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全部重要知识点
1
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C.站台;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站台
答案:D
解析:
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觉得“开始前进了”这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另一列火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感觉是运动的;而发现认为“停在站台上”是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只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车中相对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C.只有丙车D.甲车和丙车
答案:C
解析:
因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匀速向南,所以乙车一定是相对地面向北运动的;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所以甲车一定相对地面是向北运动的,且车速大于乙车的车速;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那么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南运动也有可能向北运动但车速小于甲车;因此,三辆车中,有可能静止的只有丙车。
故选C。
3、某同学乘观光电梯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美景收入眼中。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B.以该同学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答案:D
解析:
A.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电梯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该同学为参照物,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该同学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该同学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4、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行船B.远树C.河岸D.山峰
答案:A
解析:
A.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B.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物,不符合题意;
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有关运动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
B.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云朵为参照物
D.公路上速度为5m/s的自行车与速度为18km/h的跑步者运动一样快
答案:A
解析: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但是如果其需要的时间越长,它未必运动得越快,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速度为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大小,它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描述月亮是运动的,这是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云朵的位置不断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自行车的速度为5m/s,跑步者运动的速度为18km/h=5m/s,两者运动的速度是相同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某同学乘观光电梯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美景收入眼中。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B.以该同学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答案:D
解析:
A.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电梯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该同学为参照物,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该同学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该同学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7、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地停在车站,过了一会,乙车内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也向东移动,那么站在站台上的铁路工人看到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D.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答案:C
解析:
乙车乘客看到树木向东移动,即以树木为参照物,则乙车是向西运动的,即乙车相对于静止的工人来说是向西运动的;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也向东移动,说明甲车也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某同学乘观光电梯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美景收入眼中。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B.以该同学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答案:D
解析:
A.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电梯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该同学为参照物,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该同学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该同学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多选题
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2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5~7s内的平均速度
C.5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D.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BC
解析:
A.由图可知,0~5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s1=2m,所用时间t1=5s;则小车在0~2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v1=s1t1=2m5s=0.4m/s
故A符合题意;
BC.由图可知,0~2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s2=2m,所用时间t2=2s;则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v2=s2t2=2m2s=1m/s
5s~7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
s3=6m-4m=2m
所用时间
t3=7s-5s=2s
则5~7s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v3=s3t3= 4m2s=2m/s
v2<v3,故B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2s~5s内,小车的路程不变,所以此时段小车静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答案:ABC
解析:
A.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除了机械运动外,还有电荷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即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1、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5m/s的平均速度作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前进的路程是5m
D.物理学中的速度是利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答案:AD
解析: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
B.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方向不变,且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快慢不变的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每秒钟前进的路程是5m,即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同,是指匀速运动,不是变速运动。
D.物理学中的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
故选AD。
12、如图是表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4~7h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km
B.整个10h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2.5m/s
C.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静止的时间是3h
D.物体在0~4h时间内的速度比7~10h内的速度小
答案:AB
解析:
AC.由图象可知,在4~7h内,物体的路程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所用时间为3h,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整个10h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5km,所以此段的平均速度
v=st=45km10h=4.5km/h=1.25m/s
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D.0~4h内,通过的路程是20km,对应的平均速度
v1=s1t1=20km4h=5km/h
7~10h内,通过的路程是25km,对应的平均速度
v2=s2t2=25km3h=8.3km/h
即
v1<v2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3、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歼一2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静止的( )
A.加油机中的飞行员B.“歼一20”战斗机
C.天空的云彩D.地面的房屋
答案:AB
解析:
A.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加油机相对于“歼﹣2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20”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C.加油机相对于天空的云彩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天空的云彩”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4、甲乙两车相向运动即两个车各自朝对方的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B.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0S
C.15s时甲乙相距225mD.30s时甲乙速度相同
答案:ABC
解析:
A.甲的运动速度为
v甲=s甲t甲=400m40s=10m/s
故A正确;
B.由坐标图可知,甲车0s开始出发,乙车10s才开始出发,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0s,故B正确;
C.15s时甲距离坐标原点为s甲=250m,乙距离坐标原点为
s乙=v乙t乙=5m/s×(15s-10s)=25m
所以15s时甲、乙相距
s=s甲-s乙=250m-25m=225m
故C正确;
D.甲乙一直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始终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BC。
15、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固定位置不变的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确定车行驶的里程,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A.汽车的速度约为 26.15m/s
B.汽车与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的信号相遇的时间间隔为 0.8s
C.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 204m
D.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 68m
答案:AD
解析:
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1=0.6s2=0.3s
汽车距测速仪距离
s1=v波t1=340m/s×0.3s=102m
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2=1.8s-1.4s2=0.2s
此时汽车距测速仪距离
s2=v波t2=340m/s×0.2s=68m
由图知,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经过时间差为
t=1.6s-0.3s=1.3s
汽车收到两次信号时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s=s1-s2=102m-68m=34m
则汽车的速度
v=st=34m1.3s≈26.15m/s
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16、图像可以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展示物理过程中所蕴含的规律,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列图像中用来描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答案:AC
解析:
AD.匀速直线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D选项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BC.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而B选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不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AC。
填空题
17、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采集的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实现了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完美收官。返回器在月球上点火起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落向地面时,以返回器为参照物,月球样品是______的。此次嫦娥五号任务带回的月球样品为1731g,这些样品在月球上的质量是______kg。
答案: 运动状态 静止 1.731
解析:
[1]返回器在月球上点火起飞,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落向地面时,返回器携带的月球样品与返回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返回器为参照物,月球样品是静止的。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月球样品被带回地球后,质量不变,即在月球上是质量为
m=1731g=1.731kg
18、2020年12月宝应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1)站台上标有黄色安全线,与列车高速驶过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大,压强______(大/小)有关;
(2)乘坐该越列车的小明进入温暖的车厢时,眼镜片上立即蒙上了一层“水雾”,这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用列车上的插座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属于______(电源/用电器);
(4)当列车驶出站台时,小明看到站台在后退,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答案: 小 液化 用电器 列车
解析:
(1)[1]在气体中,流速越大(小)的位置,压强越小(大)。站台上标有黄色安全线,与列车高速驶过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大,压强小有关。
(2)[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乘坐该越列车的小明进入温暖的车厢时,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即蒙上了一层“水雾”,这是水蒸气液化的结果。
(3)[3]用列车上的插座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消耗电能,充电宝属于用电器。
(4)[4]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当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则物体是运动的。当列车驶出站台时,小明看到站台在后退,这是以列车为参照物。
19、遥控玩具电动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4s~8s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恒为10N,则在4s~8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______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在0~4s内小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10 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6
10 等于
解析:
[1]由图象可知,在4s~8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其运动的路程为
s=vt=4m/s×4s=16m
[2] 在4s~8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它受到的牵引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则摩擦力
f=F牵=10N
[3]在0~4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也不变,仍然为10N。
20、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小车乙的速度是______m/s。
答案: 甲 丙 6
解析:
[1][2][3]由图1可知,小车甲的速度
v甲=s甲t甲=20m5s=4m/s
小车丁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的速度
v丁=0m/s
由图2可知,小车乙的速度
v乙=6m/s
小车丙的速度
v丙=4m/s
由此可知,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小车乙的速度是6m/s。
21、渑池县仙门山景区推出了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如图所示,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是______的;以旁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是______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
答案: 静止 运动 相对性
解析:
[1]游客坐在橡皮艇上顺流而下,游客相对于橡皮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游客是静止的。
[2]而以旁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游客相对于旁边的树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旁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游客是运动的。
[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综合题
22、如图所示,银川滨河黄河大桥2016年4月28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6587米。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该桥最大跨度为21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多塔连跨钢混折叠合梁自锚式悬索桥。
(1)小明坐在一辆小汽车的前排副驾座位上通过大桥,此时所选的参照物是自己,则他感觉大桥的斜拉塔将___________。若该小汽车5分钟通过大桥,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通过滨河大桥时是否超速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点)
(2)根据大桥设计,过桥车辆对桥面的压强一般应控制在8×105Pa以下,有一辆质量为2000千克的6轮轻型货车,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请你计算允许该货车通过滨河大桥载货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___________?(g=10N/kg)
答案: 向他跑来 没有超速 5200kg
解析:
(1)[1]小明坐在汽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时,大桥离他越来越近,即大桥的斜拉塔将向他跑来。
[2]汽车的速度
v=st=6587×10-3km5×160h≈79.0km/h<80km/h
所以没有超速。
(2)[3]由公式p=Fs得,货车的最大总重力
G=F=pS=8×105Pa×150×10-4m2×6=72000N
货车的最大总质量
m=Gg=72000N10N/kg=7200kg
货车载货的最大质量为
m货=m-m车=7200kg-2000kg=5200kg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扫地机器人
如图甲所示为一款能自动清扫地面的扫地机器人。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防滑轮皮采用凸凹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机器人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表一为某扫地机器人的部分参数。电池容量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
表一:
额定工作电压
12V
额定功率
30W
电池容量
2500mAh
工作噪音
<50dB</span>
净重
4kg
最大集尘量
1kg
机器人中吸尘电机的吸入功率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参数,测得某吸尘电机的吸入功率与真空度、风量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二。真空度指主机内部气压与外界的气压差;风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吸尘电机排出的空气体积。吸尘电机吸入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叫做效率。
表二:
真空度
400
450
500
550
600
风量(m3/s)
0.025
0.02
0.017
0.015
0.013
吸入功率
10
9
8.5
7.8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若该机器人向障碍物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01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设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该机器人充满电后至下一次自动充电前,能够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为________min;
(3)由表二数据可知,当风量为0.015m3/s时,吸尘电机吸入功率为________W,若吸尘电机的输入功率为25W,此时其效率为________%。
答案: 小于 17 48 8.25 33
解析:
(1)[1]机器人工作时,电动机转动使主机内部空气流速变快,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由于主机内外的气压差而产生吸力。
[2]由v=st得,若该机器人向障碍物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01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为
s=vt=340m/s×0.0012s=0.17m=17cm
(2)[3]由P=UI得,机器人的额定电流为
I=PU=30W12V=2.5A
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该机器人充满电后至下一次自动充电前,机器人工作消耗的电量为
Q=2500mAh×1-20%=2000mAh=2Ah
该机器人充满电后至下一次自动充电前,能够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为
t=QI=2Ah2.5A=0.8h=48min
(3)[4]由表二数据可知
吸入功率=真空度×风量
当风量为0.015m3/s时,吸尘电机吸入功率为
550×0.015W=8.25W
[5]若吸尘电机的输入功率为25W,此时其效率为
8.25W25W×100%=33%
24、小明乘坐“龙城先锋号”地铁从湖塘站去文化官站。
(1)列车由南向北行驶,小明手扶车厢中央的不锈钢立柱,面向车尾方向站立。某时刻他看到立柱如图甲所示,依据______的知识, 他判断列车正沿直线行驶;片刻后,他又看到立柱如图乙所示,此时列车正在向______(东西 )拐弯;
(2)小明将包挂在车内横杆上,然后坐在椅子上观察,当列车进站时,他看到挂包处于如图丙所示的状态,此时挂包受到的重力和拉力______(是不是)一对平衡力,小明的______(左方右方)是车头方向。
答案: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东 不是 左方
解析:
(1)[1]列车由南向北行驶,该同学面向南,他的左侧是东右侧是西,甲图中该同学可以利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判断列车是沿直线运动的。
[2]出现图乙的现象时,说明列车向东拐弯,由于惯性,车尾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以人为参照物,车尾在人的右侧,所以列车向东拐弯。
(2)[3]由丙图可知,挂包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
[4]列车进站时,速度减小,由于惯性挂包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挂包向车头方向摆动,则小明的左方是车头方向。
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