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文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_刘德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7930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_刘德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文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_刘德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文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_刘德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1-教育传播JIAOYU CHUANBO新文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刘德群,陈周庆摘要 新文科建设呈现的交融性、创新性、实践性、特色性等特征,对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提出新的要求。文章基于新文科建设视角,调研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并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文科建设的创新思路以及实践路径,以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关键词 新文科;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新文科建设主要指新时代背景下的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以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优秀专业素养、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

2、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工作。在新文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样注重专业建设的发展性、融合性、创新型。目前,多元化的媒介生态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环境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新文科建设和改革,其人才培养方案和具体举措需要主动求变,以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1。文章基于新文科建设视角,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以多学科融合、素质提升为目标,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文科建设的创新思路,以推进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文科建设在持续迸发活力和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重视程度须

3、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文科建设需要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重视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其中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是该专业改革的首要举措。但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文科建设还属于一项“自上而下型”的任务工作,专业变革和创新探索开展还缺少主动性、自发性和自觉性。不少高校还未将新文科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广大教师主要还是依托立项的教研项目开展教学实践工作,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未与时俱进,在教学研究中还不能全面展开多学科融合工作。(二)人才培养定位须进一步清晰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就业也存在“用人单位员工难招、毕业生一职难求”的矛盾。这虽然与学生择业观有一定关系,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

4、看,也与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有关系。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服务地方、依靠地方,推动地方发展,其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为地方政、企、事业单位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2。然而,不少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虽然实践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真正的实践教学和市场化实战性训练还较少,还未基金项目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编号:2022sx102)。作者简介 刘德群(1980),男,山东郓城人,池州学院副教授;陈周庆(1988),男,安徽怀宁人,池州学院专职辅导员。DOI:10.16852/ki.45-1390/g2.2023.14.005传播与版权CHUANBO

5、 YU BANQUAN-112-2023年第14期总第129期能达到复合型传媒人才的标准。(三)课程内容须进一步丰富目前,不少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还是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特别是实习实训、项目化课程相对不足;知识讲授内容比较单一,涉及领域不够宽泛,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内容不够紧密;课程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新文科建设需要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积极开设跨专业新兴课程、强化实践实训课程、创新课程考评考核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媒介素养、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二、新文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育人思路(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价值引领新文科建设宣言强

6、调,推进新文科建设要重视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新文科建设既要推动课程整合、多学科融合,还要注重价值引领工作。在专业建设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面落实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开放视野、扩大格局,将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法规与教育培养、教育逻辑相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贯于课程中,体现传媒专业特有的思政教育。(二)厚植文科底蕴,推进融合教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以文学、艺术、美学、传播等学科为基础,对信息技术依赖很强的

7、应用型专业。新文科建设需要特色,需要交叉、融合,注重发掘不同学科的共性和关联性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内容不仅需要涵盖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知识,还需要适当引入工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学生需要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熟悉专业知识和创新技能,能写、会讲、善做,厚植文科底蕴,传播好本土故事。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要主动整合学科资源,强化专业建设特色,培养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三)多途径提升素养,加强师资建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首先要组建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4,并多途径

8、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其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教师不仅要加强本学科专业知识学习,还要广泛涉猎大文科专业知识,主动探索并积极参加前沿实践及理论研究项目。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举措上,一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可邀请相关专家到校指导,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建设。三、新文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一)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定位一是理清专业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交平台发展迅速,网络影视开始普及,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基于其所形成的媒介生态产生巨大变化。但部分高校专业建设

9、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还是早期的体系,专业发展空间较窄,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需求和传媒形态。在新文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专业发展与新媒体时代的交汇点,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有效实现跨学科融合,拓展课程深度和广度5。二是设置新的契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以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聚焦在政治素养、专业素养、艺术理论素养等。但随着媒介生态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变化,学生的知识融合能力、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更受到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还应具备新媒体思维能力和网络影像制作与传播能力6。(二)优化课程体系一是立足新媒

10、体环境,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诸多高校积极推进传媒专业改革创新。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开设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管理专业的大学,随后不少高校在专业建设中也引入数字媒体专业内容,如山东工艺美术大学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数字技术为创作工具表达艺术元素,成效显著。另外,不少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核心课程中开设数字媒体课程,如池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了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技术等课程。在新文科视域下,高校可以“厚基础”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并依托新媒体相关的前沿课程,将网络视频、数字媒体制作和传播等内容融入专业教学,达到优化广播电视编导课程体系的目的7。二是基于新文

11、科理念,创新课程群建设。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的“采、编、播”传统课程还较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须进一步革新。由此,教师应结合实践教学,围绕基础知识、专业知识、-113-教育传播JIAOYU CHUANBO前沿知识等分区组建课程群,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逻辑与学科思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可开设文艺学、新闻学、现当代文学等课程,让学生更好地夯实学科基础。在课程群建设上,教师聚焦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可通过工作室、创新创业项目、实习实训合作等项目,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通过课程群重构和科学配置,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推动课程间的横向统整与融合。三是契合社会需求

12、,灵活开设课程。目前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基本还是根据教师的专业方向、师资特色开设课程,学科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成果不显著。高校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时代需求进行课程设置,灵活地按需设课。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设课。在新时代,知识灌输式的课程已不再适合学生的知识获取习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析他们的思维模式和知识接受模式,基于此构建课程体系,针对性开展教学。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遵循学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设课原则,将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相契合,使培养的人才对社会而言是实用的、有用的、好用的。(三)创新教学模式一是推动项目化教学,强化工作室的育人功能。项目化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

13、岗位成才为路径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形式。该模式主要以导师为负责人,依托社会化、市场化项目,采用开放式、灵活的形式开展课题教研、实训等活动,进行一体化实践教学。例如,池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是依托项目化工作室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三年先后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46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充分利用新数字媒体技术,推进教学方式变革。随着各高校不断加大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被认可,并被付诸教学实践,同时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普遍8。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事先在线提供核心课程内容,如 MOOC,使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学习。随后课

14、堂教学可以补充学生学习完在线课程后的高级知识。后期,学生将创作作品上传至相关网络课程平台,总评成绩以教师评价为主,也可参考网友投票。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如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弹幕、答题、考勤功能,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获取课堂的教学数据,能更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创新教学平台建设。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虽然对产教融合工作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但是各高校的教学平台建设并不均衡,存在资源整合不到位、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产教融合工作还须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文科建设,可推进“通识理论+技能实训”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人文历史、数

15、字智能、算法科技等多学科知识,丰富学生学识厚度,拓展思维广度。另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可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积极筹建产教融合教学实践基地,使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战综合素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推动产、学、研有效融合,引入企业文化、经验和技术,及时调整与更新通识课程内容,实现与行业市场的高效融合。四、结语在新文科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新文科建设,要厘清专业定位,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提升学科的全面育人功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立足实际,构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造新型的融合教育;要注重理论

16、与实践的融通,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探索创新实践实训教学模式;要培养价值观正、知识面广、专业素质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王丹.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高校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53-67,206.2路幸福,李羽佳.问题与策略: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的科教融合 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83-87.3吴宝锁,田良臣,刘登珲.多学科协同的“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路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2(03):97-104,122.4唐衍军,蒋翠珍.跨界融合: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进路J.当代教育科学,2022(02):71-74.5刘德群.浅析媒介融合时代高校编导专业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J.山西青年,2018(17):31-32.6张沐.基于开放实践教学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2(04):10-15.7张晓凤.论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编辑,2021(04):86-89.8黄帆.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传媒专业产学融合创新路径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2(07):110-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