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 兰 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3、帮助学生会认课文中的二会字,会写四会字以及理解部分重要的四字词。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教学准备:京剧视频、课件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三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创设情境,感知形象课前四分钟:交流资料,欣赏电影梅兰芳京剧视频穆桂英挂帅。展示梅兰芳的所扮演角色的资料图片。师:美国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扬评
2、他为:“最完美的艺术家”、“一位登峰造极的专家”。2、教师小结:48年前,只有67岁的梅兰芳先生突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京剧艺术和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他,一起用心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伟大的人物。(板书课题)二、新授:浏览全文,强化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围绕着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件事?哪几件事写得详细具体,哪几件事写得比较简略? 2、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 上海沦陷时避居香港时香港沦陷返回上海 板书:拒绝播音 拒绝登台 香港拒演 蓄须明志 自伤身体(两件事写得十分简洁,比较详细地写了后面三件事)3、这些事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拒绝)
3、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是怎样评价的呢?在课文中找一找。(出示课件)“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作为当时的中国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理解“优伶”?体会丰子恺这话的么意思?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丰子恺的评价居于文章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第4自然段在课文中,既是对前面两件事的总结,又是后面三件事的总起,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是全文的中心句)。三、深入学习后三件事,品读词句,把握形象今天,我们在上一课学习了“拒绝播音”、 “拒绝登台演出”前两件事的基础上,老师各同学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413自然段,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梅兰
4、芳的爱国情怀。画出最令人感动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一)、自学提示: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4-13自然段画出最令人感动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2、 并批注阅读体会。3、 汇报、交流。(二)学生汇报,可能会汇报的内容:句子1:(课件)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句子2:(课件)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师补充资料:当时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存入香港银行,但日寇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
5、取出。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登台演出之后,一直靠利息过日子的他,家庭生活顿时举步维艰。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曾经卖过画,出卖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卖掉自己的房子,甚至举债度日。虽然这样,但梅兰芳一直坚持民族大节。 同学们想象:“奢华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结合内容相机理解“唾手可得”“不屑一顾”,体会日本侵略者“粉饰”的是什么?(出示侵略者在中国的暴行。)出示课件想象填空:梅兰芳在生活上还遇到了哪些困难?他还宁愿_ , 宁愿_ ,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2)所以,作者说: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毫不犹豫”这个词让我们体会到
6、什么?(坚决与果断)我们感受到:梅兰芳爱_,更爱_,他视_利益高于一切。他的行为表现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良知和高风亮节。句子3:(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1)用“蓄须”来对付日本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名角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梅兰芳为了爱国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2)抓住“多少次”引导学生想象写话:梅兰芳可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 格式:每当_,_的时候,他冲上太平山顶如:(师引)
7、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连嗓子都不敢吊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引)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不能创作出一个个观众喜爱的舞台艺术形象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引)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不能在舞台上与心爱的观众见面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引)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不能醉心于舞台表演的时候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过渡:他的行为表现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的高风亮节,他爱戏曲表演,更爱中华民族,爱自己的祖国,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因而,也忍受了无尽的痛苦。交流4: 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词语“一方面一方面”、“斩钉截铁”、
8、“良苦用心”进行理解。 (1)从“一方面一方面”(梅兰芳想尽了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服务) (2)“斩钉截铁”说明了什么? (他态度很坚决) (3)梅兰芳的“良苦用心”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事?(不惜冒险注射伤寒针) 师引读最后一段: 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坚持着,等待着抗战的胜利。a、出示课件理解:“年复一年”指的是哪些年?梅兰芳“始终坚持”的又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八年?b、师总结:整整八年,人的一生有几个青春的八年,然而,梅兰芳却这么坚决,这么毫不犹豫,这么义无反顾地在这八年里与侵略者进行精神与肉体的殊死搏斗。这是何等伟大的爱国之情!四、升华情感,直抒胸臆1、也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是对梅兰芳先生(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念念这句话。) 2、是啊,茫茫青史写春秋,抗战八年,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挺直了脊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梅兰芳始终拒绝为敌人演出,表现了一代京剧大师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作业同学们课下查阅、搜集有关梅兰芳的故事、画传、照片、邮票,办一份小报,自己命题目。板书: 拒绝播音 拒绝演出 24 梅兰芳 避港拒演 浓浓爱国情 蓄须拒演 自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