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样态、生成及培育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3667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样态、生成及培育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样态、生成及培育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样态、生成及培育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总第3 48 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 0 2 3)第3 6 卷第1 4期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样态、生成及培育研究肖丹,邵美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00)【摘要】高校展开劳动教育,整体教育核心侧重点应放置在培养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素养层面,为了实现新时代背景下与大学生劳动实践参与的要求,本文从劳动价值观样态层面探讨高校展开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从劳动价值观生成层面分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存问题,从劳动价值观培育层面讨论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建立良好劳动素养的路径,希望可以为实现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关键词 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育人机制中图分

2、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 0 9 6-7 1 1 X(2 0 2 3)1 4-0 0 2 2-0 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14.009本刊网址http:/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开展劳动教育,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是必然的发展要求,所以,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中,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提升教学目标,本文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样态、生成、培育这三个层面做出如下探讨,希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接班人。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样态(一)落实执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高校培养要想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必

3、须贯彻执行立德树人教学任务,以显隐性结合的劳动育人方式,帮助大学生筑牢立德树人任务基石,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大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坚定信念、乐于奉献、勤俭奋斗、身体力行的美好品德。然而,在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劳动教育的价值被多数青少年群体所忽视,出现了不想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基于此,笔者认为高校有必要积极落实劳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劳动立德树人的价值,确保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接班人与建设者。(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主要途径劳动教育符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指导要求,是当前实现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中重要的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人

4、手,加快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首先,助修美德。以多种类型劳动教育形式,刺激学生感受新中国发展的艰辛道路,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大学生建立劳动价值观。其次,增强体质。四体不勤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劳动,所以以劳动教育形式让大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是可以确保其身心得到充分锤炼的保障。再次,汲取智慧。千百年历史文明是国民热爱劳动的见证,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展开之际,高校更应该推动大学生取传统的劳动精华,利用思想层面的引导,强化学生劳动素养。最后,助育人心。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可以充分感受到客观规律创造美的过程,进而

5、实现美育教学效果。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生成(一)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表征1.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认知模糊在社会环境更加优异的现实背景中,学生对于劳动的认知与态度发生明显的改变,其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认知偏差,态度端正度不足。应试教育环境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目的是从事更加轻松、报酬更加丰富的脑力活动,是为了摆脱繁重的劳动工作,这一点从毕业生倾向于选择文职岗位的就业选择层面上能够体现,认知上的错误和偏差导致了劳动精神继承不足。其次,学生劳动认知受到错误思想和文化的冲击,产生了价值观的异化。特别是在网络传播渠道更加便捷的现实背景下,学生受到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

6、逐渐形成了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缺少踏实、务实的劳动认知,过分追求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最终会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2.大学生劳动行动力不足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劳动方式,而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教育主体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因而导致学生劳动行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一,学校教育方面,受到繁重劳动活动数量减少的影响,难以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劳动行动力受限。第二,家庭教育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思想,让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劳动教育展开力度不足,学生欠缺生活独立性。第三,社会教育方面,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环节,存在括轻怕重,挑三栋四的行为,劳动

7、责任感不足,难以显著提升自身劳动能力或行动力。(二)劳动价值观缺失的深层原因1.物质化的劳动方式削弱了大学生劳动认同感劳动环境中的工作者在明显改变的劳动力生产方式背景下,其自身职责划分逐渐细致,劳动参与形式也更加多元化,新型劳动方式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劳动环境工作者提高自身劳动生产活动专业性。但事实上,劳动者在重复性收稿日期:2 0 2 3-3-1 0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向度研究”(项目编号:2 0 2 0 B009)。作者简介:肖丹(1 9 7 4一),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研究。23Jul.(

8、lasthalf)2023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2023年7 月(下)Vol.36.No.1(Gen.No.348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总第3 4 8 期第3 6 卷第14 期的生产活动影响下,造成了固定的劳动习惯与行为、产生了职业眼光狭窄的认知,不利于大学生判断劳动力与劳动观念,最终会导致劳动成为商业化产品,此种劳动价值观的误差,容易影响学生对劳动的工具性价值理解,容易降低学生劳动获得感和认同感。2.不健全的劳动育人机制影响了劳动观的培育现阶段,仍有部分院校没能就劳动价值观发展,设置良好的劳动教育机制,造成了培育学生劳动价值观力度不足的

9、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劳动观的塑造。一方面,在必修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没能引进劳动精神塑造、劳动观念引导、劳动价值观培育,缺乏长效的劳动教育机制,整体培养工作上停留在口头教导层面上。学校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环节,没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与管理效用,使得劳动实践开展有效性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缺乏劳动育人观念的体现。在全面推动高校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部分学校没能找准自身定位,造成教育体系优势与特点难发挥的教学现状,加上院校沉浸在办学能力提升方面,忽略了劳动教育是现阶段社会持续变化中的重点需求,使得劳动教育特色不明、力度不足,达不到学生转变自身劳动观念的育人成效。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

10、观的培育(一)强化劳动教育顶层设计1.健全实施机制构建健全的实施制度,是保证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首先,确保资金投资渠道的完善性。通过积极争取财政拨款、社会资金、统筹安排公共经费等措施,为劳动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建立开放资源共享制度。与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外部力量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有效整合与共享实践场所、教学资源以及技术装备的目的,为顺利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提供保障。最后,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建立风险分散管理机制,配合有效的应急事故处理方案,可以确保劳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2.健全劳动教育评价考核机制建立涵盖高校劳动教育与高校毕

11、业生就业考核在内的评价考核机制,借助完善的评价制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内容,科学分析、控制、评价、监督劳动教育质量,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效率。首先,完善组织机制与管理评估体系。评价的内容有必要包含劳动教育队伍建设、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学特征等多个方面,在保证劳动教育各项基础要素完整的前提下,需要正确看待学校办学质量直接影响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成效的客观现实。其次,高效率评价教师科研能力。师资力量也是直接影响高校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针对教师科研能力进行评价,在评价指标设置方面应该包括以下三点:教学技能、专业教学、教学效果。最后,针对大学生群体,设置就业技能评价制度。高校展开劳动教育,

12、需时刻以提高学生劳动素质为核心,应重点关注考核学生劳动价值观念、劳动精神、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等方面培养的成效。3.提升高校组织领导能力高校劳动教育质量保障以及其他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是强化组织领导,为实现提升高校组织领导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第一,出台管理制度。高校按国家层面和政府层面的指导要求,基于自身实际发展现状,研制与之配套的管理措施,优化现有劳动教育教学实施方案,提供给大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政策引导。第二,强化师资培训。高校有必要经过一系列统筹谋划和安排,借助一切可行手段吸引热爱劳动的专业教师。比如:提高劳动教师薪资福利待遇等。第三,优化组织工作。高校校长、党委书记是

13、最直接的负责人,通过建立领导管理机制,可以实现细化部门工作分工的目的,最终以高校、学院、班级三个层次展开各项工作,真正落实执行学生劳动教育管理。)打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1.保证劳动权益机制的构建良好的制度是推动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决定高校规范管理与风气发展的基石,这就表明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大学生劳动兴趣,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强化学生劳动观念,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行为。鉴于此,针对大学生群体劳动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必要建立约束机制,通过健全日常行为规范、劳动管理守则等规章制度,配合各部门的持续推进,贯彻执行深层次的劳动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为有效激发学生劳动热情,还需加强学生劳动行为与习惯的监

14、督考核工作。比如:结合先进劳动个人、先进劳动集体表彰的形式,刺激大学生建立劳动参与兴趣2.尊重劳动校园环境的建立校园环境是一种可以起到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的特定环境,在展开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建立尊重劳动的校园气氛,通过学校内部周边环境的有效熏陶,以张贴先进工作者事迹等形式,在学生学习以及生活区域范围内,营造出“寓情于景”的劳动氛围。其次,在建设校风文化、院风文化、班风文化的过程中,要求师生群体可以从内心呈现出对劳动者的尊敬,力求以春风带细雨的形式,改变师生的思想及行动。3.崇尚劳动思想气氛的谊染学校精神面貌、全体人员价值观均通过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

15、的宣传媒介,通过营造崇尚劳动的风尚,可以在激发学生工作热情的同时,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个性发展观和价值观。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结合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十足的劳动人物展开正面宣传。具体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校园媒体实施校园劳动教育的宣传与传播工作,同时还可以配合征文比赛、劳模评比、演讲活动等多元化的方式,真正实现对劳动教育的宣传与推广。(三)创设学校劳动课程体系1.开设符地特色的劳动课程要想真正实现强化劳动教育的目的,必要将劳动课作为专门的必修课程,通过给予足够的课时和学分,突出劳动课程的教学价值,同时结合一系列关乎劳动教育伦理学课程、社会学课程以及经济学课程等内容,不断深化学生对劳

16、动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理论素质。此外,劳动技能课程的设计除了要遵循教材内容外,还应该强调符合当地教学需要,满足地域发展特色要求,充分运用特有的教学资源,在体24总第3 4 8 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 0 2 3)第3 6 卷第14 期现劳动教育时效性的同时,完成教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工作,以期更好地联系劳动教育现实与劳动理论。2.开设劳动就业体化融合课程开设劳动专业课程时,除了要体现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外,还需要在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任务,以合理分配劳动任务的形式,促使职业教育实现全过程融合,促使高校建立一体化劳动教育模式。比如:构建“劳动课+专业课”“劳动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讲

17、解环节,适当加人劳动知识与技能,正确普及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法律法规,借助法律约束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辛勤劳动、自觉劳动、诚实做人、相信科学,同时还需要在开展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深度挖掘课程教育中蕴藏的劳动教育元素。本质上是通过多元化课程形式,实现挖掘劳动教学资源、加深劳动教育影响力度的目的。在此期间,教师有必要结合专业特点,在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优秀品质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劳动潜能的发掘,进而形成劳动就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3.开设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课程劳动教育不仅需要体现出劳动、教育,还需要呈现出一定的教学效果,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展开,有必要从课程资源、课程设置目标、课程实施

18、效果及评估这三个方面展开规划与论证,同时,在重点强调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环节,还需要结合工学、文学、医学、农学等专业课程特点,借助劳动实践课程的设置有效补充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教学实效性与针对性,让学生在体验与自身所学专业有关的劳动时,能够实现能力提升、知识获取、价值观塑造的目标。(四)校外劳动实践平台1.建立学校与社面的实践教学平台学校联合当地政府与社会组织,形成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构建多样化活动平台,深度挖掘当地可以应用的劳动教育资源,有助于向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劳动学习机会与场合。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机关可以结合自身政治优势,给予学生就业创业扶持和帮助,通过与共青团、社会福利组织、工会、公益基

19、金会建立志愿者服务平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并在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整体劳动价值,更直接地为学生实现劳动层面的发展提供平台。2.建设劳动教学实习基地劳动培训活动的展开应符合学校劳动教育理念与教育特点要求,比如:职业院校具有劳动资源整合、劳动思想观念整合、劳动师资力量培训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并且劳动院校具有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践优点,能够为学生创造更良好的劳动职业生涯规划。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与职业院校建立协作关系,通过劳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具体实现路径应体现在,高校借助职业院校实践基地,深人劳动实践情境,了解劳动真实感受;共享教学仪器、教学模型等资

20、源,形成校级层面的优势互补,从而促使劳动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3.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与实践场所,是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的主要原因。本质上是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解决供需矛盾问题。尤其是科技创新以及科技环保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有必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育人机制,通过有效整合校企优势资源,以实习轮换的模式,进一步增强劳动学习气氛,进一步强化劳动就业培训效果。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样态、生成及培育这三方面内容,力求通过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家庭等方面力量的配合,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

21、,让学生建立正确劳动素养与劳动价值观的同时,为国家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力量参考文献:1甘陶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 0 2 1(2 3):5-8.2何鹏飞,杨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 0 2 2(2):13 4-14 0.3马志霞,黄朝霞.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策略 J.中国大学教学,2 0 2 1(10):6 0-66,78.【4 楚旋,吉小岑.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内涵、价值及提升路径 J.两岸终身教育,2 0 2 2(4):5 3-5 8.Research

22、 on the Pattern,Gener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abor Values in the New EraXIAO Dan,SHAO Mei-qi(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chun Jilin 130000,China)Abstract:The emphasis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students

23、labor values and labor literacy.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labor practice participationin the new er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labor values,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l

24、abor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valuesgeneration,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values cultivation,and discusses the path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correct labor values and establish good labor quality,hoping to train more high-quality workers for the cause of building astrong socialist country with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labor values;labor education;education mechanism(责任编辑:章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