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要求
三、技术保证条件
第二节、编制依据
第三节、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二、工艺流程
第四节、计算书及相关说明
【计算书】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无锡融侨观邸B区一期工程建设地点:无锡市新区锡兴路与春江路交叉口西南侧。由7座高层住宅、1座2层商铺及1座3层商铺建筑群组成,一层地下室均为连体,地下室顶板标高为-1.5m。7座高层均为剪力墙结构。26#、27#、28#、29#、31#、32#楼为:地上3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89.9m;标准层层高:2.9m ;30#楼为:地上3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95.7m;标准层层高:2.9m ;总建筑面积:137513.89平方米;总工期:943天。
本工程由无锡融侨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无锡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无锡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地质勘察,无锡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沈以才担任项目经理,张大文担任技术负责人。
二、施工要求
1、确保钢管支撑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2、钢管支撑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3、钢管支撑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
4、确保顶板覆土位置与钢管支撑位置对应。
5、回填土方进行压实处理,并确保回填高度大于0.4m。
三、技术保证条件
1、安全网络
2、钢管支撑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节、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荷载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扣减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本工程施工图纸
第三节、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钢管架搭设方式
单立杆架
脚手架钢管类型
Φ48×2.75
脚手架搭设高度H(m)
3.5
立杆步距h(m)
1.5
立杆横距lb(m)
0.6
立杆纵距la(m)
0.6
顶板上部回填土高度(m)
0.4
二、工艺流程
1、放线 →定间距 → 搭架子 → 安装可调顶托 → 上木方 → 拧紧顶托。
2、土方回填→ 标高测量 → 土方压实 → 标高测量→ 土方压实。
三、施工方法
1、在搭设支撑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待该部位钢管架有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
2、钢管支撑立杆,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示意图如下
3、地下室部分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4、钢管立杆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2.7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50mm处进行固定。
5、下部钢管支撑系统完成后,在钢管支撑系统对应位置的地下室顶板上回填土方,土方回填高度为压实后不小于0.4m。
第四节、计算书及相说明
【计算书】
1 车辆对于地下室顶板荷载
对于普通建筑地下室,顶板一般需要考虑的较大活荷载是消防车道区域的消防车荷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以下简称《荷载规范》)中规定了消防车活荷载标准值:双向板(板跨不小于6m×6m)采用20kn/m2,单向板(板跨不小于2m)采用35kn/m2,对于常见的板顶覆土的情况,规范未做出明确规定。本工程地下室顶板荷载设计值为25kn/m2。
1.1 计算依据及基本参数取值
根据《荷载规范》附录b,按内力的等值来计算等效荷载。据《荷载规范》4.1.1条,砼车辆总重取500kn(即50吨);参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以下简称《公路规范》)4.3.4条,覆土压力扩散角取30度;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以下简称《技术措施》)确定砼车辆平面尺寸及横向布置,车前轴重100kn,单个后轴重200kn。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按《荷载规范》附录b计算。
由于《公路规范》及《技术措施》车辆尺寸图中车轮着地尺寸未按实际尺寸表示且未标注具体尺寸,仅以文字说明尺寸数据,导致目前在计算汽车等效荷载考虑轮压布置时,均错误地将车轮着地宽度及长度调转了,这样会导致计算荷载扩散区域出现一部分偏差。关于车轮着地尺寸,可以参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城市桥规》)。
1.2 荷载作用范围
轮压荷载自轮压边缘向下扩散,扩散后平面尺寸按bcx=btx +2(s×tanθ+h/2);bcy =bty +2(s×tanθ+h/2)计算,式中:bcx、bcy为荷载作用面在两个方向的计算宽度;btx、bty为轮压着地宽度和长度;s为覆土厚度;h为板厚;θ为扩散角。
取板厚为0.25m估算可得,当覆土厚度为0.2m时,后四轮轮压的扩散范围已相连,此时,考虑四轮扩散轮压共同作用在板上时为控制情况;当覆土厚度>0.2m时,轮压扩散范围相互重叠,需按扩散后的总面积进行计算。
1.3 车辆对顶板的荷载计算
本方案中地下室顶板覆土0.4m,板厚0.25m,则承载车辆活荷载计算如下:
车辆轮胎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bcx=btx +2(s×tanθ+h/2)
=0.2+2(0.4×0.577+0.125)
=2.404
bcy=bty +2(s×tanθ+h/2)
=0.3+2(0.4×0.577+0.125)
=2.504
砼车辆为前轴两个轮胎,后轴八个轮胎,按实际情况取值,则轮压承载面积为
2(2.404×2.504)+3.604×5.004=30.07m2
1因前后轴轮压承载力比值为1:4,故实际轮压承载面积为
2(2.404×2.504)1/4+3.604×5.004=21.04m2
砼车辆的总重力为:
G=mg=50000kg×10N/kg=50000kg×10N/kg=500000N;
受力面积为:21.04m2;
砼车辆对地面压强为
P=F/S=500000/21.04=23.76kPa
荷载值=23.76kN/m2
1.4 钢管受力计算及极限承载值计算
因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承载力设计值为25kN/m2,砼车辆为50吨时,对顶板的压力接近于承载力最大设计值,故对于地下室顶板上的临时施工道路予以进行钢管支撑加固,确保在临时道路使用过程中不伤害地下室顶板钢筋砼结构。
钢管支撑系统采用48mm×2.75mm钢管,沿临时道路下方600mm×600mm矩形布置,步距1.5m,用可调顶托及方木顶紧,参照《建筑施工扣减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5.1.7可调顶托(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为40kN,现场使用的钢管承载力换算得25kN,故钢管支撑系统承载力为(查表A.0.3满堂支撑架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取:0.1249)。
1/(0.6×0.6)×25=69.4kN/m2×0.1249=8.67 kN/m2
上述方案综合承载力为
25+8.67=33.67 kN/m2
可承受临时道路上部车辆重量为
F=P×S=33670×21.04=708416.8N
M=70.8吨-1m×0.4m×16KN/m3=70.2吨
即最大荷载可承受70.2吨重的车辆,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符合设计要求。
bcx=btx +2(s×tanθ+h/2)
=0.2+2(0.4×0.577+0.125)
=2.404
bcy=bty +2(s×tanθ+h/2)
=0.3+2(0.4×0.577+0.125)
=2.50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