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球化学参数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pdf

上传人:sunc****pang 文档编号:59405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化学参数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球化学参数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球化学参数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球化学参数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球化学参数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l卷第 6期 -5 天然乞北 O I L&G A S G E O L O G Y 2 0 1 0年 1 2月 文章编号 : 0 2 5 3 9 9 8 5 ( 2 0 1 0 ) 0 6 0 8 3 8 0 9 地球化 学参数在 油气运移研究 中的应 用 以塔里木盆地塔 中地 区为例 吕 修祥 , 杨海军 , 王 祥 , 韩剑 发 , 白 忠 凯 , ( 1 中国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 0 2 2 4 9 ; 2 中国石油大学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 0 2 2 4 9 ; 3 中同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 库尔

2、勒 8 4 1 0 0 0 ) 摘要 : 以塔 中地 区为例, 根据饱和烃、 芳烃 、 含 氮化合 物、 流体包 裹体微 量元素 等参数 的分 析资 料, 运 用地球 化学追踪技 术 方法研究油气运移特征, 证实在该区内油气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的普遍性。塔中地区断裂活动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 了有 效通道 , 不整合 面和连通 性砂体为 油气侧 向运移提供 了通道。实践表明, 将地球 化学资料 与地 质特征分析 相结合, 研究油 气垂 向运移 , 分 析断裂活动史 , 以断裂为线索, 立足 多 目的层部署 , 可 以提 高塔 中地 区勘 探成功 率。对油 气侧 向运 移的输 导体 系的研 究表 明,

3、 有一定构造背景 的优质储层是侧 向运移 的优势通道 , 选择 的 目的层段相 对构造 高部位是 以侧 向运 移 为主 的有利油气聚集 区。 关键词 : 油气运移 ; 示踪参数 ; 地球 化学 ; 塔 中地 区; 塔里木盆地 中图分类号 : T E l 2 2 1 文献标识码 : A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g e o c h e m i c a l pa r a me t e r s i n hy d r o c a r bo n m i g r a t i o n s t u d i e s: t a ki n g Ta z h o n g a r e a o f

4、t h e Ta r i m Ba s i n a s a n e x a m p l e L t i X i u x i a n g 一, Y a n g H a i j u n 。 , Wa n g X i a n g 一, Ha n J i a n f a 。 a n d B a i Z h o n g k a i , ( 1 C o l l e g e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P e t r o l e u m, B e lti n g 1 0 2 2 4 9, C h i n a ; 2

5、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o u r c e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P e t r o l e u m, B e ij i n g 1 0 2 2 4 9 , C h i n a ; 3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r n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6、e , P e t r o C h i n a T a r i m O i lfie l d C o m p a n y , K o r l a , X i n j i a n g 8 4 1 0 0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Hy d r o c a r b o n mi g r a t i o n i n t h e Ta z h o n g a r e a o f T a r i m Ba s i n i s s t u di e d t h r o u g h g e o c h e mi c a l t r a c i n g b a s e d

7、 o n a na l y s e s o f s a t u r a t e d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a r o ma t i c c o mp o un d s , n i t r o g e n o u s c o mp o un d s a n d t r a c e e l e me n t s o f flu i d i n c l u s i o ns T he r e s ul t r e v e a l s t h a t b o t h v e r t i c a l a n d l a t e r a l hy d r o c a r b o

8、 n mi g r a t i o n a r e c o mm0 n i n t h e s t u d v a r e a F a u l t s h e r e a r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v e r t i e a l mi g r a t i o n p a t h wa y s, wh i l e u n c o n f o r mi t i e s a n d c o n n e c t e d s a n d b o d i e s s e r v e a s t h e l a t e r a l mi g r a t i o n p a t

9、h wa y s T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u c c e s s r a t e c a n b e i mp r o v e d b y s t ud y i n g v e r t i c a l h y d r o , c a r b o n mi g r a t i o n t h r o u g h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g e o c h e mi c a l d a t a wi t h g e o l o g i c a l d a t a a n d s e l e c t i ng mu l t i p l e

10、 t a r g e t s ba s e d o n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f a ul t i n g h i s t o r y An a l y s i s o f l a t e r a l c a r r i e r s y s t e ms f o r l a t e r a l h y d r o c a r b o n mi g r a t i o n 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e x c e l l e n t r e s e r v o i r s wi t h c e r t a i n t e c t o n i c

11、 s e t t i n g s a r e d o mi n a n t pa t h wa y s f o r l a t e r a l h y d r o c a r bo n mi g r a t i o n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 r e l a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a l h i g h s o f t h e s e q u a l i t y r e s e r v o i r s a r e f a v o r a b l e for h y d r o c a r b O U a c c u mu l a t i o

12、 n t h r o u g h l a t e r a l mi g r a t i o n Ke y wor ds : h y d r o c a r b o n mi g r a t i o n, t r a c i n g pa r a me t e r , g e o c h e mi s t r y ,Ta z h o n g a r e a, Ta r i m Ba s i n 油气二次运移 的距离小到几毫米 , 远至数百 米或数千米 , 而在输导层 中真正被油所饱和的 收稿 S t 期 : 2 0 1 0 0 4 1 2 。 第一作者简 介: 吕修祥 ( 1 9 6 3 一 )

13、 , 男 , 教授 , 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发展计 划( 9 7 3计划 ) 项 目( 2 0 0 5 C IM2 2 1 0 8) ; 国家 自然 科学基 金项 目( 4 0 6 7 2 0 9 2 ) ; 国家科技 重大专 项 ( 2 0 0 8 Z X 0 5 0 0 40 0 4)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14、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6 期 吕修祥 , 等 地球化学参数在油气运移研究 中的应用 混合油对油气运移判断存在一定难度或多解 性。油油混源现象可分为 3种 : 未熟油与成熟油 的混合 、 降解原油与未降解原油 的混合 、 不同源的 原油的混合 。对于不 同成熟度原油 的混 合 , 对 同 一 油样根据不同指标进行成熟度分析可以得出不 同的成熟度特征 ; 而对于第二种情况 , 运移方 向研 究则变得较为 困难 , 因为 生物降解原 油和未降

15、解 原油叠合使原油 的性质变得异常复杂 , 一些常规 的运移示踪参数都 已失去有效性。不 同源 的原油 混合情况在 国外研究较多 , 在 国内这方 面的文献 则相对较少。由此 可见 , 在进行油气运移路径研 究之前 , 必须要做好油源对 比工作 , 分析考虑同一 油藏 中原油的混合情况。 3 1 2 次 生 变化 对运 移方 向判 断的 影响 油气在运移过程 中除与 围岩发生地质色层效 应之外 , 还经常发生其 他一些次生变化使其性质 发生根本的变化 , 比较常见的有生物降解作用、 水 洗一氧化作用和热化学硫还原作用等。 最明显的生物降解作用是造成原油族组成发 生变化 , 饱和烃含量 降低 ,

16、 非烃 、 沥青 质含量 明显 增加 , 这一结果与运移过程 中原油物 性的变化完 全相反 , 从而使得原油物性差异方法 在研究 运移 问题上失去作用 。其 次 , 生物 降解作用会 优先 消 耗掉正构烷烃 、 类异戊二烯烷烃 , 随着降解作用的 增强, 甾、 萜类生 物标 志化合物也将被消耗 , 这 在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油气运移示踪参数获取途径 。 最后 , 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 中咔唑类化合物 的分 布也有一定的影 响, 在轻度降解 的原油 中咔唑类 化合物变 化不 大, 在 重度 降解 原油 中, 二 甲基 咔 唑 、 苯 并 咔 唑 的 相 对 含 量 也 会 发 生 明 显 的变 化

17、。综上所述 , 在 获取 和选择油气运移示踪 参数问题上应格外慎 重, 尽量选择一些抗生物 降 解能力强的化合物参数。 水洗作用对原油 的影响常被生物降解作用所 掩盖, L a f a r g u e 认为水洗作用对原油的密度、 芳烃 含量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有着重要 的影 响。另外 , 甾、 萜类化合物和芳烃化合物也明显受到水洗作用 的影响 。在水洗作用的同时, 伴随着氧化效应 , 使得原油的饱和压力和 G O R( 气油比) 降低 , 密度和 粘度逐渐增加 , 沥青质 、 非烃和芳烃含量相对增加 , 给油气运移参数的应用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热化学硫还原作用是 指在高温条件下 , 烃类 接

18、近无水石膏等含硫矿物而产生的硫 的非生物还 原作用 。 , 。与热成熟作用相反 , 随着还原作用 的增强, 原油 中芳烃含 量增加 , 而饱 和烃含量 降 低 , 同时原油的 6 ” C增大 , 使得油气运移示踪参数 的适用性大大缩小。 3 2 从油气运移看有利油气富集层段和地区 多层段含油气是塔 中地 区的一个基本特点 , 源与藏的关系以及运移地球化学指标也揭示 了油 气垂 向运移 的普遍性 。以塔 中北坡为例 , 钻井揭 示石炭系含油气层与奥 陶系油源层和寒武系气源 层的垂直距离一般在 2 0 0 0 4 0 0 0 m, 中间有巨厚 的桑塔木组( 0 S ) 泥岩 , 活动断裂应该是油气

19、垂 向 运移的重要通道 。特别是大型断裂在活动过程 中 形成宽达数米 的断裂破碎带 ( 这种 现象在野外可 以观察 ) 以及形成 的与之相关 的派生次级断裂、 裂 缝使油气垂 向运移 十分 活跃 , 而塔 中地 区断裂又 十分发育 , 因此垂 向运移十分普遍 。因此 , 从油气 垂 向运移的角度看 , 塔 中地区还是要立足于多层 系勘探 , 至于哪些层系值得关 注, 主要还是取决于 是否发育优质储层。优质储层发育 的层段不仅仅 是油气的储集体 , 同时也是重要 的油气侧 向运 移 的输导体系。 志留系沥青砂岩段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广泛的 油气显示证明, 塔 中地 区油气侧 向运移十分普遍。 而侧

20、向运移 的输导体系主要有两类 , 一是 区域性 不整合面, 如鹰 山组 ( 0 一 : Y ) 顶不整合面大型准层 状油气藏 的形成 ; 二是连通性砂体, 如志留系下 沥 青砂岩段广泛 的沥青及油气显示 ( 包括工业性油 气聚集) 。但油气聚集往往是选 择有一定构造背 景的优质储层 , 如塔 中 1 6井 区志 留系沥青砂岩 段 、 塔 中 6 2井区良里塔格组 ( 0 f ) 颗粒灰岩段 , 地 球化学指标 的变化趋势清晰地反映了石油 由低点 向高点的运移轨迹。鹰 山组 ( 0 一 Y ) 准层状油气 藏也是在局部范围内的低点如 中古 8 4井 出水、 相 对高点获高产油气流 。 从塔中地区

21、油气运移输导 网络体系的构成和 目前发现油气分布格局看 , 以断裂为线索 、 立足多 目的层部署可以增加勘探成功率。但并非所用断 裂在任何时期都是油气运移 的通道 , 因此还必须 对断裂活动史进行分析。另外 , 塔 中隆起北 部斜 坡为广泛的油气成藏提供 了有利 的背景 , 但 平面 上在油气井之间有 出水井 , 勘探 中避免钻遇水层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 质 第 3 1 卷 而不见油气的有效办法一是立足于寻找相对 的构 造高点 , 对砂岩 目的层找构造或砂体上倾方 向地 层岩性圈闭 , 对碳酸盐岩避开溶蚀沟槽 ; 二是充分

22、 利用地球物理资料获得的信息 , 加强油气检测。 参考文献 1 E n g l a n d W A, Ma n n D M, Q u i g l e y T M T h e mo v e m e n t a n d e n t r a p m e n t o f p e t r o l e u m fl u i d s i n t h e s u b s u r f a c e J 1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Ge o l o g i c a l S o c i e t y L o n d o n, 1 9 8 7, 1 4 4: 3 2 7 3 4 7 2 La me

23、 r S R Ho r s t a d I Mi g r a t i o n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i n t o B r e n t Gr o u p r e s e r v o i r s ,s o me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fro m t h e Gu l l f a k s F i e l d s , T a mp e n S p u r A r e a N o r t h S e a A I n : Mo rt o n A C, e d G e o l o g y o f B r e n t G r o u p C j G

24、 e o l o g i c a l S o c i e t y o f L o n d o n S p e c i P u b l i c a t i o n , 1 9 9 2, 6 l: 4 414 5 2 3 金之钧 , 张发强 油气运移研究现状及 主要进展 J 石油与天 然气地质 , 2 0 0 5, 2 6 ( 3 ) : 2 6 32 7 0 4 L a r t c r S R Mo l e c u l a r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s e c o n d a r y o i l mi g r a t i o n d i s t a n c e J N

25、a t u r e , 1 9 9 6, 3 8 3 : 5 9 3 9 7 1 5 Ma s a n o b u Ya ma mo t o F r a c t i o n o f a z a mfl r e n e s d u r i n g o i l mi g r a t i o n J O r g G e o c h e m, 1 9 9 2 , 1 9 ( 46 ) : 3 8 9 4 0 2 6 J i n Z h i j u n , C a o J i a n , H u We n x u a n , e t a1 E p i s o d i c p e t r o l e u

26、m f l u i d mi g r a t i o n i n f a u l t z o n e s o f t h e n o r t h w e s t e r n J u n g g a r b a s i n( n o rt h we s t C h i n a): e v i d e n c e f r o m h y d r o c a r b o n b e a rin g z o n e d c a l c i t e c e m e n t J AA P G B u l l e t i n , 2 0 0 8, 9 2 ( 9 ) : 1 2 2 51 2 4 3 7 P

27、e t e r s K E, Mo l d o wa n J M Ef f e c t s o f s o u r c e, t h e r ma l ma t u r i t y , a n d b i o d e g r a d a t i o n o n t h e d i s tr i b u t i o n a n d i s o me r i z a t i o n o f h o mo h o p a n e si n p e t r o l e u m J O r g a n i c G e o c h e m, 1 9 9 1 , 1 7 ( 1 ) : 4 76 1 8 C

28、u ri a l e J A, B r o ml e y B W Mi g r a t i o n i n d u c e d c 0 mp 0 s i t i o n a l c h a n g e i n o i l s a n d c o n d e n s a t e s o f a s i n g l e fi e l d J O r g Ge o e h e m, 1 9 9 6 , 2 4 ( 1 2 ) : 1 0 9 71 1 1 3 9 G e o r g e S C, Kr e g e r F W, Ea d i n g t o n P J , e t a 1 G e o

29、 e z a d a, c o mp a r i s o n 0 f o i l b e a r i n g flu i d i n c l u s i o n s a n d p r o d u c e d o i l f r o m T o rn s a n d s t o n e , P a p u a N e w G u i n e a J O r g G e o c h e m, 1 9 9 7, 2 6 : 1 5 51 7 3 1 0 黄海平 , 张水 昌 , 苏爱 国 油气运移 聚集过程 中的地球化 学作 用 J 石 油实验地质 , 2 0 0 1 , 2 3 ( 3) : 2

30、 7 8 2 8 3 1 1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等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新疆 轮南油 田油气运移 J 地质学报 , 2 0 0 0 , 7 4 ( 1 ) : 8 5 9 3 1 2 张水 昌, 张保 民 , 王 飞宇 , 等 塔里 木盆地 两套 海相有 效烃 源 层( I ) 有机质性质 、 发育环境及控 制因素 J j 自然科学 进展 , 2 0 0 1 , 1 1 ( 3 ) : 2 6 1 2 6 8 l 3 梁狄刚, 张水昌, 张宝民, 等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 题 J 地学前缘 , 2 0 0 0 , 7 ( 4 ) : 5 3 4 5 4 7 1 4 杨海

31、军 , 韩剑发 , 陈利新 , 等 塔 中古 隆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 气复 式成 藏 特 征 及 模 式 J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 质 , 2 0 0 7 , 2 8 ( 6 ): 7 8 4 7 9 0 1 5 付广 , 段海风 , 孟庆芬 不整合 及输导油气 特征 J 大 庆石油 地质与开发 , 2 0 0 5 , 2 4( 1 ) : 1 31 6 1 6 魏福军 , 高志前 , 樊太亮 , 等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 区输导 体系及 成藏效应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 0 0 7, 2 8 ( 2 ) : 2 6 6 2 7 3 1 7 李明杰 , 胡少华 , 王庆果 , 等 塔中

32、地 区走滑断裂体系的发现及 其地质意义 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2 0 0 6 , 4 1 ( 1 ) : 1 1 61 2 1 1 8 张承泽 , 于红枫 , 张 海祖 , 等 走滑 断裂塔 中地区走 滑断 裂特 征 、 成因及地质 意义 J 西南石 油大 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 , 2 0 0 8 , 3 0 ( 5 ) : 2 2 2 6 1 9 王铁 冠 , 何发岐 , 李美俊 , 等 烷基二苯并 噻吩类 : 示踪油藏充 注途径 的分子标志物 J 科学通报 , 2 0 0 5, 5 0 ( 2 ) : 1 7 61 8 2 2 O“ M , La r t e r S R , S

33、t o d d a r t D, e t a1 F r a e t i o n a t i o n o f p y r r o l i c n i t r o g e n c o mp o u n d s i n p e t r o l e u m d u ri n g migra t i o n -De r i v a t i o n o f mi gra - t i o n r e l a t e d g e o c h e m i c a l a r a me t e r s A I n : R b i t t J M, E n g l a n d W A, e d s T h e G

34、e o c h e m i s t r y o f R e s e rvo i r s C , G e o l o g i c a l S o c i e t y S p e c i a l Pu b l i c a t i o n, 1 9 9 5, 8 6: 1 0 31 2 3 2 1 W a n g T G , L i S M , Z h a n g S COi l mi g r a t i o n i n t h e L u n n a n r e g i o n, Ta r i m Ba s i n, Ch i n a b a s e d o n t h e p y r r o l

35、 i c n i t r o g e n c o n p o u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J J o u r n a l o f P e t r o l e u m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4, 41: 1 2 3 1 3 4 2 2 Au d 6 t a t A , Gfi n t h e D, He i n r i c h C A F o r ma t i o n o f a ma g ma t i c h y d r o t h e r ma l o r e d e p o s i

36、t : i n s i g h t s wi t h LA I CP NN a n a l y s i s o f flu i d i n c l u s i o n s J S c i e n c e , 1 9 9 8 , 2 7 9: 2 0 9 1 2 0 9 4 2 3邵志兵,吕海涛 , 耿锋 塔里木盆地麦盖 提地 区石炭系油藏地 球化学特征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 0 1 0 , 3 1 ( 1 ) : 8 4 9 0 2 4 吕海涛 , 张仲培 , 邵 志兵 , 等 塔里木盆地 巴楚一麦盖提地 区早 古生代古隆起的演化及其勘探意义 J 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 , 2 0 1 0,

37、 3 1 ( 1 ) : 7 6 8 4 2 5 Lo u c k s R R, Ma v r o g e n e s J AGo l d s o l u b i l i t y i n s u p e r c r i t i e a l h y d r o t h e r m a l b r i n e s me a s u r e d i n s y n t h e t i c fl u i d i n c l u s i o n s J S c i e n e e , 1 9 9 9, 2 8 4: 2 1 5 9 21 6 3 2 6 l ric h T, Gt i n t h e r

38、 D, He i n r i e h C A Go l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ma g ma t i e b r i n e s a n d t h e me t al b u d g e t o f p o r p h y r y c o p p e r d e p o s i t s J N a t u r e, 1 9 9 9, 3 9 9: 6 7 6 6 7 9 2 7苏文超 , 漆亮 , 胡瑞 忠 , 等 流体包 裹体 中稀土元 素 的 I C P MS 分析研究 J 科学通报 , 1 9 9 8 , 4 3 ( 1 0 ) : 1 0

39、 9 41 0 9 8 2 8 李慧莉 ,钱一雄 ,沙旭光 , 等 塔里水 盆地卡塔 克隆起西北 倾 没端 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 J 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 , 2 0 1 0, 3 1 ( 1 ) : 6 9 7 5 2 9 黄海平 , 任芳祥 , L s r t e r S R 生物降解作 用对原油 中苯并咔唑 分布的影响 J 科学通报, 2 0 0 2 , 4 7 ( 6 ) : 1 2 7 1 1 2 7 6 3 0 张春 明, 赵红静 , 梅博文 , 等 微 生物 降解对原油 中咔唑类化合 物的影响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 9 9 9, 2 0 ( 4 ): 3

40、 4 1 3 4 5 3 1 L a f a r g U E E f f e c t o f wa t e r wa s h i n g o n l i g h t e n d c o mp o s i t i o n a l h e t e r o n e i t y J O r g G e o e h e m, 1 9 9 6, 2 4 : 1 1 4 11 1 5 0 3 2 张敏 , 张俊 水洗作 用对油 藏 中烃 类组成 的影 响 J 地 球化 学 , 2 0 0 0 , 2 9 ( 3) : 2 8 7 2 9 2 3 3 张枝焕 , 邓祖佑 , 吴水平 , 等 石油成 藏过 程 中的地球 化学 变 化及控制 因素 的综 合评 述 J 高校 地 质学报 , 2 0 0 3 , 9 ( 3 ): 4 8 4 49 4 3 4 韩强 ,杨子川 , 赵渊 塔里木盆地轮 台地 区低幅度构造 圈闭落 实技术及其应 用 J 石油与 天然气地 质 , 2 0 1 0, 3 1 ( 1 ) : 4 3 4 8 ( 编辑 高 岩)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