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贵阳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工程
项目质量策划书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6月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4
1.1 编制依据 4
1.1.1 合同要求 4
1.1.2 相关法律法规 4
1.1.3 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4
1.1.4 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4
第二章 工程概况 7
2.1 工程概况 7
第三章 质量目标 9
3.1 质量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9
3.1.1 质量目标 9
3.1.2 质量目标分解 9
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 10
4.1 质量管理机构图 10
4.2 质量管理责任制 11
4.3 质量管理制度 14
第五章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策划 17
5.1 地基与基础 17
5.1.1 地基处理 17
5.1.2 桩基 17
5.1.3 地下防水 18
5.1.4 其它 18
5.2 建筑结构 18
5.2.1 模板工程 18
5.2.2 钢筋工程 18
5.2.3 混凝土工程 18
5.2.4 钢结构工程 19
5.2.5 砌筑工程 19
5.2.6 其它结构工程 19
5.3 建筑装饰装修 19
5.3.1 地面工程 19
5.3.2 抹灰工程 19
5.3.3 门窗工程 20
5.3.4 吊顶工程 20
5.3.5 轻质隔墙工程 20
5.3.6 饰面板(砖)工程 20
5.3.7 涂饰工程 21
5.3.9 细部工程 21
5.3.10 幕墙工程 21
5.4 建筑屋面 21
5.4.1 屋面工程 21
5.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22
5.5.1 室内给水工程 22
5.5.2 室外给水工程 22
5.5.3 室内热水供应工程 22
5.5.4 室内采暖工程 22
5.5.5 室内排水工程 23
5.5.6 室外排水工程 23
5.5.7 卫生器具安装工程 23
5.5.8 中水及游泳池安装工程 23
5.5.9 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工程 23
5.6 建筑电气 24
5.6.1 室外电气工程 24
5.6.2 变配电室 24
5.6.3 供电干线 24
5.6.4 电气动力 24
5.6.5 电气照明安装 25
5.6.6 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 25
5.6.7 防雷及接地安装 25
5.7 智能建筑 25
5.7.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25
5.7.2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6
5.7.3 安全防范系统 26
5.7.4 综合布线系统 26
5.7.5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26
5.7.6 其它系统 26
5.8 通风与空调 26
5.8.1 送排风系统 27
5.8.2 防排烟系统 27
5.8.3 除尘系统 27
5.8.4 空调风系统 27
5.8.5 净化空调系统 27
5.8.6 制冷设备系统 28
5.8.7 空调水系统 28
5.9 电梯 28
第六章 过程监测 28
6.1 技术管理 28
6.2 物资管理 29
6.2.1 物资采购的实施 29
6.2.2 物资验证 29
6.3 质量验收 29
6.4 分包管理 30
第七章 文件与资料的控制 30
7.1 质量相关文件、标准的管理 30
7.2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计划 30
第八章 质量通病的防治 30
8.1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30
第九章 成品保护 40
9.1 成品保护 40
第十章 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41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1 编制依据
1.1.1 合同要求
1.1.1.1 工程招标文件
1.1.1.2 工程施工合同及协议书
1.1.1.3 工程施工图纸
1.1.2 相关法律法规
1.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1.2.2 国务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1.3 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1.1.3.1 《中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手册》
1.1.3.2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条例》
1.1.3.3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1.1.3.4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质量管理规定》
1.1.3.5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规定》
1.1.4 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序号
名 称
编 号
备注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30-2002
5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T50086-2001
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11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34-90
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J50164-92
1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1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
JGJ/T23-2001
1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17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1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9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20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126-2000
21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接强度检验标准》
JGJ110-97
22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23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JGJ/T139-2001
24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GJ78-91
2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26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27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242-2002
2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243-2002
2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303-2002
30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3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3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301-2002
33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34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327-2001
35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883-2003
36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3
3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3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9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
GB/T50328-200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贵阳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工程为地下室本工程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林城东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西侧 ,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地下室两层,地上共四层,地上建筑总高度为:32.2米,总建筑面积为:26000平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结构体统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埋深-4.9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一类公共建筑,办公、展览、设备用房公共建筑。
建设单位:贵阳市规划局
监理单位:贵州三维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主要做法介绍
序号
分部/分项工程
主要做法
1
地基与基础
人工挖孔桩基础、独立基础、条基,桩承台基础
2
钢筋工程
热轧钢筋HPB235、HRB335、HRB400
3
混凝土工程
C15、C20、 C20、C30、C35,其中地下室及后浇带部分采用抗渗混凝土P8。
4
砌体工程
MU5.0加气砼砌块+M5混合砂浆,
5
防水工程
地下室部分P8抗渗混凝土自防水,面层防水卷材满铺防水,上人屋面满铺2.4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刚性防水层
6
保温隔热工程
挤塑聚苯板地下室外墙,岩棉上部结构砼及砌块外墙。
7
装饰装修工程
水泥砂浆楼地面,内墙抹灰及玻璃 幕墙
8
水电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安装,线管预埋,防雷接地、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及雨、污水排水管道安装,通信设备及线路安装
第三章 质量目标
3.1 质量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3.1.1 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达100%,满足业主合同要求的质量目标。主控项目合格率100%,一般项目合格率90%以上。积极贯彻“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中国建筑,服务跨越五洲。”的质量方针。创“文明标化”工地。
3.1.2 质量目标分解
分部工程名称
质量等级
验收率
备注
±0.000以下基础工程
合格
一次性通过验收
上部结构主体工程
合格
一次性通过验收
装饰装修工程
合格
一次性通过验收
地面工程
合格
一次性通过验收
建筑节能工程(屋面、外窗、外墙)
合格
一次性通过验收
通风、空调工程
合格
一次性通过验收
水电安装工程
合格
一次性通过验收
电梯设备安装工程
合格
一次性通过验收
消防工程
合格
一次性通过验收
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
4.1 质量管理机构图
序号
部 门
职 务
姓 名
3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赵志伟
项目经理部
项目副经理
邓贞武
项目经理部
项目生产经理
丁鸿
项目经理部
项目总工
方矿伟
5
项目经理部
项目商务经理
方强
10
技术部
技术组
技术员
沙斌
张剀
11
技术部
试验组
负 责 人
邹渝
12
工程部
施工组
测量负责人
李江
13
工程部
安全组
安全负责人
王君
14
物资部
材料组
材料负责人
唐学文
15
设备部
机电设备
机电负责人
刘峰义
18
工程部
质量组
质量负责人
龚大林
4.2 质量管理责任制
职务
工程质量管理职责
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2、保证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工程质量规章制度在项目实施中得到贯彻落实;
3、按照企业的有关规定,建立项目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行;
4、贯彻落实企业总体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并主持编制项目的质量计划,确定质量目标;
5、组织项目有关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6、及时了解项目的施工质量状况,参加项目部的质量专题会议,支持项目分管副经理及项目质量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
7、及时向上级报告工程质量事故,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8、向企业提出对在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有重大错误的人员进行奖励、处罚的建议。
项目副经理
1、分管工程质量工作的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直接管理责任。
2、认真执行工程质量的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
3、保证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各项管理程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得到切实贯彻执行;
4、根据企业及合同质量目标组织编制质量策划;
5、组织项目的质量检查,对质量缺陷组织整改并向项目经理报告;
6、组织项目的质量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质量缺陷或质量通病;
7、组织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工作;
8、组织对项目部人员的质量教育,提高项目部全员的质量意识;
9、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质量事故,负责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项目技术负责人
1、项目技术负责人在项目经理和企业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
2、严格执行国家工程质量技术标准、规范的各项规定;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措施,并及时上报企业有关部门和技术领导批准;
4、组织编制项目质量技术交底文件并进行交底;
5、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质量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
6、参加项目组织的内部和外部质量验收工作;
7、参加质量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原因,制定事故处理的技术方案及防范措施。
项目质量检查员
1、项目质量专职管理人员,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监督管理责任。
2、参加对施工作业班组的质量技术交底,熟悉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技术标准;
3、每天对施工作业面进行施工质量巡视检查或旁站监督;及时纠正违章、违规操作,防止发生质量隐患或质量缺陷。
4、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每一检验批进行实测实量,组织内部质量验收和质量等级评定;
5、会同建设方、监理方共同对每一检验批进行外部质量验收;
6、发现施工质量存在隐患或经检查施工质量不合格时,应立即要求停止施工,并立即向项目部分管领导报告;
7、参与项目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8、组织项目操作人员开展质量竞赛活动;对项目的质量情况进行公示。
9、做好质量工作日志。
10、对项目的作业队伍和操作人员提出处罚和奖励意见,并有质量一票否决权。
项目专业施工员
(工长)
1、严格按施工程序组织施工;
2、负责交接检验;
3、对质量工艺和成品保护进行交底;
4、及时安排返工;
5、核实材料来源并督促材料选样送检;
6、做好施工日志;
7、记录并收集本专业的工程技术质量保证资料(原始记录),并及时反馈资料员。
项目测
量人员
1、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制定放线定位施测方案。对工程测量结果负责。
2、负责测量成果资料签证、整理、保管、入档。认真执行测量复核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项目采
购人员
1、负责物资询比价、采购及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公司物流程序进行物资采购。
2、按公司批准的《工程材料计划表》组织物资采购,本着节约的精神,采取货比三家,择优采购,及时填报《询价单》及《比价表》。
3、掌握各种物资的特性及相应的验收标准,确保采购物资符合国家质量、环保、安全标准规定。
4、对于欲采购的物资,必须提供有关质保书、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后方可购买。
5、对进场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进行把关、验收。
6、负责监督材料、半成品外加工订货的质量和供应时间。
7、按规定及时办理外协件《中间验收单》,协助库管员办理《料具验收单》,及时上报公司(分公司)记账存档。
8、对采购的不合格品进行退货处理,并分析其原因。
项目生产经理
1、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上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方案,如需修改,必须经过原编、审批的部门批准。
2、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生产活动中,必须同时把安全工作贯穿到每一个具体环节中去,特别做好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3、遇到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4、领导所属班组搞好安全生产,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教育工人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各种台帐健全。
5、有权拒绝不科学、不安全的生产指令,不违章指挥。坚持有证操作规定。
6、发生重大事故、重大未遂事故,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同时采取防范措施。
7、负责所管辖的施工现场环境卫生,以及一切安全防护设施,严格遵守执行各项安全技术交底。
资料员
1、负责工程质量资料收、发管理、整理、归档,完善借阅手续;
2、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工程同步,做到及时、准确、规范、齐全;
3、按规定对资料进行分类,建立键全各项资料管理台帐;
4、建立“国标”、“部标”、“地标”等台帐,做到“标准”使用的有效性,及时对作废标准作出标识,以防错误使用标准;
5、做到资料的保密工作;
6、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4.3 质量管理制度
4.3.1 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
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4.3.2 “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坚持“五不施工” 、“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合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者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4.3.3 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施工队、项目部质检人员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结果不合格则重新处理后再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4.3.4 测量计算资料换手复核制度
测量资料须经换手复核,最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现场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有关标志均进行定期复测检验。
4.3.5 严格的“跟踪检测”制度
检测工作将按“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式进行。
4.3.6 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验收制度
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进行验收。参加验收的人员包括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施工队有关人员。验收的内容包括:
(1)进场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是否符合采购计划;
(2)供应厂家的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齐全;
(3)产品现场质量检查,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
(4)取样进行试验,并填写试验报告。
按验收程序收货后分类保管,做好标记并保管好样品。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要随样品一起保存备查。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管理制度要严格制订执行。
4.3.7 健全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保管制度
要分类、分批堆放,并设立标记和帐卡,坚持按用途归口保管、发放、不得混杂。对易受潮的物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
4.3.8 原材料采购计划制度
原材料采购须制定采购施工图纸和技术制定。计划。采购计划按技术部门提出的施工总进度计划、
工程材料(包括施工用料)和设施的采购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①.项目名称、工程使用部位、规格、数量、时间及价格要求;
②.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规范、标准;
③.工程招标技术规范的要求;
④.运输和交货条件;
⑤.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
按采购计划制定全面的采购定货单,选择供应商,预定交货地点和日期。
4.3.9 仪器设备的检定制度
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各种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进行定期的检定。新购置的和在用的计量器具仪器取得有效合格证书后方能使用。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监督和检查。仪器设备由工地试验室指定专人管理。
4.3.10 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
本工程中的每一单位工程(建筑物、构筑物)都要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
文件包括:①质量保证计划;②工作程序;③技术标准、规范;④采购的技术要求。
记录包括:①基线点、水准测量验收记录;②施工断面测量记录;③各施工工序、项目的检查记录;④砼、钢材及各种原材料的试验鉴定记录;⑤预制构件检查记录和出厂合格证;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⑦不合格品记录(质量事故报表);⑧审查和处理结果记录;⑨位移沉降观测记录。以及有关质量问题的来往文件和一套完整的设计修改通知书。
质检工程师须将全部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业主。同时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并按规定存入档案。
第五章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策划
5.1 地基与基础
5.1.1 地基处理
5.1.1.1 地基处理工程特点、难点
5.1.1.2 地基处理工程质量标准
5.1.1.3 地基处理工程深化设计
5.1.1.4 地基处理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1.2 桩基
5.1.2.1 桩基工程特点、难点
5.1.2.2 桩基工程质量标准
5.1.2.3 桩基工程深化设计
5.1.2.4 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1.3 地下防水
5.1.3.1 地下防水工程特点、难点
5.1.3.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标准
5.1.3.3 地下防水工程深化设计
5.1.3.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1.4 其它
5.2 建筑结构
5.2.1 模板工程
5.2.1.1 模板工程特点、难点
5.2.1.2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
5.2.1.3 模板工程深化设计
5.2.1.4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2.2 钢筋工程
5.2.2.1 钢筋工程特点、难点
5.2.2.2 钢筋工程质量标准
5.2.2.3 钢筋工程深化设计
5.2.2.4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2.3 混凝土工程
5.2.3.1 混凝土工程特点、难点
5.2.3.2 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
5.2.3.3 混凝土施工深化设计
5.2.3.4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2.4 钢结构工程
5.2.4.1 钢结构工程特点、难点
5.2.4.2 钢结构工程质量标准
5.2.4.3 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
5.2.4.4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2.5 砌筑工程
5.2.4.1 砌筑工程特点、难点
5.2.4.2 砌筑工程质量标准
5.2.4.3 砌筑工程深化设计
5.2.4.4 砌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2.6 其它结构工程
5.3 建筑装饰装修
5.3.1 地面工程
5.3.1.1 地面工程特点、难点
5.3.1.2 地面工程质量标准
5.3.1.3 地面工程深化设计
5.3.1.4 地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3.2 抹灰工程
5.3.2.1 抹灰工程特点、难点
5.3.2.2 抹灰工程质量标准
5.3.2.3 抹灰工程深化设计
5.3.2.4 抹灰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3.3 门窗工程
5.3.3.1 门窗工程特点、难点
5.3.3.2 门窗工程质量标准
5.3.3.3 门窗工程深化设计
5.3.3.4 门窗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3.4 吊顶工程
5.3.4.1 吊顶工程特点、难点
5.3.4.2 吊顶工程质量标准
5.3.4.3 吊顶工程深化设计
5.3.4.4 吊顶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3.5 轻质隔墙工程
5.3.5.1 轻质隔墙工程特点、难点
5.3.5.2 轻质隔墙工程质量标准
5.3.5.3 轻质隔墙工程深化设计
5.3.5.4 轻质隔墙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3.6 饰面板(砖)工程
5.3.6.1 饰面板(砖)工程特点、难点
5.3.6.2 饰面板(砖)工程质量标准
5.3.6.3 饰面板(砖)工程深化设计
5.3.6.4 饰面板(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3.7 涂饰工程
5.3.7.1 涂饰工程特点、难点
5.3.7.2 涂饰工程质量标准
5.3.7.3 涂饰工程深化设计
5.3.7.4 涂饰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3.8 裱糊与软包工程
5.3.8.1 裱糊与软包工程特点、难点
5.3.8.2 裱糊与软包工程质量标准
5.3.8.3 裱糊与软包工程深化设计
5.3.8.4 裱糊与软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3.9 细部工程
5.3.9.1 细部工程特点、难点
5.3.9.2 细部工程质量标准
5.3.9.3 细部工程深化设计
5.3.9.4 细部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4 建筑屋面
5.4.1 屋面工程
5.4.1.1 屋面工程特点、难点
5.4.1.2 屋面工程质量标准
5.4.1.3 屋面工程深化设计
5.4.1.4 屋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5.5.1 室内给水工程
5.5.1.1 室内给水工程特点、难点
5.5.1.2 室内给水工程质量标准
5.5.1.3 室内给水工程深化设计
5.5.1.4 室内给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5.2 室外给水工程
5.5.2.1 室外给水工程特点、难点
5.5.2.2 室外给水工程质量标准
5.5.2.3 室外给水工程深化设计
5.5.2.4 室外给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5.3 室内热水供应工程
5.5.3.1 室内热水供应工程特点、难点
5.5.3.2 室内热水供应工程质量标准
5.5.3.3 室内热水供应工程深化设计
5.5.3.4 室内热水供应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5.4 室内采暖工程
5.5.4.1 室内采暖工程特点、难点
5.5.4.2 室内采暖工程质量标准
5.5.4.3 室内采暖工程深化设计
5.5.4.4 室内采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5.5 室内排水工程
5.5.5.1 室内排水工程特点、难点
5.5.5.2 室内排水工程质量标准
5.5.5.3 室内排水工程深化设计
5.5.5.4 室内排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5.6 室外排水工程
5.5.6.1 室外排水工程特点、难点
5.5.6.2 室外排水工程质量标准
5.5.6.3 室外排水工程深化设计
5.5.6.4 室外排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5.7 卫生器具安装工程
5.5.7.1 卫生器具安装工程特点、难点
5.5.7.2 卫生器具安装工程质量标准
5.5.7.3 卫生器具安装工程深化设计
5.5.7.4 卫生器具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6 建筑电气
5.6.1 室外电气工程
5.6.1.1 室外电气工程特点、难点
5.6.1.2 室外电气工程质量标准
5.6.1.3 室外电气工程深化设计
5.6.1.4 室外电气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6.2 变配电室
5.6.2.1 变配电室工程特点、难点
5.6.2.2 变配电室工程质量标准
5.6.2.3 变配电室工程深化设计
5.6.2.4 变配电室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6.3 供电干线
5.6.3.1 供电干线工程特点、难点
5.6.3.2 供电干线工程质量标准
5.6.3.3 供电干线工程深化设计
5.6.3.4 供电干线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6.4 电气动力
5.6.4.1 电气动力工程特点、难点
5.6.4.2 电气动力工程质量标准
5.6.4.3 电气动力工程深化设计
5.6.4.4 电气动力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6.5 电气照明安装
5.6.5.1 电气照明安装工程特点、难点
5.6.5.2 电气照明安装工程质量标准
5.6.5.3 电气照明安装工程深化设计
5.6.5.4 电气照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6.6 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
5.6.6.1 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工程特点、难点
5.6.6.2 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工程质量标准
5.6.6.3 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工程深化设计
5.6.6.4 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6.7 防雷及接地安装
5.6.7.1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程特点、难点
5.6.7.2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程质量标准
5.6.7.3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程深化设计
5.6.7.4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7 智能建筑
5.7.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5.7.1.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7.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7.1.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7.1.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7.2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5.7.2.1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7.2.2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7.2.3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7.2.4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7.3 安全防范系统
5.7.3.1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7.3.2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7.3.3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7.3.4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7.4 综合布线系统
5.7.4.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7.4.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7.4.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7.4.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7.5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5.7.5.1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7.5.2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7.5.3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7.5.4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7.6 其它系统
5.8 通风与空调
5.8.1 送排风系统
5.8.1.1 送排风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8.1.2 送排风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8.1.3 送排风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8.1.4 送排风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8.2 防排烟系统
5.8.2.1 防排烟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8.2.2 防排烟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8.2.3 防排烟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8.2.4 防排烟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8.3 除尘系统
5.8.3.1 除尘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8.3.2 除尘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8.3.3 除尘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8.3.4 除尘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8.4 空调风系统
5.8.4.1 空调风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8.4.2 空调风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8.4.3 空调风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8.4.4 空调风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8.5 净化空调系统
5.8.5.1 净化空调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8.5.2 净化空调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8.5.3 空调风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8.5.4 空调风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8.6 制冷设备系统
5.8.6.1 制冷设备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8.6.2 制冷设备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8.6.3 制冷设备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8.6.4 制冷设备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8.7 空调水系统
5.8.7.1 空调水系统工程特点、难点
5.8.7.2 空调水系统工程质量标准
5.8.7.3 空调水系统工程深化设计
5.8.7.4 空调水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9 电梯
5.9.1 电梯安装工程特点、难点
5.9.2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校准
5.9.3 电梯安装工程深化设计
5.9.4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第六章 过程监测
6.1 技术管理
6.1.1 “四新”技术应用计划
6.1.2 图纸会审及洽商变更
6.1.3 申报科技奖项计划
6.1.4 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6.1.5 施工试验、检测计划
6.1.6 技术交底
6.1.7 技术复核
6.2 物资管理
6.2.1 物资采购的实施
6.2.1.1 物资采购计划
6.2.1.2 供应商的选择
6.2.1.3 样品/样本报批、备案
6.2.2 物资验证
6.2.2.1 对分包商采购物资的验证
6.2.2.2 对进场物资的验收
6.3 质量验收
6.3.1 检验批划分计划
6.3.2 样板工程计划
6.3.3 质量过程“三检”
6.3.4 检验批质量验收
6.3.5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6.3.6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6.3.7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6.4 分包管理
6.4.1 分包商的选择
6.4.2 分包商进场的验证
6.4.3 总包对分包的管理措施
第七章 文件与资料的控制
7.1 质量相关文件、标准的管理
7.2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计划
7.2.1 工程技术资料的总目录
7.2.3 资料管理岗位职责
7.2.4 工程技术资料的填写要求
7.2.5 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管理
7.2.6 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第八章 质量通病的防治
8.1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分部(分项)工程
常见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
人
工
挖
孔
桩
灌
注
桩
孔底虚土多
1、人工挖孔桩要有详细的地质报告,特别是水文地质报告,以便预先制定出有效措施,减少孔底虚土超标。
2、严格控制孔深超挖,完孔后,虚土必须全部清除,见到坚实的原状土。
扩孔部位遇到砂土层时,应采取支护措施。
3、孔口堆土应距孔口至少2米以外,并及时运出,避免施工车辆碾压。成孔后,立即盖好孔盖板,以防过多掉入回落土,造成孔口坍塌。
4、雨季施工,孔口做防水圈,高出地面20CM以上,防止雨水灌孔,造成虚土过多。
5、成孔验收后,立即放钢筋笼,慢、稳下入,不得碰撞孔壁,虚土过多应清除,立即浇筑砼。当天成孔,成桩必须当天完成,不得过夜。
成孔困难,塌孔
1、人工挖孔桩要有详细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报告,必要时每孔都要有探孔,以便事先采取防治措施。
2、遇到上层滞水、地下水,出现流砂现象时,应采取砼护壁的办法,砼强度等级同桩身,并使用速凝剂,随挖随验随浇灌砼。
3、遇到塌孔还可以采用预制水泥管、沉管护壁的办法。
4、砼护壁的拆模时间应在24小时之后进行。塌孔严重部位也可采取不拆模永久留入孔中的措施。
5、水量大易塌孔的土层,除横向护壁,还要防止竖向护壁滑脱,护壁间用纵向钢筋连接,打设护壁锚筋。必要时也可用吊梁的办法。雨季施工,孔口做砼护圈,防止灌孔,必要时采取降水措施。
6、正式开挖前做试验挖孔,以校核地质、设计、工艺是否满足要求。及时制订出可行性技术措施。
7、人工挖孔桩应采取跳挖法,特别是有扩底的挖孔桩,应考虑扩大头直径采取的相应措施,以防塌孔贯穿。
桩孔倾斜及桩顶位移偏差大
1、应严格按图放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