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各类创伤指数的具体内容。
1971年由Kirkpatrick等提出。选择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意识五个参数.按照它们的异常程度各评1、3、5或6分,相加求得积分(5-24)即为TI值。TI值5—7分为轻伤;8—17分为中到重度伤;>17分为极重伤,预计约有50%的死亡率。TI的triage标准为>10,现场急救人员可将TI>10的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
指标
1
3
5
6
部位
肢体
躯干背部
胸腹
头颈
创伤类型
切割伤或挫伤
刺伤
钝挫伤
弹道伤
循环
正常
BP<13.6KPA P>100次/分
BP<10.6KPA P>140次/分
无脉搏
意识
倦怠
嗜睡
半昏迷
昏迷
呼吸
胸痛
呼吸困难
发绀
呼吸暂停
2. 这些指数的意义。
1)迅速评估伤情,病员分类。
2)发现并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
3)使开放性创面免受再污染,减少感染,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
4)对重度和特重度颅脑伤的严重程度表达比较充分。
3. 这些指数的特点。
1) 可迅速评估评分。
2) 易于观察。
3) 在损伤的严重性和致死性上与死亡概率有密切关系。
4) 未能反应伤员伤后的生理变化。
5) 未能反应年龄、性别和伤前健康状况对伤情的影响。
6) 一个区域只能取一个损伤最严重的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