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例5》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例5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难点
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学习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回顾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闭上眼想一想)
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3、 揭示课题:混合运算
(二)展示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观察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
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5×4+20÷5 15×(4+20)÷5
1、你会计算这两道题吗?试一试。
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还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
板书:
(1)42+6×(12-4)
=42+6×8
=42+48
=90
(2)42+6×12-4
=42+72-4
=114-4
=110
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3、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
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
1、计算。
14+25×6-20 14+25×(20-18)
28÷4+22×5 28÷(12+16)×5
2、杨树108棵,柳树是杨树的2倍少10棵,柳树有多少棵?
3、李老师去商店买钢笔,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15元,每支钢笔的售价是5元,李老师买了多少支钢笔?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
1、计算。
34+15×4-20 12×3÷9+56
300-55×12÷20 (44+16)÷4×23
2、仓库有水泥150吨,运了3次,每次运24吨,还剩下多少吨?
3、修一条长1600米的路,前4天平均每天修150米,剩下的要在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作业布置
教材第P14—15页2、3、5—7题。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