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9000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3.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某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某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某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某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征求意见稿)学科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内容对应的 周课时数化学高一必修1全书2高二(理)选修5全册,选修3第1章2高二(文)选修1、复习必修12高三一轮复习必修1、选修3、选修4、选修55学各年级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和教学建议(部分)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标要求省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建议学生自主 学习校本专题1化学实验基 本方法(1)化学实 验安全树立安全意识,能 识别化学品安全 使用标识,初步形 成良好的实验工 作习惯1.能识别化学品安全 使用标识,知道基 本的安全措施和 意外事故的紧急 处理方法2.树立安全意识,初 步形成良好的实 验工作习惯

2、树立实验安 全意识,能识 别一些化学 品安全标识掌握化学实 验的基本操 作,养成良好 的实验习惯1.了解安全措施2.掌握正确的操 作方法3.污染物和废弃 物处理方法一此常用 危险化学 品的标志常见的安全措施2化学实验基 本方法(2)混合物的分 离和提纯一 一过滤与蒸 发1.初步学会使 用过滤,蒸发 等方法对混 合物进行分 离和提纯2.初步学会常 见物质的检 验1.了解物质分离、提 纯的常用方法2.掌握过滤与蒸发 实验操作方法和 注意事项3.掌握一些离子的 检验方法和除杂 方法1.掌握过滤 与蒸发的 实验操作2.掌握一些 离子的检 验、除杂 方法掌握过滤与 蒸发的实验 操作方法和 实验注意事 项

3、1.结合初中粗盐 的提纯进行教 学2.建议学生实验 安全初中化学 中粗盐的 提纯自来水的制取 粗盐的提纯3化学实验基 本方法(3)混合物的分 离和提纯一 一蒸储与萃 取初步学习蒸储、萃 取等分离和提纯 的方法掌握蒸储与萃取的实 验原理、适用对象、所用仪器、操作方法 和实验注意事项蒸储与萃取 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 实验注意事 项蒸储与萃取 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 实验注意事 项1.理清蒸储与萃 取的适用对象2.掌握正确的操 作方法3.掌握分液漏斗 的使用方法实验室制 取蒸储水 的装置蒸储水的制取 用四氯化碳萃取 滨水中的溟(或碘 水中的碘)4化学计量在认识摩尔是物质1.掌握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及

4、物质的量及1.建议以日常生国际单位找出类似于物质2实验中的应 用物质的量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 的化学计算,体会 定量研究的方法 对研究和学习化 学的重要作用定义、符号及摩尔 的定义、符号2.了解阿伏加德罗 常数的涵义3.掌握摩尔质量的 概念,理解物质的 量、摩尔质量、物 质的质量之间的 关系其单位、摩尔 质量的概念 和相关计算其单位、摩尔 质量的含义,物质的量、微 粒数、物质质 量之间的换 算活例子引入,让 学生理解物质 的量这一概念 的桥梁作用2.讲清概念的基 础上,让学生独 立完成一些练 习,并做一些变 式训练制的7个 基本单位的量这一桥梁作 用在日常生活中 的具体事例5气体摩尔

5、体 积1.了解气体摩 尔体积涵义2.会进行简单 的相关计算3.了解气体摩尔体 积涵义4.掌握影响气体体 积的因素5.会进行简单的相 关计算气体摩尔体 积的概念及 有关计算影响气体体 积的因素1.建议以日常生 活例子引入,让 学生理解气体 摩尔体积涵义2.可根据学生实 际简单介绍阿 伏加德罗气体 定律和推论3.混合气体的平 均相对分子质 量不作要求影响物质 体积大小 的因素阿伏加德罗定律 及其推论6物质的量浓 度1.了解物质的 量浓度涵义2.会配制一定 物质的量浓 度的溶液1.理解物质的量浓 度的概念2.了解物质的量浓 度与质量分数的 区别3.掌握配制一定物 质的量浓度溶液物质的量浓 度的概念,

6、有 关物质的量 浓度的计算有关应用物 质的量浓度 概念进行的 有关计算1.从定义入手,剖 析溶液配制方 法与浓度不同 表示方法的区 别和联系2.结合初中知识,掌握溶液稀释配制一定 物质的量 浓度的溶 液配制一定物质的 量浓度的溶液以 及实验误差的讨 论3的方法的有关计算7复习课围绕实验操作,有 关物质的量的概 念,构建完整的知 识体系,加强对易 混淆的概念进行辨 析,强化对知识间 内在逻辑关系的把 握。习题围绕水平类考 试要求进行编排。8物质的分类(1)能根据物质的组 成和性质对物质 进行分类1.能根据物质的组 成和性质对物质 进行分类2.了解常见物质及 变化的分类方法3.认同分类法对于 化学

7、科学研究和 化学学习的重要 作用常见化学物 质的分类方 法常见化学物 质的分类方 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和 性质对物质进行分 类时注意初、高中 的衔接,并在后续 学习中逐步完善常见两种 分类方法 在以往学 过内容中 的体现查阅资料,感悟分 类法是一种简单 易行的科学方法9物质的分类(2)知道胶体是一种 常见的分散系1.知道根据分散质 粒子的大小,把分 散系分为溶液、胶 体和浊液2.知道胶体的丁达 尔现象,了解胶体丁达尔效应胶体及重要 性质渗析、凝聚、布朗 运动和电泳现象不 作要求胶体的一 些性质胶体的应用4的重要作用10离子反应(1)知道酸、碱、盐在 溶液中能发生电 离知道酸、碱、盐在溶 液中能发生

8、电离,能 正确书写强酸、强碱 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 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离 子方程式的 定义电解质和非 电解质的概 念及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及 相关知识暂不作要 求离子反 应、离子 方程式的 定义电解质的电离及 导电11离子反应(2)通过实验事实认 识离子反应及其 发生反应的条件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 子反应及其发生反应 的条件,能正确书写 常见的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的书写、正误 判断及离子 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 的正误判断 及离子共存 问题较复杂的离子方程 式的书写暂不作要 求离子方程 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正误 判断的方法12氧化一还原 反应(1)根据实验事实了 解氧化一还原反 应的本质是电子

9、的转移,举例说明 生产、生活中常见 的氧化一还原反 应1.判断反应是否为 氧化一还原反应2.根据实验事实了 解氧化一还原反 应的本质3.学会用单线桥、双 线桥表示其电子 转移的方向和数 01.理解氧化 一还原反 应实质2.用双线 桥、单线 桥法表示 氧化一还 原反应的 电子转移用单线桥、双 线桥法表示 氧化一还原 反应1.讲清四种基本 反应与氧化一 还原反应的关 系2.初步学会分析 判断氧化一还 原反应氧化一还 原反应的 定义生产、生活中常见 的氧化一还原反 应13氧化一还原反应(2)能判断氧化剂和 还原剂,逐步理解 物质被氧化、被还 原的概念1.识别氧化剂、还原 齐!J,并熟悉常见的 氧化剂

10、、还原剂2.能配平简单的氧 化一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 剂的判断氧化剂、还原 剂的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 物的概念,氧化性 和还原性强弱的比 较暂不作要求氧化剂、还原剂的 定义常见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4复习课围绕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建构知 识体系,特别对离5子反应、氧化一还 原反应的概念一定 要清,习题围绕课 标和考试说明进行15金属的化学性质(1)关注钠、铝、铁、铜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实际,通过 对钠、铝、铁、铜 等金属性质的实 验探究,增强学习 化学的兴趣,发展 科学探究能力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重要物 理性质2.掌握常见金属与 氧气、非氧化性酸 的反应情况3.掌握钠与水反应钠

11、的氧化和 钠与水的反 应钠与水反应1.从初中知识引 出,引导学生掌 握金属在自然 界的存在、含 量、物理性质和 部分化学性质2.会用离子反应、氧化一还原反 应的知识来分 析化学方程式3.进行分组实验金属的存 在、含量、物理性质钠与水反应的实 验装置和生成产 物的探究16金属的化学 性质(2)1.掌握铁粉与水蒸 气、铝与氢氧化钠 溶液的反应2.金属与盐溶液反 应的共性和个性铁粉与水蒸 气、铝与氢氧 化钠溶液铁粉与水蒸 气、铝与氢氧 化钠溶液引导学生设计实 验,教师用投影打 出,组织学生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归 纳总结金属与盐 溶液的反 应铁粉与水蒸气反 应实验的探究17物质的量在 化学方程式 计算

12、中的应 用体会定量研究的 方法对研究和学 习化学的重要作 用初步掌握12个化学 反应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 的计算化学方程式 的计算从化学方程式所表 示的含义入手,将 物质的量、气体摩 尔体积、物质的量 浓度应用于计算 中,适当补充一些 不同类型的习题作化学方程 式计算的 格式多步连续反应的 计算6为课堂练习18几种重要的 金属化合物(1)根据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实例或通 过实验探究,了解 金属重要化合物 的主要性质1.了解钠的化合物 的主要性质2.了解钠、钾的焰色 反应3.掌握CCV一的检 验氧化钠、碳酸 钠、碳酸氢钠 的性质过氧化钠的 性质、碳酸 钠、碳酸氢钠 性质的比较以对比、表格式的 方

13、法讲授,初步建 立金属元素研究体 系,不要引入CO3?一与酸的分步反应钠的化合 物的物理 性质Na2cCh与酸反应 的探究19几种重要的 金属化合物(2)1.掌握氧化铝和氢 氧化铝的两性2.氢氧化铝的实验 室制备A12O3 和 A1(OH)3 的 两性A12O3 和 A1(OH)3 的两 性;A1(OH)3 的制备充分发挥实验的功 能,加强对方程式 的记忆和理解A12O3、A1(OH)3 与酸的反 应关于铝的化合物 定量计算(图像)20几种重要的 金属化合物(3)1.掌握铁元素重要 化合物的性质2.掌握 Fe(OH)2、Fe(OH)3的制备3.Fe2+Fe3+之间的 转化和鉴别铁元素重要 化合

14、物的性 质Fe(OH)2 的制 备,Fe2 Fe3+的转化和鉴 别以实验为载体,按 水平类考试要求进 行讲解,逐步培养 学生利用信息书写 化学方程式的能力Fe的重 要化合物 的性质铝盐和铁盐的净 水作用21用途广泛的 金属材料能列举合金材料 的重要应用能列举钢、铝合金等 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合金的概念 及应用常见钢合金 的分类及应 用介绍金属材料发展 史,介绍金属材料 面临的挑战,激发 学生社会责任感全部用途广泛的稀土 金属22复习帮助学生建立金属 元素化合物知识体 系,掌握它们之间 的转化,会用物质 的量进行化学方程 式的计算723复习精选或精编考试说 明要求的试题为例 题,选择水平类考 试题

15、或模拟题进行 课堂反馈练习24无机非金属 材料的主角 硅(1)知道硅在自然界 以SiO2及硅酸盐 的形式存在了解 SiO2 与 HF、碱性氧化物、强碱 的反应1.掌握SiO2的存在 形式和SiO2的性 质2.掌握HzSiCh的弱 酸性、制备方法及 硅胶的应用SiO2的化学 性质硅酸的弱酸 性SiO2的化学 性质1.采用对比法联 系co2介绍 SiO22.介绍 HzSiCh 时,可补充实 验:将CO2通 入NazSiCh溶液 中SiO2的存 在及物理 性质查阅相关资料,撰 写硅及其化合物 对人类文明的贡 献25无机非金属 材料的主角 硅(2)知道晶体硅是良 好的半导体材料,能说出Si的主要 用途

16、1.掌握硅酸盐相关 知识2.硅及其化合物的 用途Na2SiO3 等硅 酸盐的重要 性质、晶体硅 的半导体性 质硅酸盐的丰 富性和多样 性硅的化学性质及几 种硅酸盐制品的制 备方法,在相关选修 模块中逐步补充全部硅酸盐的丰富性 和多样性,新型陶 瓷26富集在海水 中的元素一 一氯(1)1.了解氯及其 重要化合物 的主要物理 性质2.了解氯气的 氧化性及与 水、碱的反 应,知道氯水 的消毒和漂1.了解CL的物理性 质和用途2.掌握Cb的氧化性3.掌握氯水的消毒 和漂白原理Cl2的氧化性氯气和水的 反应,次氯酸 的强氧化性充分运用实验,通 过实验加深学生对 非金属性质的印 象,增强学生观察 和分析问

17、题的能力Cl2的化 学性质氯气的发现和确认漂白粉的漂白27富集在海水 中的元素一 一氯(2)1.氯气与碱的反应2.C厂的检验3.0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碱的反 应C厂的检验02的制法n J-增设探究性问 题:向滴有酚酸的 NaOH溶液中逐滴C广的检 验碱盐元素一卤 素漂白粉的漂白机 理8白原理,认识 其在生产中 的应用和对 生态环境的 影响加入氯水,分析原 因28硫和氮的化合物(1)1.了解S02与。2、H20的反 应,认识 H2sO3的不稳 定,认识so2 的漂白作用 与HC10的区 别2.认识SO2对生 态环境的影 响1.掌握SO2性质,能 用方程式说明工 业制H2s。4原理2.了解H2s

18、。3的酸 性和不稳定性3.SO2的漂白以及 与其他漂白作用 物质的区别s、so2 so3 的重要性质可逆反应1.努力体现以学 生为主体的教 学思想,根据 SO2中S的价态 推测so2的化 学性质2.SO2的实验室 制法及装置暂 不作要求SO2、so3 酸性氧化 物的通性分析空气污染的 成因29硫和氮的化 合物(2)1.了解NO2与 水的反应2.了解氮循环 对生态平衡 的重要作用3.了解氮氧化 物、二氧化硫 等污染物的 来源、性质和 危害,体会化 学对环境保1.掌握 N2、NO、NO2 的性质,分析它们 之间的相互转化 关系2.了解 SO2、NOx对 大气的污染,酸雨 的形成及防治3.正确认识环

19、境和 环境问题,培养社 会责任感NO2、NO 的 性质SO2 NOX 的 污染NO2与水的反 应NO、NO2 在 O2 作 用下与水反应转化 为hno3的定量关 系暂不作要求so2 no2 对大气的 污染酸雨的形成及防 治9护的重要意 义,逐步形成 可持续发展 的思想30氨气了解NH3与水、酸的反应,了解氨 水的成份及氨水 的不稳定性,了解 铁盐的通性1.了解NH3的性质 和用途2.掌握NH3的实验 室制法3.了解镂盐的性质,掌握NH4+的检验nh3的化学性 质、实验室制 法、NH4+的检 验喷泉实验的 原理及相关 类似的实验 的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喷泉 实验成功的关键;适当介绍NH3的其 他制法

20、NH3的性 质气体压强在化学 实验中的应用31硫酸了解浓H2s。4的 强氧化性,了解浓 H2so4分别与Cu、C的反应,了解钝 化现象,认识工业 生产H2so4的反 应原理1.掌握浓H2s。4的 吸水性、脱水性、酸性2.理解浓H2so4的 强氧化性浓H2so4的强 氧化性浓H2so4的强 氧化性演示“黑面包”实 验;实验49中,可用Cu丝代替Cu 片,培养学生的环 保意识,增加C和 浓H2s。4反应产物 的鉴定酸的通性 H2s。4 的 用途硫酸的工业制法 硫元素在自然界 的循环32硝酸了解HNO3的强 氧化性,了解 HNO3分别与Cu、C的反应,认识工 业生产HNO3的 反应原理1.掌握HNO

21、3的物 理性质、化学性质2.运用氧化一还原 反应原理书写信 息方程式硝酸的化学 性质硝酸的强氧化性运用对比归纳法,将浓 H2so4、HNO3 进行对比,加深理 解,方便记忆Cu、C 与 浓 hno3 的反应 Cu与稀 hno3 的 反应氮元素在自然界 的循环33第四章复习(1)帮助学生建立非金 属元素化合物知识 体系,构建知识网 络图,逐步体会学10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的一般方法34第四章复习(2)以精选或精编的试 题为例题,以水平 类考试试题或模拟 试题进行课堂反馈 练习35必修1的复 习主要复习基本概念(离子反应、氧化 一还原反应等)、基 本实验和物质的量 的计算36必修1的复 习(2)主要

22、复习元素化合 物知识,涉及方程 式以及元素化合物 知识的应用11高二文科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课 时一教学内容课标要求省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建议学生自 主学习校本专题1第一节生命 的基础能源 糖类(糖 类概念葡萄 糖的性质和 生理功能)认识食品中对 人类健康有重 要意义的常见 有机物了解食品中有机物 葡萄糖知道它对人 体健康的意义。葡萄糖的性质 和生理功能。了解葡萄糖是 人体内最重要 的供能物质葡萄糖的结 构与性质。1.使学生充分认识糖类物 质与人类生命和生活的密 切关系,并围绕这个中心 展开本节课的学习。2.从葡萄糖的结构分析葡糖类的概 念及分类日常生活中 哪些物质中 存在葡萄糖.2第

23、一节生命 的基础能源 糖类(淀 粉、纤维素)认识食品中对 人类健康有重 要意义的常见 有机物了解食品中有机物 淀粉、纤维素知道 它对人体健康的意 义.淀粉的性质和 生理功能淀粉的性质 和生理功能指导学生做好“科学探究”中淀粉水解的实验,使他 们从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 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淀粉的性 质,纤维 素的用途 及生理功 能。淀粉水解的 条件和水解 产物的探究.3重要体内能 源油脂认识食品中对 人类健康有重 要意义的常见 有机物了解食品中有机物 油脂知道它对人体 健康的意义.油脂的组成和 结构及在人体 内的变化及脂 肪酸在人体内 的功能油脂的组成 和结构,油 脂在体内的 变化

24、引导学生回忆乙酸、乙醇 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实验 和反应的方程式脂肪酸在 人体内的 功能生活中有哪 些食用厨房 油脂的调查 的探究.4第三节生命 的基础 蛋白质(蛋 白质的组成说明氨基酸、蛋 白质的结构和 性质特点,能列 举人体必需的1.说明氨基酸、蛋 白质的组成、结构 和性质特点。2.知道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的组 成、结构肽键的形成采取以旧导新、以旧带新 的引导讨论讲解 的学习形式,突破氨基酸 的两种官能团决定氨基酸三中常见 氨基酸的 结构.生活中常见 的氨基酸.12和结构氨基酸。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3.知道哪些常见食 物中富含蛋白质和 氨基酸。的特殊性质5第三节生命 的基础 蛋白质(蛋 白质的性质

25、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化 学性质突出实验探究的过程,重 点在突破盐析和变性的区 别人体必需 的氨基酸淀粉的水解 和蛋白质的 性质实验6第四节维 生素和微量 元素1.通过实例了 解人体必需的 维生素的主要 来源及其摄入 途径。了解维生 素在人体中的 作用。2.认识微量元 素对人体健康 的重要作用。1知道常见的几种维生 素及其主耍来源、摄入 途径。2.知道维生素C的组 成、结构和重耍性质。3.了解常见的维生素 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人体中几种常见 的微量元素及其对人 体健康的重要作用。5.知道几种常见微量 元素的主要来源和摄 入途径。维生素C的主 要性质、微量 元素的重要作 用维生素C的 性质

26、.1.以维生素C为例了解维 生素的分类、性质特点和 主要来源,以及在人体内 的重要功能和摄入途径等 2.以补碘、补铁、补.锌等 热门话题为引子,让学生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微量元 素对维持生命活动、促进 健康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作 用。,维生素的 作用鲜果中维 生素C的 还原性的 实验1.为什么维 生素C可作 抗氧化剂?2.矿泉水中 的微量元素 和作用,或人 体缺乏某微 量元素的危 害及其预防 措施。7本章复习课归纳能力、比 较能力的培 养。培养学生 举一反三 的能力,培养发散 思维、创 新思维的 思维能 力。围绕相关知识与概念,构 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 对易混的概念进行辨析,强化对知识间内在逻辑关

27、 系的把握。习题围绕水平 类考试要求进行编排。自主整理138第一节合理 选择饮食(1)1.了解合理摄 入营养物质的 重要性,认识营 养均衡与人体 健康的关系。2了解人体新陈 代谢过程中的 某些生化反应。1.认识营养均衡与 人体健康的关系。2.了解合理摄入营 养物质的重要性。3.了解人体新陈代 谢过程中的某些生 化反应。如:淀粉、葡萄糖、脂肪、蛋 白质等的消化和吸 收,人体细胞中的 一些重要的酸碱平 衡。水在人体中的 作用、识别食 物的酸碱识别食物的 酸碱性可以从复习或回顾第一章 的“归纳与整理”引入本节 的教学水在人体 中的作用我国几大菜 系的特色及 营养特征。9第一节合理 选择饮食(2)知道

28、常见的食 品添加剂的组 成、性质和作 用。知道几种常见的食 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作用和恰当 使用。知道食品添加 剂的组成、性 质和作用知道食品添 加剂的组 成、性质和 作用让学生分组介绍食品添加 剂种类、性质和作用,教 师小结,并组织讨论。收集和阅 读食品添 加剂标签绿色食品、有 机食品和无 害食品的区 别与联系。10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通过实例了解 某些药物的主 要成分和疗效1.了解某些药物的 主要成分和疗效2.知道安全用药常 识,认识医疗保健 的重要性。人工合成药物 和天然药物的 主要成分和疗 效。人工合成药 物和天然药 物的主要成 分。要求学生了解阿司匹林和 麻黄碱的结构式、制备、疗效

29、和不良反应,青霉素 的疗效、使用前进行皮肤 敏感试验的必要性,抗酸 药的化学万粉、疗效及简单治 邠理收集阿司 匹林、青 霉素等药 品,阅读 使用说明 书。组织学生查 阅常用药物 的成分、结构 与疗效的关 系。11第二章 复习课归纳能力、比 较能力的培 养。培养学生 举一反三 的能力,培养发散围绕相关知识与概念,构 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 对易混的概念进行辨析,强化对知识间内在逻辑关自主整理14思维、创 新思维的 思维能 力。系的把握。习题围绕水平 类考试要求进行编排。12第一节合金认识金属与合 金在性能上的 主要差异,知道 生活中常见合 金的组成。1.认识金属与合金 在性能上的主要差 异。2.

30、知道生活中几种 常见合金的组成。认识金属与合 金在性能上的 主要差异及其 原因,铁合金、铝合金和铜合 金的组成、性 能和用途合金的结构 与性能之间 的关系,合 金的种类、含量对合金 性能的影 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补 充有关新型合金的资料,特别是金属和合金在尖端 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以增 强学生对金属和合金重要 性的认识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的 组成、性 能和用途,以列 表的形式 加以归纳 和总结。材料 的诩成械其 作用女啊蝌 告都陶豺才 料。2.了解新型旧 fiWflo 3树要13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 和防护(1)描述金属腐蚀 的化学原理.知道金属腐蚀的化 学原理金属的电化 学腐蚀原理.金属的

31、电 化学腐蚀 原理。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 学要求,不宜加深和拓宽。金属腐蚀 的概念和 分类.铁钉生锈的 条件及速率 影响因素。14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 和防护(2)知道金属防腐 的常用方法,认 识防止金属腐 蚀的重要意义。1.知道金属防腐的 常用方法。2.认识防止金属腐 蚀的重要意义。金属防护的 常用方法和 意义。金属防护 的常用方 法.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与学生 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 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 用这一点,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金属的防 护方法。自行车的防 腐调查研究15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 水泥知道水泥、玻璃 和陶瓷的主要 化学成分、生产 原料及其用途。1.知道生活中的硅 酸盐材

32、料(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 要化学成分、生产 原料及其用途。2.知道玻璃、陶瓷制玻璃的主 要成分和生产 原理,水泥的 主要成分和使 用注意事项,以玻璃和陶瓷初步建立物 质的组成和 反应条件对 性能和用途 有很大的影 响等基本观1.对于玻璃、陶瓷和水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入 2.对于玻璃、陶瓷和水泥,要突出不同的重点。3.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 瓷的教学要体现开放性,生产玻 璃、陶瓷 和水泥的 原料及各 自的主要 成分,、玻介绍中国陶 瓷的发展史15品的新进展(光导 纤维、新型陶瓷 等)。为例认识物质 的组成和反应 条件对性能和 用途的影响。念。如充分利用图片或录像 等,也可以通过参观、展 览等

33、活动进行,以开阔学 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璃和陶瓷 的新发 展。16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 橡胶举例说明生活 中常用有机高 分子材料的化 学成分及其性 能,评价高分子 材料的使用对密频啊 境蹲的聊。1.知道生活中常用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 分类、化学成分及 其重要性能。2.评价高分子材料 的使用对人类生活 质量和环境质量的 影响。举例说明生活 中常用合成高 分子材料的化 学成分及其性 能。认识物质的 组成、结构 与性能和用 途的关系。1.对于塑料,可从展示聚 乙烯塑料制品(如食品保 鲜膜)引入,然后进行科 学探究2.对于纤维和橡胶,可从“科学探究2”入手认识合 成纤维的性质,然后引导 学生讨论常说的

34、介 成材料的 种类及各 自的结构 特点和性 能,复合 材料的概 念颜料的分类、种类、性质和 作用。17本章复习课归纳能力、比 较能力的培 养。培养学生 举一反三 的能力,培养发散 思维、创 新思维的 思维能 力。围绕相关知识与概念,构 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 对易混的概念进行辨析,强化对知识间内在逻辑关 系的把握。习题围绕水平 类考试要求进行编排。自主整理18第一节改善 大气质量1.知道大气主 要污染物,能说 出减少或消除 大气污染物的 原理和方法。2.知道主要的 居室空气污染1.知道大气主要污 染物及其影响。2.知道减少或消除 大气污染物的原理 和方法。3.知道主要的居室 空气污染物。大气主

35、要污染 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 的主要方法。臭氧层受损 和汽车尾气 系统中催化 转化器的化 学反应原 理。1.本节内容与社会、生活 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也具 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学要体现开放性。2.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 素材,培养学生的基本观 念1.大气的 成分 2酸雨的 概念3.改善大 气质量的 方法调查了解学 校或家庭所 在地区大气 污染及防治 情况。16物,了解其对人 体的危害。4.了解甲醛、一氧化 碳、氢等主要的空 气污染物对人体的 危害。3.让学生认识到治理大气 污染根本途径在于改变我 国的能源结构等。19第二节爱护 水资源.通过典型的水 污染实例认识 水污染造成的 危害,能说

36、出污 水处理中主要 的化学方法及 其原理。1.了解水污染造成 的危害。2.知道污水处理中 主要的化学方法及 其原理。认识水体 污染的危害,了解几种主要 的污水处理方 法,培养合理 利用和保护水 资源的意识。混凝法、中 和法和沉淀 法在污水处 理中的应 用。1.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每一 幅图画的内涵,加深学生 对水体污染的危害和污水 处理过程的认识。2.本节的教学要从课内延 伸到课外,从学校走向生 活、走向社会。水体的富 营养化的 概念,改 善水质的 常见方法调查当地污 水排放和处 理情况,撰写 调查报告,提 出改进建议。20第三节垃圾 资源化1.认识“白色 污染”的危害 和防治方法2.根据防治土

37、壤污染、保护环 境的要求,举例 说明废水处理、垃圾和其他生 活废弃物处置 的方法。1.知道“白色污染”的涵义及成因2.了解“白色污染”僦害和防治法。3.知道防治土壤污 染和保护环境的有 关要求4.举例说明废水处 理、垃圾和其他生 活废弃物处置的方 法。了解垃圾处 理常用的方 法和垃圾资 源化的重要 意义,认识“白 色污染”的危 害,以及废弃 塑料回收和 再利用的途 径。废弃塑料 回收和再 利用的途 径.1.结合教科书内容可以采 用活动课的形式进行教 学。2在学生活动结束后,教 师要注意及时进行总结和 评价,并落实有关教学要 求。收集有关 垃圾资源 化的信 息,了解 垃圾中各 种成分的 含量及危

38、 害调查了解 当地的生活 垃圾处理和 回收利用情 况,讨论并提 出改进意见。调查了解化 肥、农药的不 当使用以及 化学品的泄 漏造成的环 境危害。21本章复习课归纳能力、比 较能力的培 养。培养学生 举一反三 的能力,培养发散围绕相关知识与概念,构 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 对易混的概念进行辨析,强化对知识间内在逻辑关自主整理17思维、创 新思维的 思维能 力。系的把握。习题围绕水平 类考试要求进行编排。22选修1化学 与生活模块 复习基本操作的掌 握,基本概念 的理解。知识 睡幽的罐。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精选或精编试题为例题,以水平类考试试题或模拟 试题进行课堂反馈练习自主整理23-

39、24选修1化学 与生活模块 检测高二理科: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课 时教学内 容课标要求省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建议学生自主学习校本专题1仃机化 介物的知道通过化学实 验和某些物理方1.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 点,列举按碳的骨架对有机化合了解有机 化合物的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1.作为本节课的科学方法,分类的思想 和意义已经在必修1中被学生所认识,利用球棍模 型,让学生以上网或到图书馆 查阅相关资料,根19分类法可以确定有机 化合物的结构。物进行分类的方法。2.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 团及其典型代表物。3.知道通过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 进行分类的方法。分类方 法,认识 一些重要

40、的官能 团。的重要意 义。因此教师本节课关于分类方法的教学 应侧重在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为什么 耍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二是怎样的分类方法 更有利于人们认识有机物?(分类的科 学性)。2.结合分子中碳的骨架、官能团推导有 机化合物的通式。小组为活动 单位,动手插 接、组装有机 物分子模型,并将组装好 的有机物分 子模型,按不 同的结构特 点进行分类。据浏览到的各种 有机物分类方法,并对提供的有机 物进行分类。2有机化 合物的 结构特 点通过对典型实例 的分析,了解有 机化合物存在异 构现象,能判断 简单有机化合物 的同分异构体。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 有机化合物

41、存在异构现象,这是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2.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 定其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并能书 写其结构简式。对映异构和手性 分子不作要求。掌握有机 物的成键 特点,同 分异构现 象。正确写出有 机物的同分 异构体。1.归纳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2.运用球棍模型、多媒体软件展示有机 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碳链 异构、官能团异构、烯妙的顺反异构等。学会上述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学生分小组 依据碳价四 面体理论,运 用球棍模型 制作C3H6、C4H8、C2H60 的分子结 构,找出这些 有机化合物 的同分异构 体。书写时考 虑三种异构 形式(碳链、官能团位置、官能团异 构)。在学

42、校的校园网 上,为学生设计、提供可以进行自 主、互动学习的网 页。确认提供的有 机物中哪些属于 同分异构体?口那 些属于同一物 质?哪些属于同 系物?3有机化合物的能根据有机化合 物命名规则命名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 命名简单的烷姓、烯煌、焕炫和有机物的 系统命名系统命名法 的几个原则1.注意简单的烷烧、烯烧、焕煌命名的 相同点与不同点。自己尝试理 解系统命名上网或到图书馆 查找相关怎样选20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 物。苯的同系物。烷炫命名限于5个 碳原子之内。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习惯 名称。法。(选主链、碳编号、写 支链或取代 基名称等)o2.注意俗名与系统命名法的区别和联 系。法。择

43、“主链”?怎样 确定“支链”的位 置、种类和数目?4研究有 机化合 物的一 般步骤 和方法(分离、提 纯)知道物质分离和 提纯的常用方 法,能根据常见 物质的性质设计 分离和提纯物质 的方案,并初步 掌握其操作技 能。1.知道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储、层析、渗析等是物质分离 和提纯的常用方法。2.了解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 法,并初步掌握其基本操作技 能。3.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 分离和提纯方案。有机物的 分离和提 纯的一般 方法。根据常见物 质的性质设 计分离和提 纯方案。可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必修模块的 基础上,通过相关课题的学习系统了 解。课后可以把 分离和提纯 的几个操作:过滤、

44、萃取、分液、蒸储和 重结晶进行 比较,区别这 些操作的原 理、适用范 围、注意事项 等。组织学生观看分 离和提纯的常用 方法的实验录像 或组织学生走进 实验室自己动手 做,了解各项注意 事项,并分小组交 流心得。并以文字 记录过程。5研究有 机化合 物的一 般步骤 和方法(元素 分析与 相对分 子质量 的测 定)L通过对典型实 例的分析,初步 了解测定有机化 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 一般方法,并能 根据其确定有机 化合物的分子 式。2.知道通过化学 实验和某些物理 方法可以确定有1.了解李比希法定量分析有机 化合物所含元素的一般方法,并 能进行有关计算。2.知道质谱法是测定有机化合 物相

45、对分子质量的一种方法。3.知道可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 振氢谱以及化学实验方法确定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4.根据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 对分子质量确定其分子式。5.能正确书写常见有机化合物的 结构式和结构简式。L鉴定有 机化合物 结构的一 般过程与 方法。2.对学生 进行科学 方法教 育,提高 学生的科 学素养。鉴定有机化 合物结构的 物理方法的 介绍。1.可介绍质谱法与李比希法相结合,确 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2.观察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和核磁 共振图谱。组织学生进 行探究性试 验,如葡萄糖 分子中碳、氢 元素的检测。根据学校的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 有条件的大学或 科研单位的化学 实验室参观

46、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 振谱仪器及其实 验操作过程。也可 观看相关录像。21机化合物的结 构。6复习课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有机化合物 的同分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五同”(同种物质、同素异形体、同 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区别1.学会书写 除烷烧外的 其他单官能 团有机物的 同分异构体。2.了解常见有 机化合物的 习惯名称。7复习课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鉴定有机化 合物结构的 一般过程与 方法8脂肪烧(烷煌和烯 煌、烯 煌的顺 反异 构)以烷、烯为例,比较它们在组 成、结构、性质 上的差异。L以烷、烯为例,比较它们在组 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2.能根据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结

47、 构和特性,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 方程式。烷烧、烯 烧的结构 特点和主 要化学性 质。烯妙的顺反 异构。帮助学生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迁 移到烷煌和烯烧。同时对比烷烧、烯煌 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和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在学习顺反异构 时,可结合球棍模型或计算机演示顺反 异构体的空间结构,增强教学的直观效 果。注意掌握学 习有机化学 的基本方法 一“结构决定 性质,性质反 映结构”,以 及演绎思维、迁移能力的 培养。通过创设情境或 资料展示等活动 探究,来进行研究 讨论,通过对比思 考,交流提高,总 结巩固。9脂肪烧(快烧 和脂肪 烧的来 源及其1.

48、以快的代表物 为例,比较它们 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2.能说出天然气、1.以快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 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2.能根据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和特性,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 程式。1.焕煌的 结构特点 和主要化 学性质。2.乙快的乙快的实验 室制法。在焕煌的教学时,可以从结构出发,围 绕“实验证明乙快的不饱和性”这一主 题,对乙块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实验进 行整合教学。学生分组设计制 取乙焕的实验,并 探究乙块的化学 性质。22应用)石油液化气、汽 油的组成,认识 它们在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3.举例说明煌类 物质在有机合成 和有机化工中的 重耍作用。3.能说出天然气、石

49、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4.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烧的 重要来源。5.认识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 油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6.知道煌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 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室制 法。10芳香煌以芳香煌的代表 物为例,比较它 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1.以芳香煌的代表物为例,比较 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 异。2.能根据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和特性,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 程式。苯和苯的 同系物的 结构特点 和化学性 质。苯的同系物 的结构和化 学性质。教学时可以通过比较苯和甲苯的结构 与化学性质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基团间 的相互影响。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 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

50、苯的同系物 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煌的同分异构体的 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 同分异构体问题。要注意脂肪烧和芳香 煌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通过实 验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阅读教 科书了解芳 香煌的主要 来源是什 么?芳香烧 的主要用途 是什么?设计一次以“苯对 人体健康的危害”为课题研究的活 动。学生上网查阅 相关资料了解苯 的毒性,了解苯对 人体的危害主要 导致再生障碍性 贫血等疾病。11卤代煌认识卤代煌的组 成和结构特点。认识卤代煌的典型代表物的组 成和结构特点。漠乙烷的 结构特 点。溟乙烷的结 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溟乙烷的结构特点,及官 能团对其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并使学 生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