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来看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_林千枫.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564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来看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_林千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来看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_林千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来看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_林千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体育科学 2023 年(第 42 卷)第 2 期 10 文章编号:10076891(2023)02001005 四川体育科学 2023 年(第 42 卷)第 2 期 SICHUAN SPORTS SCIENCE Vol.42,No.2,2023 DOI:10.13932/ki.sctykx.2023.02.02 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来看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 On the Beauty of Sports and Sportsmens Morality Through Mencius 林千枫1,孟 涛2,王 刚3,杨志涛4 LIN Qianfeng1,MENG Tao2,WANG Gan

2、g3,YANG Zhitao4 摘 要:从美学史来看,道德和美丽是具有相关性的。因此,本文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观点来观察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孟子认为,所谓的性善,就是美与善的统一。孟子为了说明这种关系,讨论了人类感觉器官的享受和内在审美性的享受。审美性的享受具有把人类道德作为审美对象的意义。孟子为了解释这种观点,用“充实之谓美”来进行解释。充实之谓美意味着,人本性的善,通过仁义充实地表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具有美的人。因此,在体育中运用充实之谓美可以为体育人内在价值为何美而提供依据。就像孟子通过讨论人的内在价值从而确定人格美那样,本文讨论为何在体育中出现道德行为时,体育也具有“美”的特征

3、。人格主体是道德主体的个人,因此,体育中关于人格美的讨论不仅使道德行为,也使表达这种行为的主体体育人得以美。这意味着,体育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善的自觉实践行为”和“善的意志”。因此,对于体育来说,充实之谓美的应用,可以使体育中的对美的讨论从理论发展到实践。不仅如此,关于体育人人格之美的讨论,也将为体育人为什么美丽提供解答。关键词:体育美学;充实之谓美;仁义礼智;体育人;道德之美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morality and beauty are related.Therefore,this paper

4、observes the moral beauty of sports and sportsmen through Mencius viewpoint of enriching is beauty.Mencius believed that the so-called good nature is the unity of beauty and good.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is relationship,Mencius discussed the enjoyment of human sensory organs and aesthetic enjoyment

5、together.Aesthetic enjoyment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taking morality as the aesthetic object.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point of view,Mencius used enrichment is beauty to explain it.The meaning of enrichment is beauty,which means that a person who shows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through benevolence

6、 and righteousness is a person with beauty.Therefore,the use of enrichment in sport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people to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intrinsic value.In this regard,just as Mencius determined the beauty of personality by discussing the intrinsic value of human beings,this paper discusses w

7、hy sports also have“beauty of personality”when awakened by morality.The meaning of personality is the individual of moral subject.Therefore,the discussion on the beauty of personality in sports not only makes moral behavior,but also makes the subject of expressing this kind of behavior,the sports ma

8、n,beautiful.This means that the behavior of moral personality in sports can also be regarded as“good conscious practice behavior”and“good will”.Therefore,for sports,enrichment is the application of beauty,which can make the discussion of beauty in sports develop from theory to practice.Not only that

9、,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beauty of sportsmans personality will also provide answers for the people who experience sports why they are beautiful.Key words:Sports aesthetics;Enrichment is beauty;Benevolence;Righteousness;Propriety and wisdom;Sportmen;Beauty of morality 中图分类号:G802 文献标识码:A 林千枫,等:通过孟子“充

10、实之谓美”来看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 11 1 绪 论 美,是对某种对象或者事物感受到美的感觉,也是人类对于感受到的“美”的经验的表达。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美不仅仅是一种关于美的感觉,更是一种道德之美1。所以,为了充分的讨论何为美,也需要从道德层面来对美进行观察。所以在本文中,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观点观察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简而言之,就是以充实作为美。这种充实,是遵循“仁义”的内在充实。这与孔子试图确保审美的客体统治者的政治和伦理外在一致性有所不同。即,孟子认为仁义这种抽象性的概念并不是美。他认为,具有仁义性质的感性的“人”才是“美”地人2。孟子为了证明人是美的,他探

11、讨了人的感官之乐与审美之乐。在孟子的告子章句上7-7 写道:“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这句话证明,孟子认为人的感官和内心是能够接受美并欣赏美的。这也证明了人的内在,即道德精神是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孟子的充实之谓美,所谓的美本质上无异于人的自我实现或自我肯定。因此,当善表现为人的自我肯定时,善就等于美3。这种关系定位是把对美的认识延伸到人的内在价值领域4。所以如果以孟子的充实之谓美的观点来看体育和体育人的话,也许就能够发现体育的内在价值和实践伦理的美。在目前的体育美学研究之中,主要是针对身体美学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

12、议论,很少有关于与人的内在价值相联系的体育与体育人的道德美的研究。所以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个人的内在价值人格美进行思考与研究。因为人格在汉语的意思意味着个人的道德品质,但是目前体育的研究中仍认为人格美以顽强拼搏,豪迈坚韧为主要特征5。当然,在体育中为成就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在修养方面具有重要的美感意义,但是,为了使体育向着价值取向方向良好地发展,有必要扩大体育的美的内涵。因为价值取向型体育不仅满足了身体活动主体的要求,还包含了人的真,善,美等精神行为。为此,本文将以孟子的充实之谓美为基础,对其在体育中的道德行为与体育人的人格美进行关联性考察。试图通过这种研究,将体育中美的价值和意

13、义归结为道德美。因此,充实之谓美在体育中的运用将使体育中美的讨论从理论的形式进一步发展到实践中去。不仅如此,关于体育人人格美的讨论将为体育人为什么会美丽提供答案。2 孟子的充实之谓美 孟子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地儒家哲学家。战国时代是诸侯混战的时期,孟子主张以“性善”作为实现个人德性,克服时代混乱的思想根据。性善是通过查明人本性产生的行为动机,使人在主体上进行道德实践的根据。因此,孟子希望借此弘扬人的价值意识,追求文化理想。孟子提出的道德实践的根据有以下几种:(1)人的道德行为源于本然特性。孟子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不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的,孟子为了说明这一点,以人的本然特性为例。在 孟子 离娄下 第

14、十九章 中写道:“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只有一点点,而这一点就是仁义。因为虽然人和禽兽对天生生理欲望满足的追求不尽相同,但由于人类本来的真正本性仁义,与禽兽发生了差异。因此,人的本性能够通过仁义表现道德行为。(2)人善的本性是先天存在的。孟子认为人心本来的善是道德性的善。孟子为了说明这一点,用四端之心揭示人的内在。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写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

15、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说,在人的本性中,能体现出以仁义睿智为基础的善良动机。这意味着善的本性是生来的,因此善意可以不断扩展。不断扩展地善是发生在人际相互关系中的价值行为权力和义务的依据。(3)人类可以通过本然之善而完善自身的人格。他认为即使是普通人,如果按照本性进行道德实践,就能像圣人一样完善人格。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写道:“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认为,普通人和圣人并无大致区别,圣人与普通人都是人类,普通人也能够成为圣人。在孟子离娄 章句下中孟子写道:“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他认为,尧舜也是人,与普通人没有区别,只要充分的发

16、挥内心的善,无论是谁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因此孟子提供了以性善为基础实现道德价值的思想根据。通过性善的道德实践发展了孔子构建的儒家文化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周易 系辞上中写道:“形而上者谓之道,收稿日期:2020-08-24 修稿日期:2020-10-09 通讯作者:孟涛,男,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学。作者单位:1.韩国全北国立大学教育学院,韩国 全罗北道,全州,54896;2.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3.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4.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466000。1.School of Education,

17、Quan Bei National University,Quanluobeidao Quanzhou,54896,Korea;2.Shanghai Lixi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Xinyang Henan,464000,China;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Henan,464000,China;4.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Henan,466000,China.四川体育科学 2023 年(第 4

18、2 卷)第 2 期 12 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正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基础道,所以,顺从道,按照道来进行行为实践是可以引出现实文化理想的。也就是说,性善可以通过提高人的价值认识范畴,把道德实践具体化为形而下的认识对象。孟子认为,被具体化的这种道德实践,形成并发展了人类社会。因为孟子认为人类的价值意识甚至可以维持人类的文化理想。孟子提出这种主张的背景是源于孟子认为内在道德和外在的文化性的表现是没有区别的。这可以从孟子所说的人与禽兽的差别“仁义”中得到确认。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写道:“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这里的人心是通过以四端之心为依据的内在道德而取得的外在成就。这里的人路指的是

19、发展其心灵,维持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创造连续的人类文化。孟子认为,为了道德觉醒和文化理想,那颗展示仁义的心要毫不动摇。这就是孟子在孟子 尽心下中说的:“人皆有所不忍,达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於其所为,义也。这句话说明,人人都有忍不住的时候和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还能忍耐下去并坚持去做,就可达到仁义的境界。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能通过仁义持续发展自己的心,那么他是可以获得“信”的。孟子把努力遵循仁义的人为善人,把能一直延续此善的人称为信人。为了成为孟子意义上信人,要用善良的本性去改变“不忍”的心态,也不能懈怠的,忠实地实行。这意味着,本性的善能够通过仁义持续的,充实的表现出来的人,才

20、是真正拥有美的人。孟子谓之“充实之谓美”。在孟子尽心章句 下就写到: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孟子认为美的人必须具有仁义道德的内在品质,并充盈于外在的表现形式。所谓“充实”,指的是个体通过自觉的努力,把其固有的善良之本性“扩而充之”,使之贯注满盈于人体之中。“充实”之所以能成为美,在于它能使人的外在形体“生色”,给人以美感。孟子把这种状态叫做美的常态,把有这种美的人称为“美人”6。因此,充实之谓美把对美的认识延伸到

21、人的内在价值领域,从而引出人的价值意识和文化理想,这可以看作是对“人格为何美丽”的解答。孟子提出“可欲之谓善”作为彰显人之美的内在条件,并明确地阐述了必须具备的善,在外部达到何种状态才能成为具有品格高尚的美丽的人。对于此,朱熹在孟子集註解释为:“天下之理,其善者,必可欲。”即所谓的圣人,也是有欲望的,这种欲望是有内在价值的,当这种内在价值在人内心中珍藏时,就会变成“信”。这种“信”充满全身,就会变成一种美7。而这种人格美,并不是无用的。孟子在尽心章句 上中说到:“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这就说明有人格美的人,意志坚强,所以在追求道义上毫不犹豫,甚

22、至还有克服困境的勇气。也就是孟子所谓的:“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孟子认为,正确的意志始终如一是保持本心的修养关键。因为意志始终如一可以保证自己的内心不会动摇。这就是孟子所谓的“不动心”。不动心,指的就是让内心不动摇,不疑惧的巨大勇气。这种勇气,和孔子论语中说的“一朝之忿,忘其身”的血气是有明显区别的,因为,孟子的勇气是一种将人的道德意志与气的思想相联系,从而将不动心转化为儒家伦理思想要素的奋发状态8。孟子把这样的气,叫做浩然之气。在公孙丑章句上中认为浩然之气就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在公孙丑问孟子什么是浩然之气时,虽然孟子没有直面回答什么是浩然之气,但是

23、他说浩然之气作为一种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去伤害它,它就会充满天地四方之间。这种气,对于内心的善的外现有巨大的作用9。孟子又认为,实现人本善,就是要发展心灵思考的技能,把握事物的真实面貌。即告子章句上中的“心之官則思,思则得之.”。这意味着孟子的审美意识是以睿智之美为根据的。睿智的美意味着洞察事物道理的智慧的心。因此,孟子的充实之谓美是通过浩然正气来审视和判断事物的真实面貌,我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真正的道德精神,而且还能通过惊叹的审美感感受到人格美10。孟子的善的思想也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多个方面。因为内在的充实之所以能够向外形成外在表现,是因为内在的充实不仅包含着“美”,更能够审查

24、和判断不断变化之中的人类文化要素。3 体育中的道德之美 如果说充实之谓美表现出道德精神和审美感合二为一的善之美,那么这就意味着人本善并不停留在内在感觉的思维状态。即,充实之谓美通过外在直观表达内心的善。为此,本章试图对体育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之美与充实之谓美进行相关的考察。充实之谓美是人类充分地由内向外表现美的状态。所以如果要探究在体育中以仁义为基础的情感与认识理性表达的活动的话,可以通过在体育之中的充实之谓美来说明。为此,正如孟子阐明了遵循本性的人类行为动机一样,有必要从伦理的角度来审视体育参与的动机。因为参与动机是向某一目标引出某一特定行动,并使该行动持续下去,直至达到目标的心理活动。这可

25、以通过体育运动的定义来进行确认。季浏认为,体育活动是按照制度化的规则进行林千枫,等: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来看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 13 的竞争性活动,在胜负较量中,需要活跃的身体表现和高度的身体技能;除了快乐或乐趣等内在原因外,诸如健康,消除压力,维持生计等外在原因也是可能成为其参加动机的体育活动11。体育活动是人类由内外动机因素自由体验的活动,这意味着体育活动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好与坏的意图,通过身体活动来表现出某种道德或是非道德的行为。这是因为体育活动的主体是人,具有与运动对象的活动关系所带来的主观要求的性质。因此,将体育活动参与视为反映自己意志的积极情绪体验才是恰当的。在体育活动中,正面

26、的情绪通过个人的训练把道德性的“仁”和社会性的“义”自然的结合起来12。体育活动中,积极情绪的体育活动是以自身为对象的,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正面情绪引发人的自我反省。因为通过个人积极的情绪可以不依靠自身的欲望或者别人的命令,根据自我的意志建立客观性的道德法则-仁义,并能够遵循这种仁义进行各种活动13。在体育美学的观点中,身体活动也以多样的创意和个性伸张为目标,追求自身独有的身体理想和美感。张娜认为,体育是以发展多样的创意和个性为目标,不是追求社会制度或理念,而是追求自身的身体理想,从而追求作为活动主体的美的快感的手段14。在体育参与方面,以个性和创新性为发展目标,就是以参与各种反思性活动为导向。反

27、思活动使我们能够以肯定的意志为基础,建立客观的道德法则。根据孟子的观点来看,道德法则就是仁义。与仁义相关的美本质上无异于对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追求。而当仁义的实践以人的自我肯定表现出来时,善即被认为与美的概念相同15。因此,以积极动机为基础的体育活动可以作为肯定自我的动力,成为美感价值的追求行为。人所追求的价值是指通过双方关系而形成的重要性,这也是善的本性不断扩大,从而发生在人际相互关系中的义务和权利的根据。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我们身体的体验和心灵的领悟可以说是与美感智慧的积累所带来的行动有关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在感觉和认识的情感变化在客观世界中理性表达时具有价值意义。比如,在乒乓球界有一

28、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在比赛中不能够打对手 11:0。关于“不许打对手 11:0”的说法,实际上不仅是中国乒乓球圈的一个不成文规定,而几乎是世界乒坛通行的一项规矩。表示尊重对手,是文明。让一球,是善意。这种事情意味着:在体育活动中,实践智慧是在做高贵的,善良的事情的时候所必须的美德。即,体育活动中善的行为是自觉的,自发的,这种行动不仅能带来感性愉悦,也更是一种道德享受。体育中的道德愉悦可以与孟子在人的感官愉悦的同时兼论审美愉悦,从而使人的道德精神也能成为审美对象相提并论。因为从区别美的变化的感觉和认知方面来看,感觉相当于对身体活动的审美印象或感觉的审查,而认识相当于对身体活动判断。因此,从孟子的

29、审美观点看体育,体育伴随着身体活动本身的美的因素,使体育的道德精神也能成为美的对象。道德上的快乐使生活品格上升。更有甚者,这种观点甚至使体育所具有的本质因素竞争性,都可以视为审美因素。这可以从孟子认为的生命与身心的关系上找到源头。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写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这句话证明,孟子认为身体有贵贱大小,这里的大指的是精神,小指的是眼睛和耳朵等器官,但值得注意的是,孟子所说的身体的贵贱大小,并不是贬低肉体价值,拥护精神价值。孟子是说人在养生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精神的修养,也要重视肉体的养生。虽然体育被理解为是根据制度化的规则,以身体的技

30、术来决定胜负的竞争性活动,但追求胜利却可以不损伤体育精神,这意味着体育的竞争可以看作是理性化的情感活动。因为只追求胜利是一种与仁义对立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丧失人类本来的清气,而证明人天生的身体卓越性的活动则可以看作是积累义的活动16。在体育中如果要表现仁义的话,就像从“皆有所不忍”向“达之于其所为”而转变。这意味着尽管有规则和竞争的形式,但仍能表现出道德品质。对此,可以从孟子的可欲之谓善和朱熹的其善者必可欲中找到依据。孟子认为,人类的心是性善的,所以人类的内心也是有作用的。可以说,孟子的可欲之谓善和其善者必可欲相当于体育“堂堂正正的精神”和公平竞赛的态度。如果说在体育中没有形成可欲之谓善和其善者

31、必可欲的态度,那么体育的价值就会丧失。因为体育的非道德的行为,是人类身体活动的感情力量“其善者比可欲”和理性力量“可欲之谓善”相结合的阻碍因素。但是,感性力量和理性力量是结合在一起的道德表达方法,所以体育活动就成为本然的一种向善的方法。因此,如果通过孟子的充实之谓美来阐明体育中的道德行为,就可以将身体活动所具有的美感扩展到人的内在价值领域。所以这种观点提出体育中道德行为诱发的依据,为证实身体活动美感做出贡献。所以这可以与孟子通过充实之谓美将人的价值意识与文化理想联系在一起引领一样,通过体育也可以将审美进一步扩展到内心领域之中。因此,通过体育活动而提高的审美性,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而“令闻广誉施于身

32、”(告子章句上)。也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让美好的名声,很大的荣誉落在自身之上。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周易-系辞上传)说的那样,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人们不知它是能够完成人类人格美的活动。因此,有必要观察一下通过体育运动的人所表现出的美丽。四川体育科学 2023 年(第 42 卷)第 2 期 14 4 体育人的人格美 孟子力图在人行本然之美为基础,恢复人格价值和道德,以纠正战国时期的混乱。这表明,本然之性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美不是思想论证的对象。即,生活的真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伴随自我的道德行为而出现的道德而出现。孟子的这种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体育活动也是适用的。因为从性善的观点来看,体育

33、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主体的道德性是善的自觉实践行为。不仅如此,具有道德性的运动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创造善的具体意志的表现。因此,孟子的本然之善与体育的衔接,可以说明并扩展体育人的内在价值,从而说明体育人的人格美。孟子认为人类实现道德行为的依据,是内在的本性。因此孟子在告子章句上中说到:“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非才之罪也。”这也就是说人遵循本性的真实就可以变得善良。但是在体育运动中,很难用“形而下学”来解释本然之性的内在表现。因为孟子的观点来看,人的本性要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在朱熹的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把这句话

34、解释为:“情者,性之动也.人之情本但可以为善.”也就是人的本性不能用“善”或者是“不善”来说明,人的本性本就是善的,是可以为善的。因此,体育活动中的道德性也应该像孟子所说的那样,用情来加以说明。孟子所说的情,是四端之情。例如,遵循恻隐之情就是仁德,仁行,遵循羞恶之情,就是义德,义行17。孟子又在孟子 公孙丑章句上说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表明,孟子认为善,非外在之善,即,如果感觉到某种外在的情况,就会在心里直接对他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会直接催促个体做出善意的行为18。因此,仁义礼智能使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对“体育

35、之中的行为什么是正确的?”做出道德判断。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使自己建立恰当的行为法则,这可能比促使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倾向于道德行为的任何其他思想更能令人振奋。因为虽然在体育竞技中强调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则是恰当的,但是这与体育运动的主体进行道德判断之后采取的行动法则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这可以从孟子的义外论中发现规律。孟子在孟子 告子章句上中写道:“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孟子在与告子的争论中,孟子认为,年长者一个实际存在的人,无论尊敬他还是不尊敬他,他只是被动地接受尊敬,即长者就是作为受恭敬的对象而存在,是必须尊敬的对象19。这也可以适用于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体育人的行为

36、。因为遵守体育制度,比赛规则及相关规范的心,就是道德判断的根据。所以体育活动中真正的道德行为就是孟子的义外论那样,在运动主体积极的遵守规则的时候而展现出来。在体育中,积极的遵守制度,规则就是具有道德价值的人的行为。对于这种真正的道德行为,孟子认为“内在本性在表面上忠实地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美的状态。”即充实之谓美。所以在体育活动中,体育人充分的展现仁义理智这种行为,这就可以看作是内在道德精神的外在形体表现。这就是体育人的人格美。因此,体育人的身体活动并不局限于展现机能性的动作上。这一点可以从研究东方美与体育内在美的相关性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张成洙认为,东方美学是集认知主体和对象为一体的。换句话说

37、,在东方美学视角下,如果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交融一致的时候,对美的判断也就由此产生了20。从这种观点来看,如果用东方美学的视角来看体育活动的话,那么在体育之中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将道德力量表现为认识对象的体育活动。因此,道德是集体育人与体育于一体,彰显人格美的根据。体育人可以通过身体活动来展现人格美,这意味着体育可以成为培养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的方法。中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中国美术史中认为浩然之气可以看作是个体的情感意志和个体追求的伦理,道德目标相互交融而显露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因此,如果体育活动也以道德本性为基础,具有向外扩散仁义睿智的意志,并付诸行动,就能培养出无所畏惧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使

38、个体精神更加昂扬,成为“至大至刚”的完全无畏状态。体育人如果想发展以仁义礼智为导向的人的本心的机能,同时遵守制度化的规则,体育人也会成为追求睿智之美的存在。因此,正如浩然正气不仅仅是对人性善的评价一样,体育活动在保证了审美性质的同时,从而超越了伦理学的范畴,具有了个体人格性美的特征。孟子认为追求人格之美,持续不动摇地行善者,谓之大丈夫。作为一个“大丈夫”,生活以自身的伦理意志和有意识的自我觉醒为基础,摆脱了极端的欲望和负面的利益追求,使我们能够树立起新的价值观。所以体育人要努力成为孟子所谓的“大丈夫”。作为“大丈夫”,体育人可以凭借浩然之气,通过身体活动,作为道德主体,追求人格美。因此,体育人

39、通过自觉地展现仁义礼智,表达自身的意志,不仅可以为真理认识,善的实践及文化理想提供行动依据,而且可以将这些外在表现善的行为转化为自发的人格存在。5 结 论 本文试图将体育活动之中美学的价值和意义向道德行为之美而扩展。为此,在孟子中提到的“充实之谓美”的基础上,将体育中对美学意义的认识延伸到人的内在价值领域。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就是“美与善的统一”。以此为(下转第 25 页)韩璐晓,等:北京冬奥会媒体报道内容的分类分析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官方微博为例 25 容与话题的层次,剖析赛事背后的议题与价值,从而以更深刻的角度报道体育赛事,增加自身报道权威性与话语权。参考文献:1 艾险峰,张德胜,刘

40、 威.开源分享理念下的中国体育赛事新闻报道以 2019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中的新闻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9(11):9194.2 姜 亚.微博体育赛事报道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记者摇篮,2021(06):155156.3 曾军辉.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4 LAWRENCE A WENNER.Media,sports,and societyM.USA:Sage Publications,Inc.5 王真真,王相飞,李 进,等.人民网体育频道在对里约奥运会报道中的国家认同建构J.体育学刊,2019,26(02):2126.6 哈 瑾.网络体育原创报道

41、的特点分析J.新闻战线,2016(22):8788.7 苟凯东,郭方舟.体育传播中的叙事创新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东京奥运会转播为例J.电视研究,2021(10):3032.8 财 经 网:微 博 发 布 2021 年 第 四 季 度 及 全 年 财 报 http:/ 9 胡玮莘.奥运进入“短视频时代”?快手东京奥运会传播研究J.中国记者,2021(09):3033.10 廖海涵,王曰芬.社交媒体舆情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新浪微博“8.12 天津爆炸”事件为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6(12):8593.11 吴 梦.里约奥运会期间“CCTV5”与“新浪体育”微博报道比较分析J.体育文化导

42、刊,2017(03):182187.12 徐 颖.新浪体育与 CCTV5 新浪官方微博索契冬奥会报道比较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13 傅 海,胡 兵.社交媒体微视频传播的模式与优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9(03):3032+46.14 王相飞,张巧玲.大数据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新媒体的传播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1):2429.15 张 睿.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研究D.辽宁大学,2016.*(上接第 14 页)基础,孟子通过弘扬人的道德价值意识继而提出了自身的文化理想。体育中对“美”的讨论如果也以充实之谓美为基础对美学的意义进行扩展的话,那么通过身体自我意识可以赋予人

43、类理想价值。因为从运动的艺术元素方面来看,时常会关注运动和与运动相关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美,但是如果从包括身体活动和与身体活动相关的美学的角度看,人类可以成为自身的主体,能够对自身的理想价值和意义进行审美审查和判断。人之所以对与身体相关的各种因素赋予美学意义,是因为人类自己能够追求审美价值与审美意义。因此,人对体育活动赋予价值和意义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通过身体活动实践人的道德要求和社会责任的努力的一部分。这是将体育与有关身体美学的讨论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表达实践伦理性的根源美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体育与体育人的道德美的议论可以为体育人的道德行动提供依据。所以在体育中关于道德美的讨论可以将现有的

44、体育中从身体美学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到体育人内心的价值领域。不仅如此,对于体育人人格美的研究将会为引导体育人自觉的、持续的、普遍的道德行为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 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 张 法.中国美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刘纲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上下M.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09.5 徐宝林.体育美学本质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5):911.6 陈乃惠.论孟子“美”的思想与当代“美”的教育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460463.7 崔宜明.“可欲之谓

45、善”论析J.学术月刊,2001(01):2327.8 萧仕平.孟子“不动心”思想探析J.齐鲁学刊,1995(03):8184.9 晁福林.孟子“浩然之气”说探论J.文史哲,2004(02):3843.10 梁宗华.论孟子“浩然之气”与“大丈夫”人格养成J.东岳论丛,2018,39(04):1319.11 季 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 范铜钢,郭玉成.论武术文化传承的层次空间、时代困境与未来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01):5560.13 田祖国,陈永辉,夏 晟.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04):1114.14 张 娜.体育美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15 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9.16 郭玉成.中国武术文化研究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01):4045.17 蔡仁厚.孔孟荀哲学M.台湾学生书局,1984 18 傅佩荣.孟子新解M.译林出版社,2012.19 蔡仁厚.从儒家“以礼为体,以法为用”说到“儒家之礼与宪政”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20 张成洙.基于东方美学的体育内在美的理解J.韩国体育学会杂志,42(02):4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