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33_T 79-2023九龙古茶树管护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90361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8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33_T 79-2023九龙古茶树管护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5133_T 79-2023九龙古茶树管护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5133_T 79-2023九龙古茶树管护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5133_T 79-2023九龙古茶树管护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5133_T 79-2023九龙古茶树管护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15 5133 四 川 省(甘 孜 州)地 方 标 准 DB 5133/T 792023 九龙县古茶树管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ncient tea tre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Jiulong 2023-11-16 发布 2023-12-16 实施 甘孜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133/T 79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认定与监测.1 5 挂牌保护.2 6 管护管理技术.3 7 茶园生态修

2、复.4 8 采摘与留养.5 9 病虫草害防治.5 10 农事档案.6 11 相关工作要求.7 附录 A(资料性)九龙县古茶树建档登记表.8 DB 5133/T 79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九龙县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九龙县林业和草原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龙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九龙县魁多乡人民政府、甘孜州九龙绒巴茶业有限

3、公司、九龙藏区天乡原生态茶业有限公司、雅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茶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四川)。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宿迷菊、王盈峰、包兴伟、杨永健、范晓玥、田正友、俞璐婷、焦佳、牟清彬、蒋荣东、沈世魁、扎西泽里、辛国田、谭晓龙、邱金华、罗太荣、刘美秀。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 5133/T 792023 1 九龙县古茶树管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九龙县古茶树及古茶园的术语与定义、认定与监测、挂牌保护、管护技术、茶园生态恢复、采摘与留养、病虫草害防治及相关工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行政区域内种植的古茶树及古茶园的管理和保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

4、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9630 有机产品 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古茶树 ancient tea plant 分布于九龙县行政区域内树龄达到一百年及以上的茶树(C.sinensis)或基部径围30cm的茶树(C.sinensis)。古茶园 ancient tea garden 以古茶树为主体的茶园。树冠投影面 canopy pr

5、ojection area 树冠外缘垂直所覆盖的地面面积。古茶树群 group of ancient tea plant 集中成片的古茶树。4 认定与监测 DB 5133/T 792023 2 认定 九龙县古茶树由九龙县人民政府委托相应的专业机构进行认定。建档 古茶树应建立档案,基部径围30 cm的古茶树应一树一档,古茶树群应一片一档,经县人民政府公示批准,统一编号、建档实施数字化监管。除纸质档案外,还应建立电子档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行计算机网络动态监测管理。建档登记见附录A。监测 定期监测古茶树长势、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管理 古茶树应逐株逐片制定管理方案,由县、乡(镇)、村落实责任单位、责

6、任人。5 挂牌保护 挂牌保护 在古茶树周围醒目位置设立保护标志。挂牌保护 标明古茶树种名、学名、科属、保护等级、树龄、挂牌时间、编号;对古茶树的历史、文化、科研和旅游价值等进行说明或放相关信息二维码;不应攀折。挂牌保护 单棵:50 cm30 cm;古茶园:120 cm100 cm。立牌要求 单棵:立牌置于古茶树边1m处;古茶园:茶园边上靠近路边的适当位置。保护范围 5.5.1 单株古树茶保护范围应不小于古茶树树冠投影外延面的 2 倍的范围;树冠偏斜的,还应根据树木生长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保护区域。对生长环境特殊且不满足保护范围要求的或者成片的古茶园,应由专家组论证划定保护范围。5.5.2 在古

7、茶树保护范围内的新、扩、改建建设工程,应满足古茶树根系生长和日照要求,并在施工期间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5.5.3 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不得不应从事挖掘、取土、堆放各种材料(货物)、埋设管线、堆放或焚烧杂物、倾倒废水、新建改建构筑物等任何有害树木生长的活动,不得不应设置排放污水的渗沟。在保护范围内现存的构筑物,危及古茶树正常生长、生存的,经组织专家论证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由责任单位限期治理。5.5.4 生长于平地的古茶树,裸露地表的根系应加以保护,防止践踏。生长于坡地且树根周围出现水土流失的古茶树,应由专家组论证后采取砌石墙(干砌)护坡、填土护根等措施,护坡高度、长度及走向据地势而定。生长于河

8、道、水系边的古茶树,应根据周边环境用石墙、木桩等进行护岸加固,保护根DB 5133/T 792023 3 系,防根系被水渍;主干被深埋的古茶树,应进行人工清除堆土,露出根颈部。6 管护管理技术 土壤要求 土壤pH值4.56.5,土层厚度60 cm,土壤碱解氮含量150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2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150 mg/kg,土壤有机质含量20 g/kg;无有害物质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培土与换土 6.2.1 树根裸露的古茶树,用同类型土壤培土至根颈部位。6.2.2 根系严重裸露或位于地顷边缘、陡坡的古茶树,应采用石块、土基或竹木等混合原土泥浆垒砌成挡土墙或篱笆,内

9、填同质土壤,使土层厚度60 cm。6.2.3 土壤条件差的古茶树,应采取换土处理,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换土深度不少于 1m,每次换土面积不大于树冠投影面的三分之一。换土过程中及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子覆盖,将原来的旧土与沙土、腐叶土、锯末、无害化有机肥和生根剂混合均匀之后填埋其上。6.2.4 土壤排水不良的古茶树,换土同时挖深 2m3m 的排水沟,下层填以大卵石,中层填以碎石和粗砂,再盖上无纺布,上面掺细砂和园土填平,使排水顺畅。耕作与除草 6.3.1 集中连片栽培型古茶园,宜进行科学耕作,不便耕作的可免耕。耕作结合除草进行,每年 1 次2 次浅耕除草,1 次深耕除草。6.3.2 坡度20

10、的陡坡地,应采用“养草+免耕”耕作方式;坡度20的缓坡地、平地或台地,应采用“除草+耕锄+覆盖”耕作方式。6.3.3 5 月9 月,浅耕除草 1 次,浅耕 8 cm10 cm;10 月12 月,翻耕 20 cm30 cm,翻埋地表杂草。6.3.4 应使用人工除草或机械除草,避免伤及古茶树。不得采用化学除草方法。肥培管理 6.4.1 基本要求 结合耕作进行,即夏季浅耕配施追肥,冬季深耕配施基肥;使用经发酵过的农家肥、自然肥料或茶园专用有机肥,施用肥料应符合GB/T 19630的规定。6.4.2 基肥(主要为农家肥)挖坑或者翻耕施基肥。在树冠边缘滴水位置挖2 个3 个坑,深25 cm30 cm,施

11、入后盖土复原,前后两次施肥位置不宜重叠;或在茶园地面均匀撒施后深耕,连同地表杂草、枯叶等合并翻入地下。6.4.3 追肥 挖穴或者开沟施追肥。在树冠边缘滴水位置挖2个3 个穴或者开2 条3 条弧形沟,深度8 cm1 0cm,施入适量肥料后盖土复原。6.4.4 覆盖 DB 5133/T 792023 4 将修剪或采集的杂草覆盖于穴、沟、坑等裸露地面;冬天用无籽杂草、作物秸秆、枯枝落叶、锯末、种壳等进行地面覆盖,厚度10 cm15 cm;零星古茶树,覆盖树冠投影面。6.4.5 种植绿肥 在离古茶树根颈50 cm外采取点播或撒播的方法种植黄豆、绿豆、豌豆等豆科绿肥,在盛花期直接翻埋和刈割翻埋,翻埋深度

12、在15 cm20 cm左右。水分管理 对一、二类保护的古茶树,在气温过高、日照强烈、空气湿度小、蒸发强度大、尘埃严重时,应对古茶树进行灌水、用秸秆覆盖或安装自动微喷系统保持土壤水分。树体管护管理 6.6.1 古茶树树冠常年应保持自然开心形或伞形状态,并距离地面30 cm,结合通风采光和病虫害防治等宜进行综合性修剪。去除枯枝、断枝、劈裂枝、内膛枝、过密枝和病虫枝等,严禁不应对正常生长的古茶树的树冠进行重剪。6.6.2 可根据树冠状况采用疏剪、回缩剪、疗伤剪(锯)。疏剪:剪除树冠内部过密枝、细弱枝、重叠交叉枝等。回缩剪:剪短树冠顶部多年生的徒长枝,回缩过长的“藤条枝”等。疗伤剪(锯):剪除或锯掉病

13、虫枝、受伤枝、枯枝、植物寄生枝等,保留健壮枝,剪(锯)口与母枝干面平齐,大的锯口用塑料薄膜包扎或者封蜡。6.6.3 合理伐除或修整影响古茶树采光通风的古茶树保护区域内的草木,控制郁闭度在 0.30.4。7 茶园生态修复 园地清理 7.1.1 不定时清理对古茶树生长或茶叶品质有影响的竹子、杂树、藤本等其它植物。7.1.2 移出间作过密的幼年茶树,古茶树空穴处可宜选 1 株2 株进行留养。保持古茶树密度 900 株/hm1500 株/hm为宜。7.1.3 及时清除枯死树木、宿根树桩和倒伏树木等,减少白蚁等害虫栖息场所。留养与配种覆荫树 7.2.1 应在古茶树及古茶园四周、道路两旁、园地空隙处留养或

14、配种乔木型覆荫树。,覆荫树的郁闭度以 0.30.4 为宜。宜选用留养本土树种、果树、花卉、药材及野菜,分布不均匀的,再行种植。主要根据乔木类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选择经济价值较高、深根性的用材树、果树、花卉、药材及野菜等,常用覆荫树如侧柏、油茶、厚朴、香椿等。7.2.2 覆荫树可采用“常绿树与落叶树搭配,高大树与中等树搭配,4 个5 个树种均匀分散布置”的种植模式,留养与配种根据树种确定密度。套种与间作 7.3.1 零星古茶树保护范围内不宜套种粮食作物,套种有其他经济作物或林木的,其投入品应符合GB/T 19630 的规定。7.3.2 古茶园空隙地间作绿肥或豆科作物的,应施用与古茶园相同的投入品

15、。DB 5133/T 792023 5 土壤改良 7.4.1 土壤表层冲刷严重、沙化程度高的古茶园,可掺入粘性土和腐殖土。7.4.2 土壤肥力低的古茶园,应采取种植豆科绿肥、物料覆盖、养殖蚯蚓、加培腐殖土等措施改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20 g/kg。7.4.3 pH4.5 的土壤,应用草木灰、熟石灰混合符合 GB/T 19630 规定的茶园专用有机肥(经有机认证的有机肥)逐年改良,亦可用白云石粉 300 kg/hm750 kg/hm在耕作前撒施,调节 pH 值到 5.05.5 为宜。排灌系统 应修缮和健全古茶园排灌沟渠系统,并不定时清理清淤,保持沟沟相通。生活污水不应入园。道路系统 进出古茶园的

16、主干道、支道、步道等应由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统一批准后采用石块或沙石铺砌路面,做到道道相连。单位和个人不应擅自开挖、铺设。8 采摘与留养 采摘期 提倡只采春茶一季,夏、秋季留养。采摘标准 采摘时应按照鲜叶的分级要求进行,不采混级茶。鲜叶分级指标见表1。表1 鲜叶质量分级标准 等级 质量要求 特级 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匀齐健壮、新鲜,不带鱼叶、鳞片、茎茶蒂梗、单片、病虫害斑点等。一级 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芽叶完整、匀净、新鲜,不含单片、病虫害斑点叶等。二级 一芽三叶及以上,芽叶完整、新鲜,稍带单片,不含无病虫害斑点叶等。采摘要求 采摘应采用提手采茶法,不应捋采、掐采、揪采,不得掰采马蹄茶、修摘老

17、叶片;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及时采摘,每轮芽叶宜分2 次3 次采完;,不宜采摘带雨水或露水的芽叶;高大古茶树应搭架或扶梯采茶;盛花期后,宜及时摘掉幼嫩果实;盛装、存放和运输茶鲜叶的器具,应通风透气、清洁卫生。9 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9.1.1 蓟马 9.1.1.1 色板诱杀,4 月份春茶修剪后悬挂绿黄色诱虫板,诱虫板底部高于茶树蓬面 20cm,每 666.7(亩)25 张,失效后拆除。DB 5133/T 792023 6 9.1.1.2 喷药防治,5 月份春茶结束后喷生物药剂防治,可选用 5%除虫菊素水乳剂 9001100 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 500 倍液,间隔 5 天7 天连喷 2

18、 次,并在傍晚或阴天使用。9.1.1.3 石硫合剂封园,11 月次年 2 月,秋冬季气温 5 20 时使用 45%石硫合剂结晶粉,稀释 120 倍180 倍喷施喷施,每亩用水 75L,全园喷透。9.1.2 茶小绿叶蝉 9.1.2.1 灯光诱杀,在 3 月上旬开启天敌友好型杀虫灯,11 月下旬关闭电源。9.1.2.2 色板诱杀,4 月份春茶修剪后悬挂黄红色诱虫板,诱虫板底部高于茶树蓬面 20cm,每亩 25 张,失效(一般 2 个多月)拆除。9.1.2.3 喷药防治,6 月和 9 月适时修剪,虫口夏季达 6 头每百叶、秋季达 12 头每百叶时,喷生物农药,选用 5%除虫菊素水乳剂 750 倍10

19、00 倍液、30%茶皂素水剂 300 倍600 倍液或 1%印楝素微乳剂 1000 倍6000 倍液,间隔 5 天7 天连喷 2 次,并在傍晚或阴天使用。9.1.2.4 石硫合剂封园,11 月次年 2 月,秋冬季气温 520 时使用 45%石硫合剂结晶粉,稀释120 倍180 倍喷施,每亩用水 75L,全园喷透施。9.1.3 茶毛虫 9.1.3.1 灯光诱杀,发蛾期点灯诱杀。9.1.3.2 性诱杀,6 月中旬安装性诱剂配合诱捕器、粘板使用,3 个月更换一次性诱剂。9.1.3.3 喷药防治,4 月下旬和 7 月下旬,优选采用喷生物农药,选用短稳杆菌 500 倍700 倍液或茶毛核苏云菌悬浮剂 3

20、00 倍700 倍液,在傍晚或阴天使用。9.1.3.4 人工捕杀,人工摘除有卵块叶片,并带出园外销毁。钻蛀性害虫防治 对于钻蛀性害虫,修剪虫枝带出销毁,可采用灯光诱杀,糖醋诱杀。膏药病 对膏药病等树皮病害严重的古茶园,应对古茶树及园地覆荫树的主干150 cm250 cm进行刷白,刷白之前清楚树干上的粗皮、苔藓、地衣等,刷白药液配方可采用:一是硫磺粉、石灰粉、草木灰、清水按1:2:3:(810)的比例混合后的混合剂;二是使用1.5 Be2.0 Be的石硫合剂。其他 9.4.1 春季末期和夏茶留养期,应将正遭受病虫严重危害的芽叶采尽,带出园外销毁。9.4.2 在雨水集中期,可适当人工抹除或刮除茶树

21、枝干上的苔藓、地衣、粗皮等。9.4.3 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和投入品 GB/T 19630 执行。封园 秋冬季气温5 20 时使用石硫合剂封园。将45%石硫合剂结晶粉稀释120倍180倍喷施,全园喷透。10 农事档案 应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DB 5133/T 792023 7 11 相关工作要求 在九龙县内对古茶园大面积(1.33 hm以上)进行修剪,医治有病状的古茶树而使用农药的单位或个人应向九龙县人民政府指定机构进行书面申请,批复后方可实施。单位和个人发现大面积病虫害等异常现象,应通过村组干部、乡镇或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巡察人员通报

22、或直接向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反映。DB 5133/T 792023 8 附录A (资料性)九龙县古茶树建档登记表 九龙县古茶树建档登记表见表 A.1。表A.1 九龙县古茶树建档登记 省(区、市)编号 树种 中文名:别名:编号:学 名:科 属 位置 县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组)小地名:地理坐标 经度 纬度 树龄 真实树龄 年 传说树龄 年 估测树龄 年 树高 米 胸围 米 基径 米 冠幅 平均 米 东西 米 南北 米 立地条件 海拔 米;坡向 度;坡位 部 土壤名称:;紧密度土壤厚度:生长势(1)旺盛 (2)一般 (3)较差 (4)濒死 (5)死亡 树木特殊 状况描述 权属(1)国有(2)集体(3)个人(4)其他 挂牌号:第 号 责任单位或个人 保护现状及建议 古茶树历史传说或名木来历 树种鉴定记载 照片 远景 1、近景 1、树干特写 1 叶片特写 1、花果特写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