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 2874—2023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9002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2874—2023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4T 2874—2023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4T 2874—2023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4T 2874—2023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4T 2874—2023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B 05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28742023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2023 - 12 - 04 发布2024 - 03 - 04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黑豆高粱的田间配置方式15 播前准备26 播种27 田间管理38 病虫草害防治49 收获610 生产档案6附录 A(规范性) 黑豆主要防治对象和常见农药品种使用方法7附录 B(规范性) 高粱主要防治对象和常见农药品种使用方法8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2、。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敏、牛景萍、杜维俊、岳爱琴、赵晋忠、郭数进、武帅、田雯青、张含悦、赵婧、辛燕妮、王兴梅。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的术语和定义、田间配置方式、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生产档案建立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春播黑豆与高粱的带状复合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3、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黑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传统间套作基础上,采用黑豆带和高粱带复合种植,扩大低位作物黑豆受光空间,让高位作物高粱每株都具有边行优势,实现黑豆带和高粱带年际间地内轮作,达到适于机

4、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生产单元1个生产单元包括1带黑豆、1带高粱和2个间距。宽行宽行指高粱带间距。窄行窄行指高粱带宽。4 黑豆高粱的田间配置方式 36 行黑豆带与 2 行小株距密植高粱带相间复合种植。 1 个生产单元宽度为 2.4 m3.8 m。 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为 2.0 m3.4 m,窄行为 0.4 m。 在宽行内机播 36 行黑豆,行距 40 cm,在窄行内机播 2 行高粱,行距 40 cm,黑豆带与高粱带间距 60 cm70 cm。5 播前准备 地块选择宜选土壤耕层深厚、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且排灌良好的地块。 整地施肥5.2.1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完成后及时进行秸秆

5、还田,每 667 m2 增施腐熟的有机肥 2000 kg3 000kg。5.2.2施肥后进行深耕细耙整地,秋翻深松深度 25 cm35 cm。5.2.3播前旋、耙耕各 1 次,精整细平,深度 15 cm。5.2.4土地每三年翻晒一次,耕层宜为 30 cm。 品种选择5.3.1 黑豆品种宜选用耐荫、耐密、抗倒伏、适于机收的高产品种。5.3.2 高粱品种宜选用株型紧凑、株高适中、适于密植和机收的高产品种。6 播 种 精选种子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杂粒、病、残、虫食粒,留饱满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GB 4404.1黑豆、高粱大田用种要求。 种子处理6.2.1 黑豆种子播种

6、前采用烯效唑拌种,每1 kg 种子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0 mg 12 mg在塑料袋或不锈钢盆中混匀拌种。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6.2.2 高粱种子6.2.2.1 宜选用包衣种子。6.2.2.2 对于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可每 100 kg 种子用 30 ml 45 ml 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或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 0.3% 0.5%进行拌种处理;拌种后将种子晾干,随拌随种。6.2.2.3 使用农药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 播种期6.3.1 春季当 5 d 内 5 cm 播种层地温稳定在 10 C 以上,土壤含水量在 20%左右时可进行播种。6

7、.3.2 如遇墒情不足,需造墒播种,一般播期为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 肥料施用6.4.1 黑豆带施肥6.4.1.1 黑豆带每 667 m2 施用低含氮量复合肥 10 kg 20 kg (纯氮 2.0 kg 2.5 kg),可选用密植播种施肥机实现种肥同播。6.4.1.2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规定。6.4.2 高粱带施肥6.4.2.1 高粱带每 667 m2 施用高氮缓/控释肥或新型复合肥 40 kg 50 kg (纯氮 12 kg 14 kg) , 可选用下肥量大的密植播种施肥机实现种肥同播。6.4.2.2 后期视长势追施叶面肥,可选用装有定向喷雾器的植保机具喷施高粱专用叶

8、面肥。6.4.2.3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规定。 精量机播6.5.1 选用密植分控播种施肥机,行距调整为 40 cm。6.5.2 调整黑豆株距档位达到 8 cm 10 cm,播深达到 3 cm 4 cm,每穴下种 2 3 粒,每 667 m2 施肥量达到 10 kg 20 kg。6.5.3 调整高粱株距档位达到 6 cm 8 cm,播深达到 4 cm 5 cm,每穴下种 2 3 粒,每 667 m2 施肥量达到 50 kg 70 kg。6.5.4 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 播种密度6.6.1 黑豆每 667 m2 用种量 4 kg 6 kg,留苗 6 400

9、株 11 000 株。6.6.2 高粱每 667 m2 用种量 2 kg 3 kg,留苗 6 000 株 8 000 株。 播种方式6.7.1 精量机播为宜。6.7.2 黑豆播深 3 cm 4 cm,每穴下种 2 3 粒。6.7.3 高粱播深 4 cm 5 cm,每穴下种 2 3 粒。6.7.4 带内行距 40 cm,黑豆带与高粱带间距 60 cm 70 cm。7 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7.1.1 黑豆高粱出苗后及时调查苗情,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7.1.2 如果墒情较差,则要沿着沟适量浇水,播种后再盖土将其踩实。 中耕培土7.2.1 待高粱进入 5 片展开叶、黑豆子叶展开后进行中耕除草。7.2.

10、2 拔节前期可用中耕机进行中耕,结合定苗进行中耕培土,封垄前田间应勤中耕松土保墒,清除杂草。7.2.3 旺长田可适当深锄,控制植株徒长,分枝后结合中耕培土以防倒伏。 水分管理7.3.1 在黑豆高粱生长期如果土地干旱,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灌水。7.3.2 两种作物生育期进程比较一致,并且在土壤缺水时,可同时灌溉。7.3.3 在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保证地面不积水。7.3.4 灌溉水符合 GB 5084 的要求。8 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应用化学防治。 杂草防除8.2.1 芽前封闭8.2.1.1 播后芽前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时,应进行芽前土壤封闭除草:

11、播种后 1d 2 d 每 667 m2 用 960 g/L 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80 ml 100 ml;或每 667 m2 用 50%乙草胺 80 ml 120 ml;如混杂较多阔叶杂草,每 667 m2 混加 18%草铵膦 80 g 120 g。8.2.1.2 药剂选用见附录 A 表 A.1 黑豆草害防治用药建议、附录 B 表 B.1 高粱草害防治用药建议。8.2.1.3 除草剂的使用符合 NY/T 1997 的规定。8.2.2 苗后除草8.2.2.1 苗后用黑豆、高粱专用除草剂定向除草,选用装有定向喷雾器的植保机具将黑豆、高粱隔开施药。8.2.2.2 黑豆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除草应:每 6

12、67 m2 用 24%精喹氟磺胺乳油 40 ml 80 ml 进行喷洒防治;混杂较多阔叶杂草,每 667 m2 加 25%氟磺胺草醚水剂 90 ml 110 ml;黑豆药剂选用见附录 A 表 A.1 黑豆草害防治用药建议。8.2.2.3 高粱田除草应:每 667 m2 用 48%灭草松 100 ml 200 ml 进行茎叶喷雾可防治阔叶杂草;高粱药剂选用见附录 B 表 B.1 高粱草害防治用药建议。8.2.2.4 除草剂的使用符合 NY/T 1997 的规定。 病虫害防治8.3.1 物理防治合理适时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诱虫板诱杀害虫:可每 1.33 hm2 2.66 hm2 安装一个太阳能型频振

13、式杀虫灯,诱杀天蛾、金龟子、叶甲等;悬挂 40 张 60 张色诱板,诱杀粉虱、蚜虫等;或及时人工摘除卵块或除孵幼虫叶片,通过人工摘除病株和病残体防治病害。8.3.2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合理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利用释放天敌(赤眼蜂等)防治病虫害:在 7 月8 月,食心虫产卵期,每 667 m2 放蜂 0.3 万 3 万头;每 667 m2 用含 100 亿以上孢子每克的 Bt 乳剂 200 ml,按药、水、干细沙比为 0.4:1:10 配成颗粒剂灌心,防治螟虫、豆天蛾;用苦参碱防治蚜虫、粉虱等。8.3.3 化学防治8.3.3.1 总则各时期针对黑豆高粱复合群落内发生的虫害、病害种类及疫情程

14、度选用高效、低毒、与环境友好型农药防治,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结合农药增效剂,采用植保无人机统一飞防,达到兼防多种病虫害的目标。8.3.3.2 黑豆化学防治8.3.3.2.1 黑豆病害防治黑豆主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病害初期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黑豆病害防治药剂选用见附录A表A.2。8.3.3.2.2 黑豆虫害防治黑豆虫害防治药剂选用见附录A表A.3,黑豆主要虫害有蚜虫、食心虫、斜纹夜蛾等,防治方法如下:在蚜虫爆发期可喷洒 10%吡虫啉可湿性剂 2 000 倍液、或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隔 4 d 1 次,防治 23 次;食心虫在成虫期每

15、 667 m2 可用 2.5%高效氯氟氰菊酯喷洒 60 ml 130 ml,或每 667 m2 用20%氰戊菊酯 50 ml 70 ml 喷洒防治;斜纹夜蛾在幼虫期可用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1 500 倍液或 10%虫螨腈 1 500 倍液喷洒防治。8.3.3.3 高粱化学防治8.3.3.3.1 高粱病害防治高粱主要病害叶斑病、炭疽病等,高粱病害防治药剂选用见附录B表B.2,防治方法如下:高粱叶斑病在发病初期,间隔 7 d 15 d 1 次,防治 2 3 次: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高粱炭疽病

16、在发病初期,隔 10 d 1 次,防治 2 3 次:喷洒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 000倍液。8.3.3.3.2 高粱虫害防治黑豆有高粱螟、蚜虫等,虫害防治药剂选用见附录B表B.3,防治方法如下:高粱螟每 667 m2 可用 50%杀螟丹 80 g 120 g,或 20%亚胺硫磷乳油 200 400 倍液喷洒防治。在蚜虫爆发期可喷洒 10%吡虫啉可湿性剂 2 000 倍液,或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隔 7 d 1 次,防治 3 4 次。9 收获 收获原则黑豆和高粱的收获原则如下:选用适合机型;先熟先收获。 黑豆收获一

17、般人工收获期在90%叶片脱落,豆粒归圆时即可进行。机械收获在黑豆叶片全部脱落,茎、荚及籽粒均呈现原品种色泽时进行。高粱收获在高粱籽粒变硬,叶子变黄时,及时收获。10 生产档案建立田间记录档案,包括产地环境、种植品种、种植日期、收获日期、农用物资的采购和使用、田间管理等农事操作、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及损失、主要病虫草害防治、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效益等记录,保存两年以上。AA附录 A(规范性)黑豆主要防治对象和常见农药品种使用方法黑豆主要防治对象和常见农药品种使用方法见表A.1,表A.2和表A.3。表A.1 黑豆草害防治用药建议药剂名称剂型总含量每667 m2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60

18、 g/L80 ml 100 ml喷雾 1 次播种后1 d 2 d,苗前乙草胺乳油50%80 ml/ 120 ml草铵膦水剂18%80 g 120 g精喹氟磺胺乳油24%40 ml 80 ml喷雾 1 次苗后 2 叶 4 叶期氟磺胺草醚水剂25%90 ml 110 ml表A.2 黑豆病害防治用药建议病害名称药剂名称剂型总含量每667 m2稀释倍数施用方法施用时期花叶病毒病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20%500倍液喷雾病害初期表A.3 黑豆虫害防治用药建议虫害名称药剂名称剂型总含量每667 m2施用量或稀释倍数施用方法施用时期蚜虫吡虫啉可湿性剂10%2 000倍液喷雾2 3次,间隔4 d爆发期抗蚜威可湿

19、性粉剂50%1 500倍液斜纹夜蛾甲氨基阿维菌苯甲酸盐微乳剂0.5%1 500倍液喷雾幼虫期虫螨腈微乳剂10%1 500倍液食心虫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60 ml 130 ml喷雾成虫期氰戊菊酯乳油20%50 ml 70 mlBB附录 B(规范性)高粱主要防治对象和常见农药品种使用方法表B.1 高粱草害防治用药建议药剂名称剂型总含量每667 m2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精异丙甲草胺乳油960 g/L80 ml 100 ml喷雾1次苗前乙草胺乳油50%80 ml 120 ml草铵膦水剂18%80 g 120 g灭草松水剂48%100 ml 200 ml喷雾1 2次,见草施药苗后3叶 5叶期表B

20、.2 高粱病害防治用药建议病害名称药剂名称剂型总含量每667 m2稀释倍数施用方法施用时期叶斑病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600倍液喷雾2 3次,间隔7 d 15 d发病初期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1 000倍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500倍液炭疽病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80%500倍液喷雾2 3次,间隔10 d发病初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500倍液苯醚甲环唑水乳剂10%1 000倍液表B.3 高粱虫害防治用药建议虫害名称药剂名称剂型总含量每667 m2施用量或稀释倍数施用方法施用时期高粱螟杀螟丹可溶粉剂5080 g 120 g喷雾盛孵亚胺硫磷乳油20%200 400倍液蚜虫吡虫啉可湿性剂10%2 000倍液喷雾3 4次,间隔7 d爆发期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0%1 500倍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