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和第几数学教学反思 几和第几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严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学生通过观看、操作、归纳等活动,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进展他们的力量,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数学课程严密结合,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活动过程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承受与反应、交往互动与共同进展的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生活中运用几和第几的学问。教学难点精确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课堂上的活动都是为教学目标效劳的,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根本能将新授学问和生活链接起来。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要连续发扬
2、的是: 1、依据教材情境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生活阅历进展教学,安排师生互动拍手、排队嬉戏,使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学到学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面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放弃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时机,不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发言的面较广,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 3.我在教学中对教材的练习层次进展了调整,在整节课上学问的进展有序又有度,排队学生不生疏,嬉戏布满趣味,虽然不断加大难度,但学生的留意力始终被吸引,没有疲乏感,同时我始终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没有预演比预演的效果更好,也能真正验证教师的组织力量和驾驭教材的力量。 课堂教学是艺术,而且是一门圆满的艺术,每次上完课都会有些
3、圆满,所以实际与预设是有距离的,正真的完善只有在教学之后的重设计和反思,教学之后适当的调整设计,信任对以后的教学能供应借鉴作用。 篇2:11:20各数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熟悉数学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熟悉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11-20各数的熟悉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拟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熟悉和连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熟悉的根底,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根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问构造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
4、欢乐的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忙学生娴熟数数,把握数的组成。 讨论说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需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学问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看、把握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忙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洁的信息积存,更重要的是新旧学问阅历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构造的重组。留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根底动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舞学生运用以前学习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习11-20数的挨次和大小比拟,一方面培育学生类比迁移的力量,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学问;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育学生的相互合作力量。 总之,整节课中,我提倡主动探究、合作沟通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忙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自信念,增加上进心。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促使学生富有共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