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概况1第一节 煤矿概况1第二节 煤矿年度采掘衔接计划7第三节 可能导致各类事故的条件、原因和地点8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评价14第三章 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领导组织机构18第一节 领导组织机构19第二节 发生事故的汇报程序21第三节 相关人员职责22第四章 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25第一节 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26第二节 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的处理措施39第五章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事故的43第一节 预防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事故的措施44第二节 发生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事故后的47第六章 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52第一节 煤尘爆炸性及煤尘爆炸指数52第二节
2、 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54第三节 防尘措施54第七章 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处理56第一节 火灾的预防措施57第二节 火灾的处理措施58第八章 水灾事故的预防和处理65第一节 水害类型的分析和预兆66第二节 水害的预防措施67第三节 水害事故处理措施70第九章 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76第一节 底板事故的分析和预兆76第二节 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78第三节 顶板事故的处理措施78第十章 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82第一节 运输事故的分析和预兆83第二节 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84第三节 运输事故的处理措施93第十一章 供电事故的预防和处理96第一节 供电事故的预防96第二节 供电事故的处理100第三节 预防性电气
3、试验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01第四节 矿井“夏季供电雷击”灾害事故预防与处理103第十二章 炸药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04第一节 预防雷管炸药爆炸的措施104第二节 雷管、炸药爆炸的事故处理111第十三章 其它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14第一节 排水系统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14第二节 主通风机停风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16第三节 提升系统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18第四节 主运输系统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19第五节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预防和处理127第六节 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预防129第七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理131第八节 煤仓(小井)施工时的灾害预防和处理134第十四章 现场急救和伤员搬运135第一节 现场急
4、救135第二节 伤员搬运141第十五章 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143第十六章 安全技术培训计划148第一节 主要负责人A证培训148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149第三节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150第四节 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151第五节 员工日常安全教育培训152第六节 其他规定1524 第一节 概况二、 煤矿概况一、地理位置贵州林华矿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国家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1月6日注册成立,由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控股51%)与林东矿业集团公司(参股49%)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所建林华煤矿由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批准立项,
5、属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黔北电厂的大型配套煤矿,省重点工程。林华煤矿设计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78a,概算总投资10.2亿元。2004年5月开始分两期建设,2011年2月投产,核定90万t/a矿井取得“五证一照”,进入正式生产,二期工程60万t/a正在建设中。林华煤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金沙县境内的金沙黔西向斜北西翼中段,井田境界为:东以腾龙矿井、新化煤矿及马洛河为界,西以白果水库保护煤柱,浅部以+1200m水平、新化矿一号井、鸡爬坎矿、中心三号、国豪矿、中心煤矿边界为界,深部至+500m水平,地理坐标为:东经1060638-1061140,北纬272332-272626。属新化乡
6、、西洛乡管辖。金沙县内目前尚无铁路,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G326国道(为三级公路,新化至金沙电厂段已改造为二级水泥路面)自东向西从井田中部穿过,矿井工业场地东距金沙县城13.0km,距金沙电厂16.0km,距遵义87.5km,距川黔铁路的南宫山站80.5km,南距贵阳201km,交通运输较方便。林华煤矿勘探范围由十四个拐点连线为界,井田走向长4.06.0km,倾斜宽3.04.0km,面积21.8km2。矿界拐点坐标详见下表1-1:井田拐点坐标表。表1-1 井田拐点坐标表拐点XY拐点XY1303467035618085830331033561303023034370356179049303345
7、035612435330344333561657710303344035610900430325803561513011303568235609797530327703561449012303699635610990630313853561411613303668535613480730318183561268614303560035615400第二节 地质及水文地质 1.地层井田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下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下三叠系夜郎组及茅草铺组和第四系。缺失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详见表1-2:区域地层简表。表12 区域地层简表系统地层名称、代号及接触关系厚度(m)第四系Q
8、014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400510夜 郎 组T1y364448二叠系上统长 兴 组P2c33.2249.80龙 潭 组P2l91.54126.91下统茅 口 组P1m57151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P)1) 下二叠统(P1) 茅口组(P1m)出露于井田外北及北西侧。上部为浅灰色至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状生物碎屑岩,微晶及细晶结构,含腕足类、蜓类、珊瑚等动物化石及少量燧石结核;下部为燧石条带灰岩、灰岩及硅质岩,局部夹粘土质硅质岩,富含蜓类化石。区域地层厚57151m,本井田内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83m。2) 上二叠统(P2)主要分布在井田西部和北部外围。自下而上分为龙潭组和长兴
9、组,其中龙潭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龙潭组(P2l)以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为主,夹细砂岩、钙质泥岩及47层灰岩、泥灰岩,含煤921层,其中含可采煤层(含局部可采煤层)26层。一般24层,富含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及植物化石。厚91.54126.91m,一般厚106.13m,厚度变化不大,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根据岩性、古生物,可分为上、下两段:长兴组(P2c)为灰、深灰色中厚厚层状燧石灰岩。厚33.2249.80m,一般39.2m。长兴组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3)三叠系1) 夜郎组(T1y)出露于井田中部,由灰、深灰、紫灰、黄绿色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泥质灰
10、岩组成。富含腕足类、双壳类、头足类化石。厚364448m。根据岩性、化石分为三段。沙堡湾段(T1y1):灰、灰黄色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粉砂岩,含少量的瓣鳃类、菊石化石。顶底常夹12层黄绿色蒙脱石泥岩。厚6.2218.19m,一般14.55m。玉龙山段(T1y2):主要为浅灰至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泥岩,含动物化石,夹鲡状灰岩及薄层泥岩,下部夹深灰色泥质灰岩及泥质条带。顶部为灰、紫灰、绿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泥岩、灰岩,夹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瓣鳃类化石。厚199.43240.54m,一般216.75m。九级滩段(T1y3):为紫色、暗紫色夹灰绿、黄绿色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
11、砂岩、泥质岩、灰岩。含瓣鳃类动物化石及少量植物化石。段厚153.73178.22m,一般厚164.46m。夜郎组与下伏长兴组呈假整合接触。2) 茅草铺组(T1m)分布于井田东部,井田内出露不全。主要由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角砾状白云岩组成,含双壳类、头足类及腹足类动物化石。与下伏夜郎组呈整合接触。厚400510m。分上、下两段:下段(T1m1):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灰岩夹砾屑灰岩、泥质灰岩及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顶部常夹鲡状灰岩,局部见蠕虫状灰岩。含双壳类化石,厚371546m,一般厚431m。上段(T1m2):由灰、浅灰、黄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角砾状灰岩组成,底部为
12、数米白云质灰岩、泥灰岩;上部为灰绿色溶塌角砾岩。富含双壳类化石。厚1560m,一般厚37m。(4)第四系(Q)分布广泛,但极为零散,为松散的冲积物、洪积物、坡残积物、冰积物、泥石流及洞穴堆积物等,厚014m。2.构造金沙黔西向斜:轴长约20km,走向NNE20,向斜宽20余km,其轴线在平面上呈“S”形,北面变为北东东向,南面为北东向,为一开阔不对称向斜,北西翼倾角较缓,为1020,发育有次一级褶曲;南东翼倾角较陡,为3040左右。(1)褶曲井田内次一级褶曲为新华向斜,向斜从井田中部穿过,走向NEE70左右,井田内长约4km,包括区外其清楚段长约11km,为一宽缓的不对称向斜,轴面倾向北西,向
13、斜宽约2.04.5m,自西向东,其轴线先后穿过上二叠统、三叠系,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北西翼地层倾角较陡,为735,一般25;南东翼地层倾角较缓,为412,一般910。(2)断层井田内发现的断层15条,其中:无断距超过30m的断层,落差30m的断层6条,钻孔揭露隐伏断层9条。表1-3 断层特征表编号位 置长度(km)性质断 层 产 状落差(m)备 注走向倾向倾角落 差 小 于 30m 断 层F74、6线深部2.5逆NESE605-20切割T1y2-T1m地层F86、11线1.0逆SNE4710-20切割T1m地层F916线深部0.45逆SNE375-10切割T1m地层F10J13线深部0.6正N
14、ENW6510-15切割T1y3-T1m地层F1116线深部0.7逆NEENNW60不明切割T1y3-T1m地层F3612线深部0.75正NNESN559-11切割T1y3-T1m地层编号位 置性质落差(m)说 明隐伏断层F705705孔正4孔深448m见,P2l顶部粉砂岩断失F803-1803孔逆10孔深515m见,13号煤层底板岩层重复F803-2803孔逆28孔深544m见,铝土岩重复于15号煤顶上F805805孔正17孔深187m见,切割T1y2- T1y3地层F11071107孔正12孔深117m见,切割T1y3地层F11081108孔逆6孔深471m见,4号煤层顶板砂岩重复F130
15、41304孔逆15孔深442m见,P2c灰岩重复FJ1602J1602孔正6孔深228m见,M9煤层顶板部分断失F0-20-2孔逆11孔深307m见,4号煤层顶板细砂岩重复综上所述,井田构造以褶曲为主,断层较少,主要呈北东东向。地层走向北西(65)南东,倾角10左右,井田内发育有一定数量的小断层,如钻孔中见岩石破碎等、煤层层间距变小的断层迹象。从总体看,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偏简单。3.水文地质储量计算标高在+1200m+500m之间,大部分矿体位于当地排泄基准面以下。井田构造中等,小断层较发育,地形有利于排泄,头道河、游戛河虽常年有水,雨季流量较大,为本井田中部之排泄区,正常情况下对矿井生
16、产不构成影响。而井田内地下水、地表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据井田水文地质资料,开采M9煤及其以上煤层时,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长兴灰岩含水层,受采掘影响,采空区冒落裂隙带勾通上覆长兴灰岩含水层,冒落裂隙带成为导水通道,致使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会出现涌水情况。位于煤组地层之下的茅口组(P1m)灰岩,为高压水头强含水层。而M15煤层底与P1m灰岩顶间隔的铝土质泥岩隔水层厚度平均为3.68m,最薄处仅0.82m,以M15煤层+500m标高计算,P1m灰岩最低水位标高+949.0m。因此,在未来开采M9煤层时,其底板隔水层需承受约449m高的水头压力。根据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得出M15煤底板突水系数T=
17、1.22MPa/m0.1MPa/m,开采M15煤会导致底板突水。M9煤底板突水系数为0.092MPa/m0.1MPa/m,故正常块段内开采M9煤不会引起底板突水。三、开采煤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厚91.54126.91m,一般106.13m,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泥灰岩、灰岩及煤层组成,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含煤921层,编号为M1、M2、M4、M5、M9、M10、M11、M13、M15煤层。煤层总厚8.6815.60m,平均12.11m,含煤系数为11。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26层,可采总厚度3.0112.13m,平均6.39m。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为M4、M5
18、、M9、M13(由于M15煤层为高硫煤,设计未将其作为可采煤层考虑),其中M9煤层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M4和M5煤层是全区大部可采煤层。2017年生产计划只开采M9煤层。四、开拓方式及生产工艺林华煤矿主斜井、副立井及工业场地位于新化乡风岩村,工业场地距G326国道(猫沟)1.48km(新建公路),距金沙电厂16.0km。主斜井井口标高+1222m,倾角24,井筒长1038m,副立井井口标高+1208m,长度408m,第一水平标高+800m,+800m水平东翼胶带大巷和轨道大巷布置在M9煤层底板岩层中,+800m水平西翼胶带大巷布置在M9煤层顶板岩层中,通过一个水平开采开发全井田。采区采用水头村
19、小河沟立井回风,矿井开拓方式以一个水平、一个采区一个综采工作面进行。由于本矿井主要开采上中煤组的M4、M5、M9煤层,下煤组的M13、M15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M15煤层距茅口灰岩强含水层较近且为高硫煤,矿井开拓布置主要以上中煤组为主。林华煤矿质量标准化已达国家一级标准,采掘机械化已全面实现,掘进工作面掘进工艺以综掘为主,采煤工作面全面采用机械化采煤。第三节 煤矿年度采掘衔接计划一、原煤产量计划2017年计划生产原煤70万吨,其中:回采煤65万吨(20910工作面65万吨),掘进煤5万吨。二、煤炭销量计划2017年计划销售原煤70万吨。三、生产进尺计划2017年计划进尺4500m,其中:209
20、17工作面3110m(回风巷910m、风巷底抽巷130m、运输巷1350m、运巷底抽巷240m、运巷运输斜巷40m、运巷行人斜巷50m、运巷中部联络巷30m、切眼190m、切眼底抽巷140m、切眼联络巷30m);2098工作面530m(回风巷车场50m、回风巷480m);2097工作面860m(运巷底抽巷系统100m、运巷底抽巷560m、运输巷系统100m、风巷底抽巷系统100m)。附件:2017年度林华煤矿生产作业计划 附表1:2017年煤炭生产计划回采工作面基础表 附表2:2017年煤炭生产计划掘进工作面基础表四、基本建设进度计划计划矿建进尺4000m,祥见附件3:林华煤矿2017年基建计
21、划掘进基础表二、 可能导致各类事故的条件、原因和地点林华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煤尘无爆炸危险性。2017年计划生产区域地质条件中等,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地面相对位置自然排泄条件较好,地表无积水区域及经常性河流。20910采面临近20912采空区,其间留有30m保护煤柱,工作面不受20912采空区积水威胁。一、可能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1.原因顶板事故是指在采掘活动过程中,由于岩体破坏、支护失效而引起顶帮垮塌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终止生产的事故。主要原因:(1)巷道围岩不稳定,支护形式不合理,支护强度不够,巷道失修,支护不到位等均是造成掘进巷道冒顶的因素;(2)采煤工作面顶
22、板是整体厚层硬岩层时,悬露面积过大,地质构造带,而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2.易发生地点(1)20912工作面及20910工作面收尾、撤架;(2)20910工作面过断层带处;(3)20910综采工作面上、下端头及工作面采场超前压力影响范围;(4)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5)巷道交叉处及失修、修复时的巷道。第二章 瓦斯爆炸事故1.原因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瓦斯含量高,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浓度在5%16%之间;具有引燃、引爆瓦斯的火源,火源温度在650750之间。造成瓦斯积聚的因素有:(1)煤与瓦斯突出;(2)煤及半煤岩掘进工作面放炮;(3)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了现有的瓦斯抽放系统能够抽
23、出与回采工作面配风能够排出的瓦斯涌出量之和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抽放和风排能力;(4)采空区顶板悬顶过长,大面积冒顶将采空区内大量的瓦斯在短时间内涌入作业空间大面积冒顶使采空区内大量的瓦斯在短时间内涌入作业空间;(5)瓦斯抽放泵因故停止运转;(6)系统停电造成主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7)局部通风机停电而停风;(87)风筒破损、更换风筒等情况下风量不足无风、微风或循环风;(98)煤及半煤岩掘进工作面煤层变厚及地质构造带附近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109)未及时封闭瓦斯抽放孔或联抽孔;(1110)其它因素。井下可能的火源种类有:电流短路、过载电弧、电火花、冲击火花、摩擦火花、炸药爆破火花、
24、及、各种明火、静电火花等。2.易发生地点(1)回采20912综采工作面收尾、撤架;(2)回采20910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及采煤机切割部附近;(3)2098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及采煤机切割部附近;(43)所有煤巷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附近;(54)采空区边界处、停风的盲巷及煤仓;(65)巷道贯通地点;(76)排放瓦斯风流流经地点及冒高区;(87)其它瓦斯易积聚地点。第三章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原因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建井以来矿井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24次,最大突出煤量477t、平均101.4t;最大瓦斯涌出量195170m3,平均19768m3。煤与瓦斯突出是一个很复杂的动力现象,国内外普遍
25、认为突出是地应力、瓦斯压力和含量以及煤的结构性能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瓦斯压力和含量以及煤体结构性能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突出发生条件与特征有如下一般规律:(1)突出发生在一定深度上,且随着深度的增加,突出危险性、突出次数、突出强度、突出煤层数以及突出危险区域增大;(2)突出厚度和强度往往随着突出煤层厚度特别是软分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多大;(3)突出危险煤层的瓦斯含量都在10m38m3/t或瓦斯压力大于0.74MPa以上;(4)突出煤层的特点是:煤的力学强度低、变化大,透气性差(透气性系数小于10m2/Mpa.d),瓦斯放散速度高,湿度小、层理紊乱、遭地质构造力严重破坏的“构造煤”;(5)突出次数有随着煤层
26、倾角增大而增加的趋势;(6)突出危险区呈带状分布;(7)绝大多数突出发生在落煤,尤其是爆破落煤时;(8)大多数突出均有预兆大多数突出具有预兆;(9)突出危险性随着硬而厚的围岩存在而增高;(10)石门揭穿突出煤层最危险、危害最大,平巷和上山比下山突出次数多。2.易发生地点(1)20910和2098综采工作面断层破碎带及应力集中地带;(2)揭穿M9煤石门揭煤的掘进工作面;(3)各煤巷在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超标的地点;(4)应力集中、叠加区;(5)巷道过地质构造带。第四章 煤尘爆炸事故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
27、源;一定浓度的氧气。1.条件及原因(1)煤尘的爆炸性煤尘具有爆炸性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根据地质报告,M9煤层的煤尘无煤尘爆炸性危险性,但若发生瓦斯爆炸有可能引起煤尘爆炸。(2)悬浮煤尘的浓度井下空气中只有悬浮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可能引起爆炸,单位体积中能够发生煤尘爆炸的最低或最高煤尘量称为下限和上限浓度。低于下限浓度或高于上限浓度的煤尘都不会发生爆炸。煤尘爆炸的浓度范围与煤的成分、粒度、引火源的种类和温度及度试验条件等有关。一般说来,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3,上限浓度为1000-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范围为300-500g/m3。一般情况下,浮游煤尘达到爆炸
28、下限浓度的情况是不常有的,但是爆破、爆炸和其他震动冲击都能使大量落尘飞扬,在短时间内使浮尘量增加,达到爆炸浓度。因此,确定煤尘爆炸浓度时,必须考虑落尘这一因素。(3)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煤尘的引燃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它随着煤尘性状、浓度及试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在650-1050之间,一般为700-800。煤尘爆炸的最小点火能量为4.54-40mJ。这样的温度条件,几乎一切火源均可达到,如爆破火焰、电气火花、机械摩擦火花、瓦斯燃烧或爆炸、井下火灾等。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资料,由于放炮和机电火花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分别占总数的45%和35%。(4)一定浓度的氧气煤尘爆炸还
29、必须要具备一定浓度的氧气,要求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8%(体积百分比)。由于矿井的氧气浓度一定大于18%,所以我们在防止煤尘爆炸过程中一般不会考虑这一条件。2.容易发生地点各煤巷掘进工作面及20910、2098采面回风巷回采工作面回风巷(瓦斯爆炸地点)。第五章 火灾事故 1.原因 M4、M5、M9煤层鉴定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因此矿井可能发生的火灾主要为外因火灾,主要因素有:(1)入井人员带烟火入井或在井下吸烟;(2)井下违章使用火电焊作业;(3)放明炮、糊炮、炮眼封泥长度不足、放炮母线、脚线及连接线的连接不符合规程规定、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炸药、雷管或使用变质失效的炸药进行爆破;(4)对机械运转或
30、使用金属工具时,没有采取防止摩擦、碰撞、等产生火花的措施;(5)电缆与电压等级不相匹配,电缆不符合煤矿井下使用要求;(6)电气设备过负荷运行,没有设自动保护装置;(7)电缆选择、电缆连接、电缆敷设不符规程要求;(8)胶带输送机没有采用阻燃胶带,没有制定专门的胶带输送机防火制度和措施;(9)进风井口20m范围内未杜绝烟火。2.易发生地点(1)4个进风井口20m范围内;(主井井口、副立井口、二采区副斜井、二采区风井);(2)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3)所有永久机电设备硐室及移动变电站配电点;(4)所有胶带输送机及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5)井下及井口20m范围内火电焊作业地点。;(6)临时储存油脂地
31、点。第六章 水灾事故1.原因水文地质、积水区情况调查不清,采掘空间与可能的有害水体沟通前,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且在采掘空间与可能的有害水体沟通后,矿井或采掘工作面排水能力不足以排出涌(突)水,即发生水灾事故。2.易发生地点(1)20910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垮落带采煤工作面顶板赋水区。(2)误揭地面封孔不良的地质钻孔。(3)距离含水层较近及邻近采空区的巷道,特别是2098风巷(沿空掘);(4)巷道工程遇充水性断层或揭露容水构造区域。特别是20917工作面靠近新化向斜轴部区域巷道。第七章 运输事故二采区副斜井、一采区主斜井、一采区副立井、二采区轨道上山提升区域、二采区运输上山、西胶运输大
32、巷、一采区轨道上山、一采区运输上山、定向掘进巷道坡度较大区段,提升和运输时易发生跑车事故,钢丝绳突然断裂伤人事故。皮带运输体积较大的煤块或矸石掉落伤及行人。(机运部重新修编,详尽描述)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评价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与确定1.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1)林华煤矿存在储存和使用炸药、雷管情况,炸药库最大储存量为10吨,大于临界值,构成重大危险源。(2)林华煤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构成重大危险源。(3)林华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构成重大危险源。(4)林华煤矿首采煤层M9,煤尘爆炸性经鉴定为无爆炸性,不构成重大危险源。(5)林华煤矿首采煤层M9,煤层自燃倾向性经鉴定为类不易自燃煤层,不构成重
33、大危险源。(6)根据矿井地质资料显示,林华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属于中等类型,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但矿区周边存在关闭的小煤窑老空区较多,经调查,老空区大多存在积水,突水、透水灾害性可能性较大,应加以重视。(7)林华煤矿从建矿以来未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不构成重大危险源。(8)林华煤矿安设的蒸汽锅炉已经停止使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和文件分析,林华煤矿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种类主要为:炸药库、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二、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析及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1.瓦斯(1)危险性分析在瓦斯抽放不达标、瓦斯治理不到位、通风系统不可靠、停风、采空区瓦斯大量溢出等情况下可能引起采
34、、掘工作面瓦斯大量积聚,发生瓦斯超限事故,易造成工作人员在瓦斯积聚区窒息、引起瓦斯燃烧与爆炸事故。(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落的空洞内、老空区、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采掘机械切割部附近、报废和临时停工的独头巷道内及采空区边界等地点。2.煤与瓦斯突出(1)危险性分析林华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瓦斯含量高,瓦斯涌出量大,可能导致采、掘工作面在作业过程中因防突措施不到位、遇地质构造带等情况下引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煤与瓦斯突出时突出的大量煤块和产生的冲击波易造成人员伤亡、生产系统、设施受损等,突出的大量瓦斯在存在火源的条件下还可能发生瓦斯燃烧及瓦斯爆炸事故。(2
35、)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失效区域;采掘工作面遇软分层,且软分层逐渐增厚区域;采掘工作面遇复杂地质构造带区域。3.炸药、雷管爆炸(1)危险性分析可能由于炸药库炸药、雷管混装,无专用发放台架,人员携带带电等违禁品入库;炸药库防雷击设施不齐全、防静电措施不到位;运输过程中炸药、雷管混装,未使用专用炸药、雷管箱;不同等级、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产品混用;爆炸材料储存、运输、保管、使用不符合有关规定等情况下,可能发生炸药、雷管爆炸事故,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有可能因井下瓦斯超限时,炸药、雷管爆炸,从而引发瓦斯燃烧或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炸药库,炸药、雷管运输途中,
36、井下炸药、雷管临时存放点、炮掘工作面及其他放炮作业点。三、其他危险源危险性分析及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1.水灾(1)危险性分析因井田范围内存在地表河流及暗河、长兴灰岩含水层、茅口组灰岩含水层;周边存在小煤窑老空区积水;还可能存在断层、溶洞积水等水害隐患,因此在采掘作业过程中可能由于探放水措施不到位,误穿小煤窑老空区、含水层,溶洞、断层裂隙含水区及由于采动影响,导致顶板破坏产生裂隙,导通长兴灰岩含水层、溶洞、地面河流等含水区域时,易发生采掘工作面涌水、透水事故,可能造成淹井,危及人员财产安全。(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采掘工作面遇断层、溶洞、裂隙、含水层等富含水源的区域;采面老空区;离矿井边界小煤窑老
37、空区较近的采掘工作面;布置在地面河流下方的采掘工作面。2.火灾 (1)危险性分析林华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为类不易自燃煤层,煤层自燃发火导致的火灾可能性不大。主要可能导致矿井火灾的因素有机电设备失爆;机电设备故障起火;放炮作业引起火灾;雷电入井;人为制造的火源或火灾隐患;未按规定使用阻燃电缆、阻燃皮带、阻燃风筒;井下堆积、使用可燃性材料;井下消防管路、消防设施设置不到位导致存在火源时扑灭不及时;违章进行的电火焊作业;进风井口20m范围内违章使用的明火、火源等。矿井一旦发生火灾,还有可能引起瓦斯爆炸等一系列连锁灾难,给矿井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危及井下人员及财产安全。 (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4个进风井
38、口,(主井井口、副斜井口、二采区副斜井、二采区进风斜井);所有采掘工作面及放炮作业点;所有永久机电设备硐室及移动变电站配电点;所有胶带输送机及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及运输线路;井下火电焊作业地点;井下油脂等可燃性物品存放点;所有带电电器设备摆放点。3.顶板事故(1)危险性分析采掘工作面因巷道支护强度不够、支护不合理、支护失效、大面积空顶作业、遇地质构造带时未采取措施、巷道长期失修等原因可能造成顶板发生冒顶事故。一旦发生冒顶事故,将可能危及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点作业人员的安全或损坏巷道内的设备设施;如发生大面积冒顶时,可能造成巷道被堵死,威胁到更多人员的生命安全。(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各采掘工作
39、面迎头;采面上下端头;巷道交叉口;长期失修及修复时的巷道;支护损坏长期未修复地点的巷道;采、掘工作面遇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带点巷道褶曲等地质构造带的巷道;回撤工作面。4.煤尘(1)危险性分析采掘工作面因风速过大、除尘设施不齐全、长期不除尘或未采取防尘措施等原因,导致巷道内煤尘堆积过厚或煤尘飞扬,容易使作业人员长期吸入大量煤尘造成职业病,影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还有可能因发生瓦斯爆炸时,造成满足煤尘爆炸的条件,从而引发煤尘爆炸,加剧灾害破坏程度。(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及采面回风巷、采区总回风巷,其他进行巷道修复作业点及人员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尘的地点。第二节 矿井灾害预防
40、及处理领导组织机构第四章 领导组织机构为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确保矿井有效地预防灾害事故,迅速处理已发生的灾害事故,矿成立灾害预防及处理领导小组。一、成立灾害预防及处理领导小组组 长:董事长/总经理副组长:各专业分管领导、总工程师成 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通防部、HSE部、机运部、综合部、救护队、财资部、人资部、计划营销部物资部、基建项目部部门负责人及各区队负责人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调度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是协调解决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调度指挥灾后恢复生
41、产与善后工作。二、成立灾害预防及处理工作组1.抢救组(1)井下事故组 长:总工程师(负责井下水灾、火灾、瓦斯、煤尘事故);生产副总经理(负责顶板、井下运输及其它生产事故);机电副总经理(负责主提升设备、大型固定设备、停电及其它机电事故);安全副总经理(负责组织指挥受灾区域内人员按照避灾线路逃离避灾)成 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通防部、HSE部、机运部、综合部、救护队、财资部、人资部、物资采购部、基建项目部等部门负责人及涉及井下作业的各区队负责人。(2)其它事故组 长:分管副总经理成 员:相关业务部室负责人抢救组工作职责: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侦察、评估,协同领导小组组长制定抢救方案;组织
42、一切力量严格按抢救方案实施现场抢救;控制事态发展,协调、指挥现场各应急队伍;监督应急人员应急操作,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协助事后的现场清理和恢复生产工作。2.技术组组 长:总工程师成 员:副总工程师、HSE部、生产技术部、机运部、通防部、综合部负责人。技术组工作职责:(1)协助领导小组组长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措施;(2)对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指导;(3)协助领导小组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3.供电、通讯保障组组 长:机电副总经理成 员:机电副总工程师、机运部、调度室、物资采购部、机运工区负责人供电、通讯保障组工作职责:(1)负责现场照明线路、设施的抢修,保证事故抢救用电;(2)负
43、责组织通讯线路设施的抢修,保证通讯畅通;(3)按照领导小组组长命令恢复供电或切断电源。4.物资供应组组 长:分管物资采购部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经营副总经理成 员:计划营销部物资部、机运部、财资部负责人物资供应组工作职责:(1)负责抢救物资的供应,保证抢救物资及时到位;(2)保证抢救资金及时投入到位。5.医疗后勤保障组组 长:后勤副总经理成 员:矿医务室、综合部负责人医疗后勤保障组工作职责:(1)负责现场伤员的紧急救治和转院治疗工作;(2)负责联系外部医院技术支援;(3)负责抢救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6.交通保障组组 长:救护队、综合部负责人成 员:救护队、小车班驾驶员交通保障组工作职责
44、:(1)负责调拨和组织抢救抢险车辆;(2)负责运送事故抢救人员和抢险物资;(3)负责地面运送伤员。7.治安保卫组组 长:冀洪杰综合部主任成 员:保卫人员治安保卫组工作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必要时进行管制,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2)负责交通疏导、交通管制,确保运送抢险救灾物资及人员的运输畅通;(3)协助对现场及周围人员防护指导,组织人员安全疏散或转移。第二节 发生事故的汇报程序一、事发现场人员、目击者或有关值班人员通过矿井监测系统发现灾害事故后,立即向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警(内线电话:0;外线电话08577445038),简要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及程度、人员伤亡等有关情况。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事故现场报警后,迅速做出以下反应:1.问清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及人员伤亡、设施破坏情况,以及汇报人的姓名、单位、所在位置,并准确详细记录。2.立即向矿当日值班领导汇报灾害事故的简要情况。3.矿当日值班领导接到报告后,对值班人员所汇报情况进行快速分析与判断,准确下达初始命令:(1)立即命令值班人员指挥事发现场跟班区(班组)长、安全员、瓦检员组织人员紧急控制危险源,危险源难以控制或对控制人员构成威胁时,实施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