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读为主线学习并积累 “又( )又( )” 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一心一意,有始有终。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4、学会看图复述故事。教学重点:1、积累 “又( )又( )” 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难点:1、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一心一意,有始有终。2、学会看图复述故事。教学过程:一、
2、导入大家喜欢猜谜语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吧?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 (打一动物)(猴子)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没错就是小猴子,一起来叫叫它吧。(猴子轻声读好),板书“小猴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叫小猴子下山,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二、自读课文,说明要求。1、第一遍大声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第二遍,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它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三、分段学习、学习第一自然段 a、抽学生读第一自然段b、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它是怎么做的?c、学生回答,教师贴“玉米”图,并板书“又
3、大又多”、“掰”、“扛”,出示课件,感受玉米的又大又多。d、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学生动作演示“掰”、“扛”。、按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课文的2、3、4自然段。a、第二自然段重点感受“又大又红”的意思,理解“扔”、“摘”的意思并动作演示。b、第三自然段感受西瓜的“又大又圆”,理解“捧”的意思,并动作演示。c、第四自然段通过“蹦蹦跳跳”感受小兔的可爱,理解“抱”的意思,并动作演示。3、通过梳理板书:小猴子下山掰了玉米扛着往前走,看到桃子扔了玉米,看到西瓜扔了桃子,看到小兔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却没追上。通过板书的三个“扔”字,水到渠成得出小猴子空手而归的结局。4、看板书说发现:a、“又大
4、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是“又()又()”的词语。学生仿照此形式的词语进行拓展。b、“掰”、“扛”、“扔”、“摘”“捧”、“抱”等词语是表示动作的词,学生选择一、两个进行说话训练。5、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学生思考并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四、复述课文这就是我们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我们看着投影就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吧。(抽学生逐图复述课文)五、课堂总结有时候,我们同学们就像小猴子一样,总是有了这个就丢了那个,做一件事情不喜欢了,就放弃了,这样子,我们就会像小猴子一样,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一心一意地去做。六、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七、板书设计: 13、小猴子下山 玉米 又大又多 掰 扛 桃树 又大又红 扔 摘 捧 西瓜 又大又圆 扔 摘 抱 小兔子 蹦蹦跳跳 扔 追 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