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题库.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939555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8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题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题库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题库 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少些来回比划的雕虫小技,少做些表面文章。两人笑笑,学着电视里的大哥,尽量摆出莫测高深的样子,却不知那种沐猴而冠的神态,就是两个小丑。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炉火纯青。“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有诗句如是说,充满隐者离群索居飘逸洒脱意境,但身处囚室中的他可没有这么高雅脱俗。他的身高,即使在素有“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也是出类拔萃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看

2、足球比赛,当他们的球队参加比赛的时候,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为他们的队员加油。东西两路军同室操戈,紧密配合,在长山湖一带重创来犯敌军。此书面世以后,我读到过十余位评论家的文章,评论家的崇论宏议都很精辟;也收到了百余位普通读者的亲切来信。ABCD 答案:B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能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2 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还要仔细分析语境。雕虫小技:

3、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不合语境,结合前面讲要真抓实干,因该改为“花拳绣腿”。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正确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望文生义,此处用来形容赛场上的表现,可以用“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正确 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对象错误,“出类拔萃”不用来形容身高。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望文生义,句中误理解为“一家人拿起刀枪对抗外敌”。崇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正确。故选 B。小

4、提示: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语境义成语义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2、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

5、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C插秧歌的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战斗。D插秧歌的五六句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3 如此写出抢插秧苗的紧张程度。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 项,“以兜鍪和甲借代”错误。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应是比喻,不是

6、借代。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斗。故选 C。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织布插秧车水打稻 B织布车水插秧打稻 C打稻插秧车水织布 D打稻车水插秧织布 答案:C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句意,然后抓住诗句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辨析所描绘的劳动场景。也可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的选项。中“连枷”是脱粒用的农具,这句话意思是,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一夜农民挥舞连枷打稻子一

7、直响到天亮。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打稻”。中“縠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这句话意思是,疏密之间种下的水稻像一片绿色的毯子,行走在稻田中水纹荡漾。所以对应的4 劳动场景是“插秧”。中“畴”是田地之义,“翠浪”指流入稻田之水,这句话描写了古代用水车灌溉稻田的情景,对应的劳动场景是“车水”。中“机杼”指织布机,所以对应的劳动场景为“织布”。故选 C。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世界的博物馆几乎都是金字塔形的藏品结构,塔尖上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腰身上是量大面广的一般文物,底层是待研究、待定级的资料。B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进行修订,降低了适应症范围

8、,并明确指出 3 岁以下儿童禁用。C大多数市民坦言,放鞭炮虽然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但是如果在环境和鞭炮之间做出选择,绝大多数市民会选择前者。D人们把高空坠物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像不定时的炸弹,困扰着市民,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 项,搭配不当,“降低”“范围”搭配不当,应为“缩小范围”。C 项,语序不当,“虽然”放到“放鞭炮”前面。D 项,结构混乱,“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偷换主语,应改为

9、补出“它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或者“高空坠物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故选 A。小提示: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5、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错误的

10、是()芣苢/诗经 周南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 11 世纪至前 6 世纪)的诗歌,共 305 篇。5 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C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和鲁颂。D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答案:C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C 项,“又分为周颂和鲁颂”错误,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11、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故选 C。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缓解压力,尽快消除心理阴影。”复读生小明在高考前一个月到心理学家张教授那里咨询。B“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李艳梅的同桌张海潮在学习上“不求甚解”,李艳梅意味深长地劝告他。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矛盾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D银行大厅营业员对她说:“你想干什么?”李蕾周末去银行营业厅取学费,正在选择到哪个窗口办理。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得体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语言不得体的常见现象。语言得体一般有两

12、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6 当等。A 项,垂询:垂问。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用在此处,谦敬失当;C 项,“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此处应用书面语;D 项,“你想干什么”不礼貌,营业人员称呼顾客时一般要用“您”,可以说“您想办理什么业务”。故选 B。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 10 本科普著作,其中不乏大流感这样的畅销书。大流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相

13、,语言风格多变。B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蓬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C他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提高科学思维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致力于青藏高原的种子事业。D很少有人知道,这细腻而又富有文彩的文字,竟出自这位看起来五大三粗的理工男之手。答案:C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 项,“包罗万相”应为“包罗万象”;B 项,“帐蓬”应为“帐篷”;D 项,“富有文彩”应为“富有文采”。故选 C。小提示

14、: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考查的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7 A幅度 神经 逃逸塔 紧张有序 B矫健 巨型 离心机 此伏彼起 C瞬间 枢钮 整流罩 不堪设想 D洪亮 苍穹 发令键 疾速下降 答案:C 本题考查辨析识记汉字字形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C 项,“钮”应为“纽”。故选 C。小提示:据义别

15、形形随义定,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在这里,我想提供两个据义别形的技巧: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或者说是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从而为我们辨析别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传统文化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经过一番改头换面之后,仍然可以服务于时代。作为一名肯负责、有担当的领导干部,应该有足够的

16、勇气去直面和处理各种矛盾与问题,和光同尘是不足取的。周老伯从事石雕工作三十多年了,他的雕刻技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雕刻的作品栩栩如生。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堂而皇之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传统建筑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者,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在8 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ABCD 答案: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

17、,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句意为褒义,不合语境。和光同尘: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符合语境。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和“雕刻技术”搭配。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形容体面或气派大(多含贬义)。“幸福指数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为褒义,不合语境。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不能修饰“传统建筑”,不合语境。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此处修饰“劳动英雄”正确。故选 A。10、下列句子中加

18、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家商店学习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工作人员十分热情,使顾客如坐春风。B我们的时代需要楷模,过去的日子也从来不曾缺少楷模。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可谓汗牛充栋。C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违法占用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D赵经理一跨进会议室,我们这些参加质量分析会的代表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答案:D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 项,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语境是顾客感受到商店服

19、务的热情,9 不合语境;B 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用错对象;C 项,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语境是指交警加大力度管理,不合语境;D 项,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使用正确。故选 D。小提示: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课内阅读 11、阅读“接盘导师”文段,分析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探界者”钟扬

20、)答案:主要写钟扬作为教育家的责任和担当。事例对转导师学生的“接盘”与“兜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规划,鼓励和帮助西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报考自己的研究生,等等。引用人物语言:“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把培养学生比喻为采集种子,体现植物学家的身份和对教育工作的强烈的责任感。侧面描写:钟扬的学生们在各行各业“各显神通”,从侧面表现钟扬教育的成功。此题考查把握文段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精读重点文段,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探界者”钟扬是一篇人物通讯,“接盘导师”是第四小节,主要写作为研

21、究生院院长的钟扬,总是为学生转导师“接盘”与“兜底”,他能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规划,鼓励和帮助西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报考自己的研究生,表现出了一名教育家的责任和担当。为了展现人物精神品质,文段主要运用引用和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如引用人物语言,先是引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卢老师的话,说明每一个学生需要有特定的发展规划,从而为后来钟扬的“接盘”与“兜底”埋下伏笔。还引用了人物自己的语言,如“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把培10 养学生比喻为采集种子,体现植物学家的身份和对教育工作的强烈的责任感。文章写钟扬的学生们在各行各业“各显

22、神通”,可以从侧面表现了钟扬对学生们教育的成功,这是侧面描写。12、观看舞蹈芣苢视频,给芣苢诗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赏析文字。答案:示例:诗歌在结构上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是重叠,看似单调重叠复沓,实则别有韵味。“采采”是一重叠词,“采采芣苢,薄言之”反复咏唱,产生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有音乐之美。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又与反复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效果和谐一致,形成融合无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能力。鉴赏诗歌主要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比如

23、芣苢的结构比较特别。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不断变化,其余的诗句重章复沓,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还可以从细节描写入手。这首诗的细节描写从动词的精彩运用中能体现出来。对采摘的过程,分别采用了“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概括地描写了整个采摘过程,精练而不烦琐,展现了特写式的劳动动作美。这六个动词,每一个都抓住了采摘过程中最精彩的环节,把隐藏在生活中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将一瞬间的动作用文字定格成经典,将动作中的细节美展现得细致、丰富。每一个动作就如同摄影里的特写,让人清晰难忘。劳动者从日常的劳动中发现美,并吟出了这首热情洋溢的诗歌。此外,诗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

24、的想象空间。这首诗只写了采摘芣苢的过程,却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为动机等。主体的模糊性使这些空白留给读者丰富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于是,细节中的蛛丝马迹就激发读者进行揣摩并加以想象,然后创造出更具体形象的美。读罢诗歌,人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平原旷野上你追我赶。群歌互答,同时又不忘采摘芣苢的欢快劳动场景。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13、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选材?答案:(1)本文选材具体、典型。11 (2)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使人物形象生动,个性丰满,如立面前。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本的写法及

25、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注意结合文本的具体写作方法,分析其实际意义或效果。本文在选材上以时间为线索,列举了几个时间节点上袁隆平身上的典型事件,如 2001 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1961 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代,1964 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1986 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本文选材具体、典型。本文记述袁隆平的事件,详细而富有真实性,具体而富有典型性,对突出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主题主要内容的显现上都有较大的

26、好处和作用。14、有人评价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淡静有味,主旨突出”,结合本诗进行分析:答案:语言平淡自然,不华丽。苏辙诗平淡朴素,文字精练,毫无雕砌之感。这首诗用词朴实平淡,无华丽的修饰词语,即便是描写雨后初暗的明丽景色也只是用了“一竿晴日”来表现,平淡的语言却足以烘托出诗人从久雨中解脱的欣喜之情。这首诗虽然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却无激烈的用词,只是用“急”“怜”等平淡的词语透露出温和宁静的情感。表达方式偏重议论,融理于事,意韵深远。诗歌尾联议论抒情,表达对外孙的赞赏,同时“真了事”三字又隐约透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的豁达淡泊。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形象、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

27、干的要求,如本题“有人评价本诗淡静有味,主旨突出,结合本诗进行分析”,然后理解评价语的意思,再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所谓“淡静有味,主旨突出”意思是语言平淡自然却有韵味,情感看似平淡实则丰富;从诗中来看,诗歌写文氏外孙帮忙收麦,却没有正面描写收麦的情形;写天气变化,先说“三夜阴霪”,再说“一竿晴日”,语言虽平淡,但“败场圃”和“舞比邻”的对比却足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经历久雨后逢晴日的开心之情;外孙帮忙收麦,既“饥乏”又“苦辛”,但诗人却仅用“急”“怜”等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面对外孙的懂事,诗人仅以“赋诗怜汝足精神”进行夸赞;等等,这些都能体现“淡静有味,主旨突出”这一特点。15、芣苢中妇女

28、们那热烈的劳动场面富有感染力,请对照诗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答案:采了又采车前草,采呀快去采了来。采了又采车前草,采呀快快采起来。12 采了又采车前草,一片一片拾起来。采了又采车前草,一把一把捋下来。采了又采车前草,提着衣襟兜起来。采了又采车前草,别好衣襟兜回来。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一群少女正聚在同伴家里聊天,聊到了现在正是采摘车前草的季节,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提供着哪里有这种菜,并描述了车前草繁盛美味的样子,于是商量好了成群结队地去采摘,一群人各自回家拿了工具,聚在一起,气势汹汹地出发了,一路上还唱着清脆的歌: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得来。繁茂鲜艳的芣

29、苡,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一把一把捋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掖起衣襟兜回来。到了地里,歌声不停,先是把车前子摘下来,把带来的袋子都装满了,于是又把裙角折起,围出一个兜来,又继续摘。少女们感叹:这车前草真多、真丰茂啊!即使把衣兜都装满,身上的口袋都插满,还是摘不完!16、袁隆平和钟扬都是在科学界很有影响的人物,可写的材料很多,两篇通讯是如何选材、组材的?答案:【示例】(1)袁隆平作为国家首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的成就主要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这是人物事迹的核心内容。作者以事写人,以追述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组织材料,依序写出了其中的一个个重要环节

30、:发现“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寻找与发现水稻天然雄性不孕株研究证明培育杂交水稻切实可行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从国内到国际引种推广杂交水稻培育超级稻成果世界领先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这样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了袁隆平的科学探索之路,还理解了袁隆平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2)选取典型事迹,全方位展现人物的风采。“探界者”钟扬一文,开篇揭示了钟扬的多重身份: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再以五个部分各有侧重地选取典型事迹,展现钟扬的精神品格。如“科学队长”部分中,选取了钟扬承担上海自然博物馆图文写作工作,撰写、翻译,审校科普著作,为中小学生义务进行形

31、式多样的科普等多方面的典型事迹,表现钟扬对科普工作的奉献。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叙事特点的能力。13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写了哪 7 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2001 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1960 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1964 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1992 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1993 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32、1986 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这篇人物通讯叙事时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课文第 23 行:“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本篇通讯全面地记叙了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重大成果,他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富有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值

33、得我们好好学习。“探界者”钟扬一文从植物学家、科普方面,通过钟扬的典型事例,也就是他少年时的经历,展现他工作后的多方面的付出。表现了他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辛劳、不断努力、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钟扬生前是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有着巨大贡献的,所以被写进了教科书内。开篇以拟南芥在植物学界的重要性出发,自然引出青藏高原上拟南芥的发现者钟扬,并进一步介绍了他的身份,概括了他的贡献和非凡的人生历程。开篇切入自然,感染力强,容易吸引读者。“达人”在网络中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指在

34、某方面很精通的人,或某方面的高手。本文中指钟扬不但在种子采集和研究领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且主动承担了该领域的科普工作,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种子知识,对植物学产生兴趣。探界者钟扬主要写的事件有科学家钟扬献身种子事业,钟扬普及科学知识,钟扬培养学生。文章通过钟扬14 的典型事例,展现他工作后的多方面的付出。表现了他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辛劳、不断努力、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通读本文,钟扬“探界”事情包含以下 8 方面,内容丰富,充分表现了钟扬的人格魅力:1.学习专业探界,学习无线电专业的他对植物学发生了浓厚兴趣。2.工作探界,33 岁的钟扬放弃武汉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去上海当一名高校教师。3.地

35、域探界,本来在复旦大学的钟扬却主动到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去采集种子。4.身份探界,担任教师、科研者同时,2009 年钟扬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5.爱好探界,钟扬做了大量科普工作。6.教学探界,钟扬“接盘”各类“流落街头”、提出转导师的研究生。7.教学探界,钟扬招收底子薄、知识基础差的少数民族研究生。8.生命探界,勇做牺牲自我的先锋者,为后人成功奠定基础。17、诗歌标题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中并没有面写外孙收麦的情景,这样的叙事安排是否合理?答案:合理。诗歌以“收麦”为叙事线索,虽然没有正面写外孙在田中忙碌收麦的情景,但透过颔联中邻家的忙碌紧张,读者仿佛看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时忙碌的情景,而颈联的两

36、个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外孙的“饥乏”与“苦辛”;尾联诗人毫不吝啬的赞赏再次证明了外孙收麦的辛劳勤快。诗人虽然没有正面写外孙收麦的辛劳,却使得诗歌虚中有实,结构更加曲折有致,耐人寻味。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篇章结构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歌标题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中并没有正面写外孙收麦的情景,这样的叙事安排是否合理”,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看哪些内容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有关,以此明确是否合理。诗歌的标题是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人物是“文氏外孙”,事件是“入村收麦”;从诗中来看,首联“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中“诸孙”点明人物;颔联“三夜阴霪

37、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这是说经过连绵阴雨之后,雨过天晴之时人们欢欣鼓舞忙着收麦,这里表面说的是“比邻”之事,实际上是借比邻来写外孙忙于收麦的情形;颈联“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这里提到两件事,一是“炊饼”,一是“沽酒”,意思是说孙辈15 们趁着天晴下地收割小麦,他们干活很累,我赶紧烙饼做饭让干活的人吃,并且多买一些农家自酿的水酒来让干活的人喝,以消除他们的困乏与饥饿,犒劳辛苦劳作的孙辈们,这是从侧面展现外孙的“饥乏”与“苦辛”;尾联“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意思是将麦子安放到粮仓之后,才算真的忙完了一季的劳作,看着文氏诸孙顺利完成了麦收活计,“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38、,因而精神倍增、高兴极了,赋诗来表达对诸孙的感谢与喜欢,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辛勤劳作的外孙的“爱怜”之情。由此可知,这是合理的。18、文中“工匠精神”的含义有哪些?答案: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的极致追求,专注,物我两忘的境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近乎道的信念。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中的概念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和研读文本内容,认真在文本中进行检索所要理解的概念的含义。例如本题就要重点从文本第四段中去筛选,工匠精神的真正的内含: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39、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以上文本内容是理解工匠精神的关键。小提示:理解文本中概念的含义的试题,要注意不要从概念的表层意思去理解,要注意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概念的含义,要从深层次体现概念的现实意义。这类试题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扣住原文进行筛选文句。19、下面对芣苢插秧歌两诗相关内容的理解

40、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芣苢以其明快的节奏,表现妇女劳动欢快的场面与热烈的情绪,受到读者的喜爱。B芣苢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C插秧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D插秧歌一诗用语严谨,如“渠”“莳”“雏鸭”等,书面语体色彩浓重,诗歌显得庄重严肃。16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书面语体色彩浓重,诗歌显得庄重严肃”错误。插秧歌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浅显而真实。故选 D。20、角度的选择对新闻评论非常重要。面对某个事实或问题,评论的角度不同,文章面貌往往迥异。思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41、在选择评论角度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本单元的人物通讯中任选一篇,基于其呈现的事实,考虑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评论。答案:【示例】(1)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评论角度方面的特点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从时代品质需要工匠精神的角度来评论的,这一话题关乎企业活力、社会风气,乃至国家命运,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旨在引导人们坚守工匠精神,“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这也体现了评论的深化作用,将“工匠精神”深化为一种时代精神。评论的末尾“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

42、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体现了评论的指导性。-(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评论角度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介绍了劳动模范张秉贵的先进事迹。新闻事实表现出的主旨是“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张秉贵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的售货员,他立足本职工作,用“一抓准”“一口清”的过硬技术与热情、无微不至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好评。这一事迹报道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迹,计划经济背景下,市场物质供应比较紧张,商业服务领域仍存在较多的矛盾。而张秉贵的不平凡之处恰恰在于他能用技艺与热忱成为商业服务领域的一道风景,这在当时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他“态度总是那么和蔼可

43、亲”,用一团火的精神温暖无数顾客,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写人们在传颂张秉贵职业精神的同时,也用同样的温暖关怀着张秉贵,写出了人人平等、互相关爱的良好社会风气,17 起到了深化作用。用一系列平凡感人的事例,着重表现“一个人所能做到的”,突出了张秉贵作为劳动模范的现实意义,具有指导性。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本题立足于课内,首先要回答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课文在选择评论角度方面的特点,那就是从时代品质需要工匠精神的角度来评论,这一特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然后结合这一点在本单元的人物通讯当中随意选一篇,根据报道的内容,选择一个角度来评论其对现实的针对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比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可以评论袁隆平艰苦奋斗、勇于创造的精神品质在那个年代具有典型意义和引领作用,也可以评论袁隆平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精神所体现出的主流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