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同步课堂中农村中小学面临的困难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夏洪文教授的同步课堂的理论和实践的演讲,从其意义认识,基本框架、过程模式、交互形式、体系构建、交互端资源不平衡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对于农村中小学更新理念,异构课堂、融合资源、提升质量、提供了清晰的步骤和实施办法。同时因城乡区域的差异,师资力量的悬殊、学生文化基础的差异、农村家长的认识等诸多方面,同步课堂教学在农村中小学实施仍然面临如下困难:一、更新理念具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执教几十年的部分农村教师安于现状,循规蹈矩,“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创新课堂”提倡了几十年,触动教师的灵魂比牺牲他们的利益更难!二、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刻不容缓。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一所学校46名教师中,2006年青年教师14人,2007年青年教师7人,2008年青年教师仅仅1人。前三十年农村学校中,二十年几乎没有青年教师进学校,近十年四至五名青年教师刚进学校,但因学校条件艰苦,学校底子薄,前后外流了两至三名。专职教师奇缺,农村中小学体音美专职教师几乎没有一所学校配齐。同步课堂的团队塑造更是神话:主讲教师谁来派,技术支撑教师谁来配,负责课堂的教师及同步辅导教师谁来协调?古罗马奥维德诗人曾经说过:“好的愿望比不上好的实力,好的实力比不上悦纳的心态”。农村中小学校长表现出的无助、无奈无可言表。他们盼望着春风早度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