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癥瘕(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癥瘕(子宫肌瘤) 二、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 ) : (一)诊断依据: 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增多, 经期延长,不规则流血等。 2、腹部巨块:如肌瘤较大,患者能自己触及下腹部有块物。 3、白带增多伴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4、全身症状:常可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及便秘, 大便困难。 5、不孕:继发性贫血。 7、辅助检查:妇科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及B超检查均可确诊; 需排除卵巢肿瘤、妊娠及尿潴留所致下腹包块。 三、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重在辨气病、血病、新病、久病,病在气者, 理气行滞为主佐以理
2、血,病在血者,以活血破瘀散结为主, 佐以理气。并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猛攻, 俊伐,以免损伤元气。 (一)术前中医治疗 1、气滞: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苔薄润,脉沉弦。 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症。 方药:香棱丸加减。 组成:木香15g 丁香15g 三棱15 枳壳15g 青皮15g 川楝子15g 茴香10g 莪术10g 2、血瘀: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 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边 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散结,祛瘀消症。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味。 组成: 桂枝15g 茯苓15g 丹皮15g 桃仁15g 王不留行30g 泽兰1
3、0g 黄芩15g 玄胡15g 三七15g 赤芍15g 3、痰湿:下腹包块时或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较多, 色白粘腻,形体畏寒,胸脘痞闷,小便不当,舌苦白腻,舌 质暗紫,脉细弱或沉滑。 治法:理气化痰,破瘀消症。 方药:开郁二陈汤加味。 组成:制半夏15g 陈皮15g 茯苓15g 青皮15g 川芎15g 莪术15g 木香10g 槟榔15g 甘草3g 苍术10g 生姜10g 香附15g (二)术后中医治疗 1、脾虚气滞:腹胀,甚则全腹胀气难忍,一般首先出现; 后者表现为纳减,乏力,舌淡胖苔腻,脉弦或濡细。 治法:理气通腑、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加行气药 组成:木香10g 砂仁6g 茯苓15g
4、党参20g 白术15g 槟榔12g 枳壳12g 莱菔子 15g 大腹皮10g 2、气血两虚: 头晕,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低 热,舌质淡,脉细。治法:补气升阳、和脾调中、清热解毒化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黄芪30g 党参20g 白术15g 当归12g 川芎15g 柴胡10g 陈皮6G 青蒿12g 白薇15g 蒲公英20g 丹参20g 3、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术后切口感染(化脓切口)用大黄240g,芒硝60g,共研细 末混匀。治疗时将药末装入布袋,切口上面先置2-3层纱布,然 后将药袋敷于纱布上包扎,切口渗液较多时,每日换药1次,6 天为1疗程。 四、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5、准 )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术后恢复良好,B超示:子宫缺 如或子宫形态正常。 2、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月经量减少(仅指肌瘤挖除术)。 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也仅指肌瘤挖除术者)。 五、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1)癥瘕的部位、大小、性质、活动度、疼痛的时间、程度及性质, 月经有无异常及伴随症状。(2)若出现腹部剧痛、恶心呕吐、阴道大量出血、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脉细微弱时,应报告医师,做好输液、输血的手术准备,并配合救治。 2、一般护理:(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安静舒适。(3)体虚伴有阴道出血者、发热者,需卧床休息。 3、临证护理:(1)
6、炎性包块可遵循医嘱用中药熨敷或中药保留灌肠,注意经期停用。(2)手术治疗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4、饮食护理:(1)饮食宜富含高蛋白,如瘦肉、禽、蛋类食物,以增强体质。(2)忌生冷肥腻、辛辣及海腥发物之品,以免损脾凝血。(3)血瘀者,可多食活血化瘀,消积除癥之品,如海带、木耳、山楂等食物。5、用药物理:(1)中药汤剂宜空腹热服,注意观察药后不良反应。(2)血瘀者服用化瘀消癥药后,不可随意外出,以免阴道突然出血,发生意外。 6、情志护理: 给与患者精神安慰,调畅情志,消除紧张、忧虑、恐惧等心理,使其保持心情舒畅,以利癥瘕消散。7、健康指导:(1)注意防寒保暖,可参加轻微活动,禁止剧烈运动。(2)注意经期、产后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3)调畅情志,避免劳累和七情刺激,节制房事,禁止饮酒。(4)35岁以上妇女,定期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5)若腹部有包块,应定期复诊、注意观察、肿块物的生长速度性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