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全现浇剪力墙构造清水模板的安装与撤除。
2、施工准备
2.1作业条件
2.2材质要求
况确定。钢板厚度应不小于6mm大模之间应采用企口方式连接。
2.3工器具
塔吊、专用扳手、撬棍、手锤、磁力线坠、盒尺、程度尺等。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安正模板——安装外墙——安反模板——固定模板上口——预检
3.3安装外墙内侧、内墙模板
3.4大模板撤除
0~800并及时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4、质量
4.1一般规定
4.2模板安装
主控工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对照模板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观察。
一般工程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潮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上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构造性能或阻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到达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观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观察。
;当设计无详细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构造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根底。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构造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钢尺检查。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根底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构造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工程
允许偏向(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工程
允许偏向(mm)
检验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外表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尺寸
根底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外表上下差
2
钢尺检查
外表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移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模板应定检查并根据使用情况不定抽查。
工程
允许偏向〔mm〕
检验
长度
板、梁
±5
钢尺量两角边取其中较大值
薄腹梁、桁架
±10
柱
0-10
墙板
0-5
宽度
板、墙板
0-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梁、薄腹梁、桁架、柱
+2-5
高〔厚〕度
板
+2-3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墙板
0-5
梁、薄腹梁、桁架、柱
+2-5
测向弯曲
梁、板、柱
L/1000且≦15
拉线钢尺量弯曲处
墙板、薄腹梁、桁架
L/1500且≦15
板的外表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相邻两板高度差
1
钢尺检查
对角线差
板
7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墙板
5
翘曲
板、墙板
L/150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设计起拱
薄腹梁、桁架、梁
±3
拉线、钢尺量跨中
注:L为构件长度〔mm〕。
4.3模板撤除
主控工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到达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观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观察。
一般工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观察。
检验:观察。
5、成品保护
1、保持大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吊运应防止碰撞墙体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变形。
2、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兜挂钢筋。用撬棍调整大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模板下面泡沫。
3、撤除模板时按程序进展制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墙面及门窗等处出现裂纹。
4、假设模板与墙面粘结时制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5、在靠近模板电焊钢筋、铁时在施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渣火烧坏模板面。
6、浇筑砼时插人式振捣棒不能直接碰撞模板同时要控制好振捣时间。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墙身超厚。防治:模板就位后调整要认真穿墙螺栓要全部穿齐、拧紧。
6.2、混凝土墙体外表粘连。防治:模板支撑前必须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拆模时混凝二卜强度必须到达1.2MPa。
6.3、角模与大模缝隙处跑浆。防治:模板安装时连接固定要牢缝隙堵塞严并应加强检查。
6.4、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防治:门窗洞口模板的组装必须与大模板固定结实。
6.5、严格控制模板上口标高使顶板支模时钢角贴牢墙体混凝土。
6.6、模板企口处错台:大模板企口处未清理干净或未采取有效的防止错台的措施。
7、质量记录
本工艺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7.2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8、平安环保措施
8.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平安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8.2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
8.3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8.4拆模后模板或木方上的钉子应及时拔除或敲平防止钉子扎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