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平行与垂直》 教学设计
第二小学 王庆东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56—57页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感知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一个平面”“相交” “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平行线” “垂线”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借助分类活动,初步认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谈话:今天与往日不同,因为我们班来了好多老师,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他们。
学习新知识之前回忆一下,你认识了哪些线?有什么特征?
老师手里有两支彩笔,若把它俩想象成两条直线,你们猜猜这两条直线会有什么位置情况?一生试猜,举例子。
(二)动手操作,分类探究。
1、师:下面,用两支彩笔代表两条直线,与同桌合作,摆一摆,将你猜想到的可能出现的位置情况,用笔画在纸上。
哪个小组愿意在黑板上画?(巡视)
2、展示画法,一次分类
师:两条直线存在着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这么多画法,看的我眼花缭乱,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先给这些作品编上号。
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把你组画好的这几组直线分分类。
(2)、请与小组内同学交流:你是如何分类的,分为几类?
(3)、记录清楚你们组分类的结果。
3、学生俩人一组,组内学习。
4、小组交流汇报,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请用你组的分类标准,把黑板的几组直线分分类。
你是怎么判断两条线是不是相交的?
5.小结:最终我们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类。那说明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不相交和相交。
二、在具体情境中深化理解平行和垂直的含义及特点
1、认识平行
(1)课件出示: 平行线。
师:同桌互相说说。
(2)刚才说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互相是什么意思?
你们常说互相学习,什么意思?互相拥抱?互相成为朋友?互相平行?
对,两条直线ab互相平行,就是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那我这样说对不对,a是平行线。
那怎样说?
(3)那么就这两条直线,我们可以怎么说直线a与直线b是一组平行线?
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
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
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学生互相说。
举例:直线 c与d,互相说说。
(4)师:对于平行,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示长方体盒子上面和侧面各放一支笔。它们会相交吗?它们平行吗?不是说两条直线如果不相交就平行吗?
师:刚才我们所画的两条直线都在纸这一个平面上,而这两支笔却分别在上和侧这两个平面上,看来,刚才的结论要加一个重要的前提——在同一个平面内。
(5)学习平行线的表示方法。补充板书。
(6)问题:你能举一些生活中有关平行的例子吗?
在图片之中找找平行线。
(7)现在我们认识了平行,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看似简单的两行字,其实不然,在大家的共同探究下,我们又深入理解了“互相”、“在同一个平面内”这些极为关键的词,所以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要深入分析,才能真正掌握。那你能在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平行线无论怎样延伸都不会相交呢?
学生思考讨论。课件演示。
(8)课件,练习题:判断。
2、认识垂直
(1)自学:现在让我们运用刚才的学习经验,自学教材57页关于垂直的知识。
合作:与你同桌一起,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关于垂直你学会了什么内容?
交流:一组学生汇报、板书。其他学生补充。
(2)验学:真正掌握了吗?让我考考你。课件出示习题。
(三)全课小结,应用生活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和垂直,什么是平行?什么是垂直?
2、你能用两根食指表示出来吗?在教室里找找平行和垂直。
(四) 巩固提高,学有所成
1、 课件:棋盘、乐谱,找平行与垂直。
2、 利用手边的材料,创造平行线和垂线
3、动手操作:摆一摆
(1)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互相平行吗?
(2)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
小结: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四.总结语
师:瞧,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问题的亮眼。其实同学们早就发现了,生活中,几何图形、计算估算、统计概率等等的数学知识,一直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不光今天认识的平行垂直……其实,今天认识的平行垂直,还有更深入的知识呢,请不要停止你探索和发现的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