奥运开幕式引入,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自然过渡,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闪现着数学信息。
活动2:利用班级座位,探究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有序”的含义和必要性。通过具体直观的例子使学生了解“数对”的含义,并让学生直观而深刻的理解“有序”的必要性,从而得到有序数对的定义。
活动3:以游戏的形式应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反复的应用中,熟练掌握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地方法,突出重点。
活动4:应用举例,小试身手。通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5:用汶川地震引入两种有序数对:经纬度、方位角和距离。通过两种常用有序数对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有序数对定义的理解,了解有序数对的不同含义,突破难点。
活动6:反思小结、布置作业。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构建新知框架体系,对本节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促进活学活用,巩固新知。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对有序数对定义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情境引入:
情景一 :近期剧院举办周杰伦个人演唱会,小华与朋友买了两张票去观看,座位号分别是7排9号和7排11号.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找到座位?
学生积极参 与,勇于发表意见,老师揭秘答案。自然引出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闪现着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并用数学的角度去考察和解决身边的事物现象。
活动2:
找朋友:问题⑴: 在班里老师想找一个学生,你知道是谁吗?
提示一:只给一个数据“第2列”,你能确定老师的好朋友是谁吗?
提示二:给出两个数据“第2列,第3排”,你能确定是谁了吗?
问题(2): 你认为确定一个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学生自主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提示和修正,引导学生完成新知的探 索过程。
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表示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并且这两个数据是有顺序的,从而归纳出有序谁对的概念。 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有序数对的理解,强调“有序”的必要性,体现数学知识的严密性。
活动3:
1) 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
2) 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
含义有什么不同?
3) 如果将“5排4号”简记作(5,4),那么
“4排5号”如何表示 ?
(5,6)表示什么含义?这样的表示方式叫做什么?
让学生以感兴趣的方式反复应用新知,在短时间内快速熟练的掌握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地方法,突出重点。
活动4: 通知:请以下座位的同学今天放学后参加班级如何开展向雷峰同志学习的讨论:(1,5),(5,1),(2,4),(4,2),(3,3),(7,3) ,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
观察上面的两组数对和对应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总结有序数对的概念:
通过上面例子说明在平面内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并且这两个数各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电影票前面数表示排数,后面数表示号数.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读作:数对a,b,平面上的物体都可用有序数对来确定。注意:(a, b)和(b, a)表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到小组活动中,倾听学生交流结果,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通过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5: 巩固练习
(1)
(2)
(3) 游戏规则:老师点到谁的名字,这位同学要马上站起来并大声说出你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有序数对.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例如XXX:“我是(2,3)”
(4) (1)若图中棋子A的位置是(2, 1),则其余的棋子的位置如何表示?
(2)图中(6,1),(10,8)位置上分别是什么物体?
(5) 如图是中国象棋第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若“帅”所在的位置用有序数对(5,1)表示。
(1)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他棋子的位置。
(2)我们知道马行“日”字,图中的“马”下一步可以走到的位置有几个?分别如何表示?
(6) 说一说:(1)如图所示,红点所在的位置是(2,3)请说出图中物体的位置。
(2)请你说出小猪第一次和第二次走过的路线。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小组活动中,倾听学生交流结果,对学生遇到的问题适时给予提示,对学生取得的成果给予鼓励和肯定。
学生踊跃参加游戏,虽然会有一些小错误,但仍能完成游戏,来时要适时的给以纠正和鼓励,给学生以肯定。
通过两种常用有序数对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有序数对定义的理解,了解有序数对的不同含义,突破难点。 通过拓展拔高类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创造力的空间和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6:
1、我们的收获: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你有何体会感想?
归纳总结,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梳理
①有序数对的概念: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②平面内的点可由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注意: (a,b)与(b,a)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的位置.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感受。教师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积极而及时的肯定,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斗志。
梳理本节知识,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反馈信息,并让学生看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多么愉快的事情,体会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心理发展。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 找位置
2、有序数对的概念
3、归纳总结
七、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相关习题的当堂测验,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学生再来解释运动会上的击否,也起到了回扣的作用。教师及时对知识加以提升,有序数对可以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体现了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