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2015 年 10 月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2014
2015.5.1 实施
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2014.10.1 实施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2014.5.1 实施
4.爆炸危险环境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14
2014.10.1 实施
5.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2014 2015.5.1 实施
6.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2016 实施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2014
2015.8.1 实施
8.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 GB20577-2014
2014.8.1 实施
9.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50214-2014
2015.8.1 实施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条件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
图 1-1-1 着火三角形
进一步研究表明,有焰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以外,因其燃烧过 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因此,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 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链式反应。
图 1-1-2 着火四面体
第二节 燃烧类型
一、燃烧类型分类
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
(一)着火
着火就是燃烧的开始,并且以出现火焰为特征。是最常见的燃烧现象。
1.点燃
2.自燃
自燃点是指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1)化学自燃。如:钠的自燃;煤的堆燃。
(2)热自燃
(二)爆炸
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
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
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一)闪点
1.闪点的定义 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2.闪点的意义
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3.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燃性液
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甲类:闪点<28℃; 乙类:28℃≤闪点<60℃; 丙类:闪点≥60℃。
(二)燃点
3.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 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
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
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
来衡量。
(三)自燃点
3.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
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对于液体、气体可燃物,其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表面积与
体积等因素的影响。而固体可燃物的自燃点,则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 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燃烧方式与特点
一、气体燃烧 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一)扩散燃烧
扩散燃烧的特点为: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一旦发生火灾也较易扑救。
(二)预混燃烧
通常的爆炸反应即属此种。
预混燃烧的特点为: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往往形成动力燃烧,
危险性更高。
二、液体燃烧
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
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
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
(一)闪燃
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点则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二)沸溢
例:原油
从沸溢过程说明,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比重相差较大;
②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
③原油粘度较大,使水蒸汽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