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学 感 悟李领领论学校特色体育的构建策略关键词:特色体育、体育文化、阳光体育、创新体育。内容摘要: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日趋下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为目标,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许多地区和学校因地制宜,依托本地教学资源,突出专项体育教学,有效提高了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通过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的实验研究,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良好体育教育局面,为特色体育的构建提供方法和策略。构建学校特色体育,首先,要完善机制,改变观念,规范学校体育工作
2、。加强组织建设,确保常规工作的开展。转换观念,加强队伍建设,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体育工作。其次,挖掘自身特点,确定特色之路。要依托方面文化,根据学校实际因地制宜的选择好特色道路。确定项目之后,要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最后 创新特色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体育文化不断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1. 前言什么是特色体育?依其本意是指学校所特有的、独特的体育色彩和风格,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是每个学校积极追求的目标。面对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学校体育特色
3、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构建学校有体育特色,教学有体育特点,学生有体育特长是当今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功之路。因此,我们应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及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体育特色教育,创建学校特色体育,促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改变学校体育薄弱面貌,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2.研究目的2.1全面贯彻“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素质教育。2.2通过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的实验研究,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良好体育教育局面。2.3为我校特色体育的构建提供方法和策略。3.研究对象和方法3.1研究对象 桃曲小学全体学生和教师。3.2.1文
4、献资料法:阅读国内外关于学校体育特色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3.2.2调查研究法:了解我校师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以及根据我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发展对策。4.学校特色体育建设策略4.1完善机制,规范学校体育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确保常规工作的开展。转换观念,加强队伍建设,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体育工作。搞好体育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教师配备是基础。学校应该建立健全体育发展机制,建立体育特色领导小组,校领导指导监督体育工作,同时听取师生对体育工作意见、建议。在开展体育教育活动中“专职主抓,全员参与”。同时,学校在进行校本培训过程中,采用 “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教师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增强师资
5、力量。4.2更新观念,抓好体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依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精神。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满足心理、身体的情感体验,扭转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主动学习中去创新,开创特色体育教学新局面,使学生从“厌学”变为“乐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重要,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重要。【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要求教师能放开手脚让学生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一些自己所喜欢的活动去自练、自创,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并培养学会怎样学习。而学生所创新出来的动作是不是具科学合理性,能不能适合自身的心理、身体素质,这恰恰需要发挥
6、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创新恰恰是特色的主要来源。4.3挖掘自身特点,确定特色之路。4.3.1传承地方文化,发展特色体育。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地理条件、经济、文化差异都很大,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地域性。地方民间的体育项目有炼化好的健身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发展学校体育教学的丰富资源。学校不仅仅是传播文化知识,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一方面紧密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充实学校体育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借助学校弘扬地方文化。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4.3.2 根据学校自身情况,选择特色项目。要构建学校特色体育,具有自身特点的体育项目是重中之重。【2】体育项目的选择必须考虑学校的实
7、际情况。就拿我所在的学校来说,校内只有两个500多平方米的小操场,如果要进行田径、足球等占地面积较大的运动,是很困难和不切实际的。因此,我们在确定本校体育项目是必须考虑实际问题。需要考虑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学生人数、师资力量、体育器材、学生兴趣等等,这些都是影响体育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4.4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4.4.1灵活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比如学校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就是发展特色体育的良好载体,“阳光体育”是有利于学生健康的一项全国举措,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
8、良好环境和氛围。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学校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课余体育锻练,用体育精神贯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4.4.2、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活动比赛和校内联赛,争取高层面创出佳绩。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竞赛、主题鲜明的集体项目、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4.4.3加强横向联系,与兄弟学校联盟,促进切磋交流,共同谋求发展。学校应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活动,或邀请兄弟学校、社会团体进行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
9、大环境,促进校园体育的发展进步。4.5 创新特色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4.5.1重科研,提高特色水平;要提高特色活动水平,只有加强特色活动的教育科研,才能正确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才能在自己原有的特色活动基础上探索出新的特色活动来,才能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产生创办特色活动的动力。4.5.2生活为主体,文化为工具。【3】在学校德育的建设方面,要尽量克服“大德育”的空洞说教,可以将体育活动为切入点,把学生引入以体育精神为支撑点的积极向上的高品质生活。使体育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坚持常年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创建“自信、尊重、合作、创新”的良好学校风貌。特色体育的创新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更需要广大的学生全体参与,只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综上所述,构建学校特色体育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日趋下降,如何才能构建出自己的体育特色,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以上建议希望能够让小学特色体育办的更好,更具时代特色。参考文献【1】 范国睿著.教育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2】 孙铁林.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中国石化教育.2002(4) 11-13页【3】 英马凌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华夏出版社.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