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_汪声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8223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_汪声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_汪声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_汪声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7汪声婷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诵读、欣赏古诗词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但是,目前部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粗略解读语言,没有深入细节;对意境的体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等等。因此,针对此类问题,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入研究文本细读的相关理论,引入文本细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古诗词教学实践设计应用策略。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知古诗词内容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品读诗词内容,为进一步的细读做好准备。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首先,教师向学生提

2、问:对于李白,你了解多少?你学过他的哪些诗歌?学生纷纷回答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等。教师在此基础以“情境图”导入,引导学生说一说李白的生平简介,让学生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对李白的诗词风格摘要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引入文本细读,能使学生深入挖掘诗词的内涵与意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实践探究策略,给出建议,以供参考,即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知古诗词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研读,理解古诗词细节;引导学生个性拼读,体会古诗词意境。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细读古诗词教学应用策略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再用课件引出本节课的诗词,并要求学生自主诵读、初步感

3、知。教师继续提问,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词的内容以及情感基调。请细读题目,说一说“左迁”“龙标”是什么意思?学生借助教辅材料理解了“左迁”就是降职,“龙标”是王昌龄要去的地方,那里荒蛮、偏远,交通不便。从这一题目中你能体会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学生讨论后回答:通过这样的解读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面对好友被贬离去,李白的心情一定是充满了不舍和惆怅。这样的细读让学生理解作者写诗的意图,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注解解读诗词内容,理解作者表达送别之情的方式。这样的教学设计融合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教师的启发点拨,而诗词的基本内涵和情感基调也在师生互动中得以逐渐呈现,从而提高了文本细读效果。二

4、、引导学生多角度研读,理解古诗词细节学生在初步感知古诗词的内容后,教师要引导其过渡到文本细读的第二个阶段,即研读。研读就是要找准切入点,一步一步地细致分析诗词中的每一个要素,体会语言、把握表达技巧、分析文本结构等等,以便于从细节和整体两个方面理解文本。(一)研读语言语言是构成古诗词的基本要素,细读古诗词必须要对语言内涵进行挖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仔细分析咀嚼,同时将语言放置在整个诗词意境中去理解,提高学生的细读效果。例如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依据教材注解和教辅资料,解读诗词含义。为了让学生的解读更加细致深入,教师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提示点拨。如“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勾勒了风急浪高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情景,教师则抓住“潮平”“阔”“风正”“悬”等词语进行提问,要求学生细读。通过课堂交流,学生逐渐理解了“阔”是“潮平”的结果,“风正一帆悬”能够展现江风迅疾。当课 程教学新探2023.15.DOI:10.16704/ki.hxjs.2023.15.00468时正是春潮涌涨的时节,江面几乎与岸边持平了,船上的人视野自然也就开拓了。“悬”是端端正正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因为“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就是包含了“顺”与“和”的

6、内容。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继续细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日”与“春”的象征含义,“生”和“入”的拟人化使用效果,促使学生理解作者在这些词语中注入的意志和情思。这样的细读让学生从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入手,与作者进行对话,理解作者在遣词造句中的用心;同时教师也引导学生将重点词语呈现出的意境与整首诗词的意境进行融合,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二)研读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作者构建文本的方法,也是读者解读文本的关键要素。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诗人运用的技巧有很多,例如比喻、夸张、用典、反讽等修辞手法,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先抑后扬等表现方式,渲染烘托、衬托、比兴、象征、正面与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如果学生

7、不能掌握理解这些技巧,那么就很难理解诗词语言中的弦外之音。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细读诗词中的表达技巧,实现对诗词内涵和情感的正确解读。例如在学习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时,首先,教师从前两句诗词入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理解作者用文字营造出的离愁,感知作者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以及当时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从而明白作者所采用的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品读后两句诗词,并重点理解“落红”“春泥”的含义。作者展开了联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表现了自己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由此,通过对表达技巧的细读,学生能够从诗人字

8、面语言不断深入,感知其托物言志的情怀。再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中的“千寻塔”显然是运用了夸张来表现山峰的高耸入云,学生通过细读可以很好地理解。但是,“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一句却运用了典故,如果教师不加以提醒,学生则很难理解其真实的含义。这一句中的“鸡鸣”出自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诗人用“闻说鸡鸣见日升”来验证典故的同时,也表达了山峰之高、目极万里的气势。学生通过典故来理解诗词的含义,提高了对诗词的理解效果。(三)研读结构结构是作者构建诗词逻辑的体现。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起承转合是最常见的。诗人通过合理设计结

9、构能够将情与景融合,并层层递进、传情达意。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读结构,通过理解结构来理解诗词情感。例如在学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诗词中呈现出来的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其中首联用“具”和“邀”说明此主人早做准备,邀请客人,点明故友的热情和两人之间真挚的情感;颔联是作者前往故友家的一路所见,绿树行行,屋舍俨俨,农田齐齐,一派清新愉悦;颈联描写故友和作者饮酒欢宴的情景,两人对话家常,自然又有情趣;尾联表明两人意犹未尽,相约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次饮酒赏菊。这首诗词结构严谨、内容和情感层层递进,吸引读者与作者一同体会乡村的自然和闲适。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板书展示诗词的

10、结构,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对照结构进行分析,理解作者叙事抒情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诗词理解的深度。三、引导学生个性品读,体会古诗词意境文本细读不仅要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还应该读出自己的个性体验。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感知、研读的基础上要给予学生自主品读的机会,让学生融入诗歌情境,形成个性化理解。第一,引导学生诵读,以体味诗词情感。诵读指发出声音的、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诗词,能够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进而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参与到对诗词的感悟中,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应为学生诵读留出空间,促使学生与诗人对话、与诗词对话,产生情

11、感共鸣。例如曹操的观沧海是魏晋诗篇中的翘楚。这首诗歌是曹操出征乌桓时所作。当时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登山观海,触景生情,用苍凉悲壮的文字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其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雄伟抱负。在细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诵读,并为学生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借助声音完成对古诗词的细读,并在音乐氛围中融入诗歌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并被作者的情感所课 程教学新探2023.15.69激荡、所震撼。第二,引导学生还原诗词内容,体会其中深意。作为现代的读者要想深入品读作者当时的心情,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就必须要将作品还原到当时的情境之中,与作者进行近距

12、离的对话,这样才能体会诗词的深意。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如果没有对李龟年的身份以及诗词创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就无法体会诗人内心所迸发出的对世事变迁的万千感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细读诗词时,需要利用课件展示李龟年的身份以及诗词创作的背景: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华显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当时的李龟年在杜甫的眼中就是“开元盛世”的象征,同时也与自己正值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密切相连。但是,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

13、,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通过这一段的背景展示,学生再次品读诗词,就能够准确地把握杜甫对于时代沧桑,社会变迁的感慨,也能够从精炼的文字中感受作者的功力。再如,在指导学生品读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这首词时,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还原创作背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李煜的身份以及诗词创作的背景,即作为南唐后主的李煜,在与大宋的交战中成为阶下囚,而这首诗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可以想象从一国君主沦为阶下囚这样巨大的身份落差,必然会给李煜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诗词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所表达的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了。第三,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理解诗人的用意。对古诗词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加深对古诗词丰富意

14、蕴和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细读文本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诗词对比的机会,让学生在对比中细细品味原诗的意境,理解其中意蕴。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杜甫的望岳时,为了细致品读诗词意蕴,了解诗词创作背景,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了杜甫其他的两首望岳,其中分别描写了在登上华山和衡山时的感悟。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通过对比品读发现,这三首望岳的旨趣、风格迥然不同,但也恰好代表了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其中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了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代表了杜甫中年时期失徨,静极思动

15、的人生,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的望岳则有所讽喻,代表了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可以对杜甫的一生形成概括性了解,同时也对他沉郁顿挫诗风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第四,引导学生发散想象,补充诗词的留白。我国古诗词创作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诗词中往往留有大量的艺术空白。这样的留白经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就会构成丰富的意境,从而让读者与作者在意境中实现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从补充留白的角度引导学生细读,从而品味诗词意境,感受诗词魅力。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仅五句,就勾勒出了一幅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画面,而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就是因为作者在语言

16、、情景上做出的留白。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对留白进行补充,用自己的语言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进行描绘,感知作者所构建的环境,以及环境的萧瑟表现出人内心的凄凉。这样的教学引导能够让学生理解留白这种创作手法,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补充,让画面更加具体、真实,进而体会画面的意境,品味作者的无限情怀。总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入文本细读这一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由浅入深的阅读,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方法来细化文本,细读文本,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阅读效果。参考文献:1 马玉兰.浅析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J.知识文库,2022(10):145-147.2 胡宝香.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学苑教育,2021(31):35-36.3 岳会丽.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J.考试周刊,2021(45):62-63.4 罗敬明.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J.家长,2021(16):101-102.5 黄海燕.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3):105-106.(作者汪声婷,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新城初级中学一级教师)课 程教学新探2023.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