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是一种双向选择张国庆在我看来,梅洪建老师对爱的解读,是在我有限的阅读中看到的最富有建设性的诠释。在一路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等3篇文章后,我的脑海中渐渐萌生出一个命题爱是一种双向选择,即师生之间需要互爱。师生之间的爱任何一方出现偏差,我们的教育就会偏离其正常轨道,这就需要教育者关注学生对爱产生的两个特点:值不值得他们爱,能不能引起他们爱。这就是说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我们是否会被学生去爱,而不是我们既然爱了学生,学生为什么不会按老师期望的那样发展。关注我们是否会被学生去爱,这就意味着我们值不值得学生去爱,能不能吸引学生去爱,这是爱的焦点,也是难点。要想被学生爱,我们别
2、无选择,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做一个博学向上的人”“做一个带给学生快乐的人”“做一个能让学生学习兴趣持续下去的人”“做一个不冷不热的人”,这四条,每一条对教育者来说都是硬仗。作为教育者,职业使命、职业良心、职业特点、职业信仰都要求我们必须这样做,言教不如身教,己不正焉能正人?如果我们的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我认为这是由于我们“技术型的爱”的某些环节或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而不应该从学生身上寻找问题。因为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爱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还因为教育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爱的双向选择性决定了教师的爱是无条件的,学生的爱是有条件的。梅洪建老师的理念是一场及时雨,当我们对爱产生迷失、迷茫的时候,他从理念的高度及时给予了厘清。如果说在此前我们对爱所产生的困惑还感到茫然的话,我想,任何一个有志于专业成长的教育者看了梅洪建老师对爱的解读后都会幡然醒悟。我很愿意像梅洪建老师那样,做一个懂“技术”的老师,让学生爱我这个人,接着喜欢我上的课,然后喜欢上我教的语文,最后喜欢上学习。因为我也需要被爱,我有没有像梅老师所说的那种“技术”,决定了学生能不能爱我。 (原载教育时报2010年9月4日,总第29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