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4204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952022 年第 02 期环球慈善素养与能力小学生德育教育 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佐热姑丽达吾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夏普吐勒镇第一小学)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之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方面本就有着一些相似的关联性,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展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就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展开初步探讨。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2、有效融合如今社会的发展更趋向于多元化,教育行业更是不断发展改革,新课改的要求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上,更是加强了重视程度,学校和教师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慢慢重视起来,科技水平的进步也促使人们接收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更有利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小学生所受到的学业与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也接触了许多的繁杂网络信息,这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正确三观的养成都有一定的影响,小学的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在如今小学教育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进行了分析探索,希望提出的改进措施,可以帮助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

3、康教育的关系(一)教育的目标相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思想与心理上更加健康的发展。德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教导学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让学生明白是非,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这是对学生精神上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个人心理素质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于培养心智健全、有助于个人成长以及社会发展的人。二者的教育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教导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三观,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因此在教育目标的本质上都是一致的。(二)教育的途径相似学校和家庭都是学生受到教育的地方,虽然二者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是教育途径都是相似的,学生在学校受到的

4、教育是标准型的教育,而家庭教育中每位学生所面临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课外的实践教育包含范围很广,可能是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也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都可以算是学生的实践教育。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都离不开学校课堂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与课外实践的三方面教育。教育途径的相似性也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关联。(三)二者教育不能完全独立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脱离对方的教育范畴,因为德育教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系德育教育的基础。当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时,也是学生道德观念受到影响的时候,学生在面对压力、受挫、不公等问题时,心理防御就会容易崩塌,思想道德上就会受到影响,严重阻

5、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二者在授课中也难免相互交织,因此教师要注重二者的联系,将二者有限融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基础,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自身存在的差异性注定每个学生在接人待物、处理问题上都会显示不同的状态,有些学生学习困难、不能与其他人和睦相处、心理素质不稳定,那么这种类型的学生就很容易出现不团结同学、不尊敬师长、不遵守纪律、不积极学习的情况,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来是属于思想品德方面的不足,但实际上是与学生心理问题有关。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

6、合,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能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性,提升德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经实践证明,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是真实能够提升德育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因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二)德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德育教学,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在的小学生其实也面临着许多的压力,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很多小学生不仅要学习教材知识,还要学习额外的拓展课程,还要进行艺术学习,这些在无形中就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小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

7、精力进行德育学习,在心理健康上就会有一定的缺陷,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其根源就在于德育教学。有些学生因为德育失误导致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有学生思想认识或道德认识出现偏差,对于这类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要结合德育的方法和原理来进行解决。德育教学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是心296No.02 2022GLOBAL CHARITY素养与能力理健康工作持续发展的前提,更有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结合是提高二者工作实效的前提,是保证二者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各种知识和新鲜事物的启蒙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绘画出什么样的形状,就

8、会朝着这个方向生长,所以,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影响的是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在此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和德育教学更加重要。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和心理健康教学,让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人才,这样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德育和心理健康上都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需要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发展,所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侧重点也在逐渐改变,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在进行改进,分数

9、、成绩的评判方式已经成为一个辅助工具,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成了学校和家长的关注重点,而综合素养的提升是离不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学的,二者的有效融合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正确的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会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面对问题时,能有平稳的心态去面对,这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放松,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三、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学在逐渐被重视,然而,在发展的阶段,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

10、教师能够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为了二者更好的实现有效融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解决:(一)课堂上缺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还是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一直将成绩和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准则,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涉及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在一些教师的理念中,学生学会知识,考个很好分数才是教学的重点,这些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这样一来,本就枯燥乏味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加繁重,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也接受不到德育的渲染,这对小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学缺

11、少实践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时期,更喜欢一些实践活动,然而很多时候教师的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都是流于形式,认为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学生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是不知道从何入手进行解决的,学生缺少实践活动和实践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德育和心理健康的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缺少实践活动的支撑,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就显得薄弱了许多,二者的有效融合也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三)家长与学生缺少有效交流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孩子都会学着家长的行为举止,所以,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与教师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既然送到了

12、学校,那么孩子的一切就都要由学校和教师负责,无论是学习还是道德教育都是教师和学校的责任,因此,学生平时与家长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家长对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心理健康也不够了解,学生一旦在德育和心理健康上出现问题,家长是不知如何进行解决的。学生与家长缺少交流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家长一定要加以重视。(四)教学资源缺少优化整合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一定关联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然而一些教师将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分割开来,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起到一定的阻碍,缺少心理健康教学,学生的德育水平就得不到提升,缺少德育教学,学生的心理将康也得不到保障,小学教师,一定要

13、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清晰的认知。(五)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不能同步进行很多学校的德育课和心理健康课是分开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上也很少会将二者进行结合,因此,学生们对于德育和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是分开的,在遇到问题时,解决方法就会比较片面,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就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四、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学在逐渐的被学校和家长重视,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教师的学习和创新,在教育方法和方式上都进行了改进,这样更有利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也能进一步促进学会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

14、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改变:(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为学生排解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被心理疾病困扰,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道德教育,积极向上的知识和案例能让学生拥有乐观2972022 年第 02 期环球慈善素养与能力向上状态,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逐渐缓解自身在生活、学习、情感中所遇到的心理压力。同时,心理教师也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心理教育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专业性,例如,在心理课堂中讲授如何排解压力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释放压力的方法,倾诉、写日记、运动,这些都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但同时也要教育学生不要做触犯法

15、律、不要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课堂内容融合的方式既可以建立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方式之一。(二)在实践中开展教育活动实践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现实社会,开展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面对现实问题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实践锻炼是给予学生试错的平台,当学生出现各种问题时,教师能够及时的给予帮助以及纠正。通过各种实践锻炼,小学生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展开安全阶梯。例如,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打架、恶意插队等情况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处理方式让学生亲自处

16、理,在事后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学生正确的是非观。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日后如果再次出现类似问题时,小学生也能自己轻松化解问题。(三)加强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教师。小学生年纪尚小,接触的人员并不复杂,身上出现的各种到的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多半是受到家长的影响。为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以及健康的心理,要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多沟通有利于化解情感矛盾,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受到家庭影响的概率也就减少了。例如,一些小学生出现长期的易怒、情绪低落等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帮助家长与学生建立交流的机会。当学生与家长之间互相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时也是潜移默化的调节学生心理,建立道德观念的时机。(

17、四)深化重点,加强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现在,大多数的小学教师都更加倾向于道德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不利于二者有效融合的。为了更好的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学校和教师首先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培训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深化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其次,学校还要加强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要充分整合课堂内外,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让使学生加深自我认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德育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德育课教学相结合在小学的教育中,思想和德育课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缺少,教师必须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

18、达到最佳的教育水平。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让思想道德教育课的各个部分都能融入心理健康教学,这样能更加巧妙的了解到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同时,学校也可以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展览会,行为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表扬,还可以设立“德育奖”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培训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良好心理健康对自我发展的影响,以便于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五、结语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与教师的更多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三观的养成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如今出现许多

19、小学生思想早熟、抑郁症、长期网络负面信息影响等情况,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变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用更好的教育模式和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时期,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这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学要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要基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教学创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品质上能够同步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是具有显著关联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关联,从教学方式方法上促进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参考文献:1 蒋天波.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 J.学苑教育,2021,No.317(17):11-12.2 张立军.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 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No.133(01):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