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家电快步闯世界
(2003/3/8)
进出口高速增长
2002年我国家用电器进出口总额111.6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7.82%;其中:出口89.59亿美元,同比增长28.41%,进口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25.5%。家用电器商品出口额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5.7%,所占比重略有增长。2002年出口金额比上年净增加了19.82亿美元。在出口中:(1)亚洲居首位,出口3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8%;(2)向北美洲出口30.46亿美元,居第二位,同比增长22.9%;(3)向欧洲出口2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1%;(4)向南美洲出口2.2亿美元,同比减少15.46%;(5)向大洋洲出口1.88亿美元,同比增长45.69%;(6)向非洲出口1.54亿美元,同比增长31.89%。
2002年我国向19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家用电器商品,同比增加了5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仍然是我国家电出口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对美出口28.44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21.4%,占2002年出口总额的31.74%。对日本出口居第二位,全年出口10.58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9.1%。中国香港居第三位,出口8.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
在2002年家电商品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为21.5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8%。加工贸易为67.3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5.19%,所占比重比2001年减少了近3.4个百分点,但出口金额仍比上年增长22.87%,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2002年经营家用电器商品出口的企业有4753家,比2001年同期增加915家。其中:国有企业2183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45.93%,比2001年增加7家,出口额24.24亿美元,占家电出口总额的27.06%,比2001年增长15.78%。三资企业1357家,占家电出口企业总数的28.55%,出口企业数量比2001年增加259家,出口额48.57亿美元,占家电出口额的54.21%,比2001年增长34%。另外,集体企业379家,占企业总数的7.97%,出口金额13.48亿美元,占家电出口总额的15.04%,比2001年增长23.57%。个体企业823家,占企业总数的17.32%,比2001年增加了569家,出口额3.30亿美元,占家电出口额的3.68%,比2001年增长96.37%。另外还有其他类型企业11家。
2002年出口企业中出口额超过百万美元的企业有716家,占出口企业数量的15%,出口金额84.88亿美元,占家电出口总额的94.74%。
其中: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15家。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不足亿美元的企业127家。
2002年在家电出口商品中有17种共25个类别商品出口超过1亿美元,其中空调器(含零件)出口16.8亿美元;其中整机出口14.33亿美元。
电风扇出口10.13亿美元;微波炉出口8.02亿美元;吸尘器出口6.83亿美元;电冰箱出口6.3亿美元;电热烤面包器出口5.01亿美元;电咖啡壶出口4.34亿美元;多用食品加工机出口3.26亿美元;电熨斗出口2.82亿美元;电吹风机出口1.46亿美元;电热理发器具出口1.14亿美元;电饭锅出口1.11亿美元;电动剃须刀出口1.03亿美元。以上17种商品共出口79.77亿美元,占全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总金额的90%左右。另外还有其他电锅、烧烤炉出口3.74亿美元,电热器具出口3.01亿美元,电气空间加热器出口2.35亿美元,家用电动器具出口2.42亿美元。
出口主要特点
1.我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已经连续十几年高速增长。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全面大幅增长,呈现出蓬勃旺盛的形势。这表明我国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2.我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结构调整已初步到位。多年以前我国家用电器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小家电商品为主,如:电风扇、电吹风、电熨斗、电饭锅等。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2002年我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以空调器、电冰箱、微波炉、吸尘器等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档家用电器商品为主。家电商品出口已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3.小家电商品出口增长迅速。我国小家电商品制造在设计、工装、工艺、模具、款式、材料、包装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因此,小家电商品出口增长一年比一年快,2002年小家电商品出口在全国家用电器商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主要家电出口商品。另外,由于欧洲、美洲小家电市场非常广阔,在未来几年内小家电出口仍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我国家用电器商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并且市场容量还在进一步扩大和发展。
5.2002年家用电器出口企业增加了915家,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加最多、最快的一年。个体企业数量增加近两倍,对家电出口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2002年我国加入了W TO,在外贸管理中逐步放开企业出口经营权限制,给企业出口松了绑,更多的企业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推动了家电商品的出口。但同时也隐藏着一定的负面因素。很多企业没有实际外贸工作经验,不了解外贸工作的具体做法,会带来一些不规范经营现象,给我国家电出口经营秩序带来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经营企业多了,给商户提供的货源和机会多了,会给家电商品的出口价格带来一定的冲击。
6.我国家用电器企业在国外办厂已初见成效。多年以来,我国许多大型的生产企业,都先后在东欧、南美、非洲以及北美尝试办厂,合作生产或SKD、CKD组装。经过几年的探索,海尔集团成功地在美国南加州创建美国海尔,率先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办厂成功,这标志了我国家电业已具有同国际家电巨头抗衡的能力,也说明我国家电在设计、制作上都日趋成熟。在今后几年中,我国会有更多的家电企业走出国门。
7.家用电器商品从出口创汇向出口创牌发展。由于家用电器商品出口结构的调整,随着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档耐用家用电器商品出口逐年增加,低档家电商品逐步减少,出口经营单位也在发生变化。
大家电商品由于货值较高,需要有较大的资金和完整的配套的售后服务。
因此,生产企业自营比例在逐渐增多,外贸公司逐渐减少。经营者的变化带来销售思想的变化。生产企业销售经营的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他们只有让市场认同自己的产品,才可以获得利润、长期经营,否则别无他路。因此生产企业的营销策划人员会千方百计培养市场、宣传品牌,将出口创汇与出口创牌结合起来,最后在国际市场创出我国的家电出口名牌。
8.已形成一批家用电器出口的主力军,一大批出口经营单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效益。
9.日本市场在迅速发展。近年来由于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松下、东芝、日立等家电生产企业已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了国外,日本国内生产能力不足,国内市场上的家电商品需从国外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家电得以迅速在日本市场上发展。
扩大出口建议
1.加快我国家电商品出口结构的调整,贯彻国家出口“以质取胜”的战略,增加高档家电商品出口的份额。我国家电商品出口虽增长很快,但名牌优质的家电商品所占比例还不多。近年来,我国家电商品的主要市场虽以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为主,但高中档以上家电商品所占比例和份额还不高,因此要继续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我国家电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提高出口企业的效益,完成从家电生产大国向家电出口强国的转变。
2.推进市场多元化,鼓励企业到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国家办厂,包括到国外办SKD、CKD散件组装厂,利用某些国家散件进口税率较低的政策优势,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我们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
3.随着我国家电商品出口结构的调整,高档耐用消费的家电商品的比例增大,企业不仅仅是要卖好商品,还应有优质、周到的售后服务。
因此,要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中心,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家电企业的重要工作;否则将制约我国家电商品出口向深层次的发展。
4.加大对我国出口的名优家电商品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国外营销网络。我国生产的家电商品,在设计、款式、质量和性能等各个方面,与国际名牌跨国公司的商品的差距已经很小;现在我们与国际名牌企业的最大差距在宣传、广告上。由于我们的企业涉足国际市场时间不长,资金不够雄厚。即使是我国的最著名家电企业也没有进入世界500强之列,因此在国外花费大量的人力、资金来宣传我们的产品,便有些力不从心,要使国外的消费者了解我们的产品,购买、使用我们的商品,就必须在广告宣传上下大的气力。
5.优化经营队伍,维护出口秩序,要保证合理、有序的出口秩序,避免内部打乱仗,保护出口企业的市场和效益,防止和避免进口国对我国家电商品提出倾销控告,这是我国家电出口的长远策略。
6.择优选择国外的销售代理商。企业在选择地区代理商时,必须要找到具有一定经营经验,在当地销售信誉好,并且有相当规模和资金雄厚的代理商做为我们的地区合作伙伴。
7.学会运用国际贸易的规则,避免贸易纠纷。随着我国家电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增加,国际上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对我国企业和商品已非常重视,特别是我国家电商品在质量上已达到国际上的较高水准,且价格上具有优势。外国公司对我防范日甚。因此,我们的企业也应及时学习掌握国际贸易中的游戏规则,充分合理地运用规则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
8.以国际市场为依托,选择、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商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由于人种、地域、生活习惯、消费水平、文化层次以及气候等等原因,人们对家电产品的品种、款式、色彩、材料等都会有各自不同的选择,企业要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和消费群体,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
●背景链接
我国的家电生产
我国家用电器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国际一流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成为当今世界家电生产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制造基地。
我国制造的家用电器商品有二三十个大类、上千个品种。主要品种是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风扇、洗碗机、微波炉、电磁灶、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多用食品机以及美容器具、健身器具、厨房器具等十几大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1-11月我国生产空调器2936.85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30.41%;生产电冰箱1503.25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16.98%;生产洗衣机1380.42万台,同比增长16.04%;生产冷冻箱425.75万台,同比增长19.82%;生产微波炉1989.73万台,同比增长21.35%;生产吸尘器1310.44万台,同比增长21.9%;生产电饭锅1861.55万个,同比增长31.79%。其它小家电商品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形成了以海尔、格力、美的、春兰、小天鹅、格兰仕、科龙等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生产企业集团,拥有设计、制造、销售体系的大型家电生产企业。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国资本加大、加快在华投资的力度,一批跨国家电企业积极在华投资建厂生产家电产品,如伊莱克斯、飞利浦、GE、松下、夏普、三星等企业在华建造生产基地,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家电生产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家电制造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了国际同步水平。
我国家用电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两个三角洲和一个半岛,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的青岛。在安徽的合肥、芜湖等地,也形成了一定的家电生产规模。另外在北京、陕西等省、市也分布着一些家电企业。广东省是我国家电生产大省,主要家电生产企业又聚集在顺德和东莞。顺德市号称“家电之乡”,拥有美的、科龙、格兰仕、SM C等家电生产巨头。主要产品有电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吸尘器、电风扇和各类小家电产品,品种多,生产能力大。东莞市主要以外资企业生产的小家电商品为主,投资商以台商为主。江、浙一带除无锡生产洗衣机外,大部分产品是小家电商品,主要以苏州、余姚的吸尘器,宁波、慈溪、温州等地的电热水杯、电熨斗、电动剃须刀、三明治炉等小家电为主。山东青岛有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家电大型生产企业,与两个三角洲形成鼎足之势,特别是海尔已成为我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
我国家用电器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市场的销售能力,供大于求和如何开拓市场已成为摆在我国家电生产企业面前的共同问题。因此各个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做好国内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同时都力求开辟国际市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家用电器分会于治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