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922579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3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管理需要的、同时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和社会应用性的复合型高层次城市规划专门人才。具体目标要求是: 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公民意识,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的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水平;能够熟练运用城市规划理论和技术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3.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能进入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部分学生能在专业领域读博深造,成为学术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规划理论与方法 2.区域规划 3.城市总体规划 4.城市详细规划 三、修业年限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2-3年,其中,全日制硕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非全日制硕士生允许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而且在学期间应当有至少一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总分不少于27学分,毕业论文3学分(含开题报告、进展报告、论文评阅和答辩等环节)。 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其他方面符合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论文写作和参加实践课题研究工作为主,兼顾学术交流、讨论、实习等过程培养。 2.采取导师负责与专业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成立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按目前本专业师资情况,指导小组成员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构成),配合导师,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3.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前来授课,或尽可能地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以多种方式学习或见习科研,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增强独立学习和科研能力。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编 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 时 学 分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100020001001 马克思主义理论 春季 60 3 100020001002-x 基础外国语 春季 秋季 80 4 硕士生需从4门课程中选择2门 学科 基础课 125020902001 城市规划理论问题 秋季 40 2 硕士生需至少选择3门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125020302001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秋季 40 2 125020302003 现代地理学的数学方法 秋季 40 2 125020302004 遥感与GIS应用 秋季 40 2 专业 主干课 125020903001 城乡规划案例 春季 40 2 硕士生需选择3门6学分的课程 125020903002 城乡规划政策与法规解读 春季 40 2 125020303004 城市与区域系统 秋季 40 2 125020303008 现代地图原理与方法 春季 40 2 125020903003 国外城市规划 春季 40 2 发展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 125020904001 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 春季 40 2 硕士生需选择3门6学分的课程 125020904002 现代城市设计 春季 40 2 125020904003 土地利用规划 春季 40 2 125021003005 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管理 春季 40 2 125020304012 交通运输与物流规划 春季 40 2 125020904004 公共管理学 春季 40 2 公选课、跨专业课 硕士生需至少选择1门不少于2学分的课程,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上采用文献阅读、讲授、专题讲座、研讨等多种教学形式,把课堂讲授、交流研 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 3.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学科基础课一般采取课堂闭/开卷方式进行期末考试考核;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采取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过程考核,并采取撰写课程论文方式进行期末考试。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论文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1.研究计划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入学后三个月内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同时制定全方位的学习、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计划,经指导小组审阅合格后提交学院备案。 2.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在第二学期中后期酝酿和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在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确保论文写作和修改时间不少于8个月。开题报告经指导小组会议审查、质询并修改通过后,提交学院备案。 开题报告审查、质询的着眼点是有关毕业论文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3.论文进展报告 实行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进展报告制度。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汇报,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其中,至少有一次面向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的进展报告。进展报告的次数、内容、形式和范围以统一格式形成文字材料交学院备案。 4.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修改完成后,由导师认可,并经过3位同行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的着眼点主要是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内容,从而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研究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并给出是否通过论文答辩的结论。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半年后可再次申请答辩。 论文答辩的具体过程、环节,必须符合《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要求。 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3学分。 八、实践活动 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过程和操作能力的锻炼、培养更为重要。 本专业鼓励并创造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具体方式包括在导师带领下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第三学期去社会上的对口规划设计部门实习或见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暑期学校、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调查等等。 附:经典文献目录 [1] 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培根(Edmund N. Bacon),黄富厢译. 城市设计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 I.L 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 设计结合自然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凯文·林奇著,宋伯钦译. 都市意向 [M]. 台北:台隆书店,1981. [5] 扬.盖尔著,何可人译. 交往与空间(第四版)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 斯皮鲁·科斯托夫著,单皓译. 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与城市意义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 迈克尔·索斯沃斯,伊万·本—约瑟夫著,李凌虹译.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 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0] 谭纵波. 城市规划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 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2] 洪亮平. 城市设计历程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 王建国. 城市设计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4] 王受之. 世界现代建筑史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5] 董鉴泓.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