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P85-86 练习十八1、2、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
2、解克和千克的关系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要去超市买6个苹果,我怎样才能买到苹果呢?谁帮帮我?(选好后,拿到秤上称了以后再付钱)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这6个苹果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出示P85主题图)(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
3、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二、探究体验:1、认识感知1千克(1)1千克有多重呢?1筒这样的面条就重1千克。(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示范:“掂一掂”的动作)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面条,开始吧。 (3)找一找: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味精、这样的一袋洋葱、这样的一袋黄豆。五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将五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面条对比着掂一掂;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完成
4、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示范解释,师巡视,问: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你找出来了吗?)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味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包装袋上有质量标识)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洋葱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示,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面条,一手拎着这袋洋葱觉得差不多重)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盘秤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的质量是?( 1千克)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物品的质量是?( 2千克)分别验证绿豆、黄豆、洋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5、。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感觉比1千克轻)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轻轻收回物品。(4)说一说: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3认识感知1克(1)刚才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2)掂一掂: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小长方体,这个小长方体就是1克,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3)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6、(非常轻)与1千克比呢?(1克非常轻,1千克非常重,相差很远)对,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你知道还有什么物体大约重1克吗?(一粒花生米、一颗扣子、两颗黄豆)(4)感受10克、100克(实物演示)10克重的板蓝根冲剂,100克重的果冻。分别掂一掂,让同学感受一下。4克与千克的关系老师这里也有一筒面条,谁知道它的质量是多少吗?(生看质量标识)一筒这样的面条是500克,两筒是多少克?板书:500+500=1000(克),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板书:
7、1千克)同样的两筒面条,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对,为了方便,我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通过掂1克的小长方体和面条,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知道1千克=1000克6认识秤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识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秤是一个大家族,
8、你见过哪几种秤?(出示教材P86的各种各样的秤)三、巩固拓展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上的数据。1.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 书88页练习十八第1题,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先看单位是克,再看指针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书88页练习十八第2题3.填单位:书89页练习十八第4题4.小小法官(1)一个乒乓球约重三克。 ( )(2)小胖今年七岁约重三十克。 ( )(3)一袋洗衣粉约重280千克。 ( )(4)一包感冒冲剂约重10克。 ( )5.填一填:4千克=( )克 7000克=( )千克 2000克=( )千克 8千克=( )克6你知道吗?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
9、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P90)(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2)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7.课后调查: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在书88页练习十八第3题。教学反思:1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介绍购买水果的过程,从而体会质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了解国际上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样导入,让学生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
10、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联系,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特别是“找一找”这个环节,不仅通过“对比着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而且在各小组交流找到的1千克物品时,让学生资源共享,形成更丰富的表象,加强质量观念。3接下来我让学生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想:从实际生活到数学知
11、识,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应该就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吧!4这节课重在让学生感受1千克、1克到底有多重,知道1千克=1000克,因而,我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称量活动,只把一个盘秤请进了教室,且是用于对各小组同学找出的1千克物品的验证及对1千克=1000克的演示上,这样做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对物品的估量应该是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知经验后完成的。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材料上,我采用的是“供料学习”(我多数从学校食堂里拿出大米,面条,黄豆、绿豆、洋葱等),并且在材料准备上精心设计:有的材料比1千克重,有的比1千克轻,有的和1千克一样重,目的是让学生在
12、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学习材料里有的在外包装上有质量标示,有的没有质量标示,使学生学会用看或者是掂等多种方法来找,体会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5.我在深入研读了教材后,将 1千克和1克教学顺序的调整:因为1克太轻,学生对1克的感受比较难,因此本节课我们将认识感受1千克放在了1克的前面,对感知1千克的方法指导为学生自主体会感知1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6.二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差,稍不留心,注意力就分散在桌上放着的这些物品上,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还有待加强。7.时间安排上,还有点急,我生怕完不成学习任务,因而,没有放手让学生说。再教本课时,我在材料的准备上,还多花些功夫,多准备几组实物,组分小点(组内成员46人为宜),加强组长的培训,明确每组探究的任务和要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