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考点一:声现象
基础知识整合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传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
3. 声音传播的速度跟介质和温度有关.如: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二、 声音的特性
1.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2.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从20Hz~20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用示波器显示声波:音调越高,波形越密.一般情况下,女性的音调比男性的音调高,波形密.
3.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就不同.
物体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其音色也随之改变.
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1. 振动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或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如:有时音乐影响了他人也会成为噪声.
2. 噪声是一种污染.
3. 减弱噪声的途径和具体措施:
在声源处减弱----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或安装消声装置.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让有喊声污染的工厂远离居民区和办公室;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造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被吸收而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人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工具,如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以防止噪声损害听觉器官.
能力模块突破
四、 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
1. 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息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五、 乐器 ☆☆☆☆☆☆
1. 打击乐器是通过打击力的大小改变振幅来改变响度。
2. 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粗细、长短、松紧而改变音调:长而粗的弦发出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出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弦乐器是通过拨力的大小改变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
3. 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而改变音调:长的空气柱发声的音调低,短的空气柱发声的音调高。
六、 声的利用 ☆☆☆☆☆☆
1. 声可以传递信息。利用回声定位可以进行探测获得信息。如声纳、B超。
2. 声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舞台附近的烛焰在摆动等。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也停止了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了介质
3、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 )。
A、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大 B、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小
C、听到闹钟走时声不变 D、无法确定
4、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二、填空题
5、在校运动会上,同学们为赛场上的运动员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小明同学发现,在锣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马上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6、“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中的金属珠子撞击产生 而发声,而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
7、太空中,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即使靠得很近也无法直接交谈,这是因为 。
8、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振动,这种振动通过 ,然后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9、打雷时,某人看到闪电后5 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约为 m。
10、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找出一个事实来支持你的说法吗?事实是:
。
11、太阳上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 )
A、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B、真空不能传声
C、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2、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13.如图1—2,笛子发出的声音是 振动引起的.
图1—1 图1—2
14. 图b、c、d、e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在图b、c中声音响度大的是 。
a b c d e
乐音与噪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钢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2.我国已进行“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3.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抢答,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4.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距跑道起点170 m,同学们进行跑道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为
A.0.5 s B.1 s C.0.5 min D.1 min
5.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水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6.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7.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8.下列各种说法中,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 乐音音调低,噪音音调高 B.用手掌每秒左、右挥动5次发出来的一定是次声波
C. 水快开时,是水的振动发出响声 D.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
9.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10.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有害于人体健康
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而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
C.乐音的响度过大,也会使人感到不安 D.乐音和噪声有根本的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声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绿化植物可以减小噪声
C.悦耳的音乐也可能成为噪声 D.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
二、填空题
1.声音是由于____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真空____传声(填“能”“不能”).
2.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传声的,人潜入水中时,仍能听见岸上人的说话声,这说明____也能传声.人隔着枕头,能听到钟表的“滴答”,这说明____同样也能传声.
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m/s).
4.被誉为“绿城”的南宁市,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树木,它可以使传来的____被部分吸收而减弱,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
5.钢琴、吉他、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既使音调、响度都相同,也可以从它们的____来分辨.
6.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的缘故.
7.超声是指频率高于 Hz的声音,次声是指频率低于 Hz的声音。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些人对声现象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传播快慢在各介质中都相同 B. 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C。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演奏二胡时,弦在振动 B. 鸟鸣是靠鸣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C. 收音机发声时,喇叭在振动 D. 宇航员在月球上声带不能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4.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 )
A.引吭高歌 B. 高声喧哗 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 D. 听不见,声音高些
5.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跟细琴弦的一样高 D. 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6.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
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 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 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医生用“叩诊”的方法,是利用人体内脏所含有物质在变化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症的
B.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发出声音不同之处是响度
C.歌曲的声音,永远都不会为噪声
D.超声波可以检查人的内脏器官、粉碎肾结石,探测潜艇和鱼群
8.列举二个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或能量。
例1: ;
例2: 。
1. 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a b c d e
2. [2005·泰州]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3. [2005·无锡]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4. [2005·武汉]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中降低噪声的。
二、选择题
5. [2005·安徽]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