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五 周
课程题目
第五课 第一次的离别(词语)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 汉字学习: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学习“馕 途 默 挥 嘱咐 不知不觉 感受 似乎 宝贝 好好等候 面容 模糊 一阵”等汉字。
2. 词语学习:学习本课的17个新词语,要求会读,懂意思。重点掌握“感受 嘱咐 蒙蒙 模糊 等候 挥手 默默 好好 面容 一阵 ”10个常用词,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的全部词语,能够达到会读、会写、会运用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本课,学习主人公拾金不昧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重点
掌握词语的读音及用法。
难点
会读、会写、会运用
教具
教材,词典
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一. 抽读第二课课文。
二.抽读新课,词语:在上新课之前先提问,看看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了预习,具体做法是抽读词语,课文,提问课文中讲的内容及人物。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许多人都有离别的经历 和父母离别 和兄弟离别 和老师离别和同学离别……. 离别是一种难舍 离别更是一种关爱 当我就要开始独立生活时 付父母的离别回事怎么样的一番情景呢? 请认真阅读下面这篇课文 仔细体会和父母离别时的感受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一, 老师范读词语,学生注意听。
二, 老师领读词语,学生跟读并朗读词语。
三, 出示重点词语: 感受 嘱咐 不知不觉 蒙蒙 一阵等由老师进行教读。
四, 抽几个学生上黑板给词语注音。
五, 老师纠正发音和书写方面的错误。
六, 重点词语解释:
一阵:一段时间,是说一阵子。例:一阵掌声、一阵大雨、一阵难受、一阵笑
等候:和等待同义
如:我们在这里等候远方来的客人。
尝:辨别滋味 例 :尝新、品尝、尝鲜
如:品尝水果。
似乎:副词 有好像的意思 表示可能 不确定 在剧中常做状语如:这幅画我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 一时想不起来。
默默:不说话 不出声 例:默默无语、默默说话、默默的数着。
例:他坐在那里,默默无语,只是低头看着书
请同学们比一比下列的形近字:
感—盛 馕—嚷 嘱—属 咐-- 附 蒙—檬模—摸 糊--- 湖 尝---偿 容—荣 辉---挥 黑—墨
熟读下例词组
感受很深 生活感受 油馕 窝窝馕 嘱咐了一番 蒙蒙细雨 一阵疼痛 忙了一阵 字迹模糊 认识模糊 旅途 旅途遥远 等候客人 尝味道 尝尝鲜 透光 透明 美丽的面容 挥手告别 不停地挥手 似乎见过 好好学习 默默地说 默默地下决心
教学过程设计
七, 学生练习运用,每个学生造两个句子。
八, 小结:
本课共学了10个词语,要求准确认读词语,理解词义并预习其它词语。
组成词组。
馕( ) 途( ) 感受( )
( )嘱咐 ( )蒙蒙 ( )一阵
能力测评题
听写下列词语
感受 馕 嘱咐 不知不觉 蒙蒙 模糊 等候 尝 透 面容 挥手 似乎 默默
作业
1.抄写词语
2.在书上完成课后练习。
3.预习课文。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次的离别
感受 馕 嘱咐 不知不觉 蒙蒙 模糊 等候 尝 透 面容 挥手 似乎 默默
课程题目
第三课 第一次的离别(课文)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能力目标
熟读本课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句子和句式的意义及结构
能就本课话题内容进行简单的对话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句子和句式的意义及结构
重点
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意思和掌握句型
教具
教材,词典
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
前
提
测
评
读下面的词语
馕 嘱咐 不知不觉 蒙蒙 模糊 等候 尝 透 面容 挥手 似乎 默默 感受
教学过程设计
课文
许多人都有离别的经历,和父母离别,和兄弟,姐妹离别,和老师离别,和同学离别。。。。。。。离别是一种难舍,离别更是一种关爱。当“您”就要开始独立生活时,和父母的离别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下面我们认真的阅读这篇课文,仔细体会作者和父母离别时的感想。
首先,老师把课文让学生分段读起来,然后老师给学生有感情的读一遍。最后全体学生一起来读一遍。
读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把课文中的新的词和字找出来。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解释以上的字和词,最后老师总结解释词语。
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好几个问题:
1.“我”明天要去哪儿?
2.“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3.“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生活的?
4.“我“去县城上初中的前一天,父母为“我”准备了什么?
5.走的前一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些什么?
6.为什么“我?希望车慢一点儿来?
7.那天晚上,父母是怎么嘱咐“我i”的?
8.“我”为什么心里一阵难受?
9.上了车,“我“为什么哭了?
10.“我“在路上是怎样下定决心的?
重点词语示例:
1.感受:受到影响;接受;体会。
(1)同学们的帮助是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2)看到农村的巨大变化,他的感受很深。
2.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1)老师嘱咐我们明天别迟到。
(2)我一定把妈妈的嘱咐记在心上。
3.透:渗透;穿过。
(1)窗帘太厚了,管线透不过来。
(2)这栋房子有点透风。
4.似乎:有“好像“的意思,表示可能,不确定。
(1)这幅画我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
(2)天气很闷热,似乎要下雨。
5.好好:形容词重叠,有“尽力地”, “尽情地”,“耐心地”的意思。
重点句型示例:
1.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爸爸,妈妈催我赶紧睡觉。
不干不净 不明不白 不慌不忙 不信不语 不声不响
(1)大家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
(2)我们俩聊着天,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2.我真希望车慢点来,可是车早已在那里等候了。
(1)寒假我特别想去叔叔家,可是父母都很忙,没人带我去。
(2)爱迪生试验了数十次都失败了,可是他并没有灰心。
3.这还是我第一次与父母分别,因此,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1)由于天气不好,因此飞机未能按时起飞。
(2)他经常帮助同学,因此大家都很信任他。
小结:学习本课课文同学们达到能熟练的读课文的水平
教学过程设计
(2)爱迪生试验了数十次都失败了,可是他并没有灰心。
3.这还是我第一次与父母分别,因此,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1)由于天气不好,因此飞机未能按时起飞。
(2)他经常帮助同学,因此大家都很信任他
。第一段:讲述了我和爸妈聊着,心里感到温暖,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
回答题:1、“我”心里为什么感到温暖?
第二段:叙述了“我”舍不得地告别父母,弟弟就离开了家乡,第一次尝到离别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了。
回答题:2、“我”离别的时候为什么哭?
第三段:叙述了我在一路上想了自己已经长大了,一定不会让父母失望。
小结:学习本课课文同学们达到能熟练的读课文的水平
能力测评题
1.“我”明天要去哪儿?
2.“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3.“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生活的?
4.“我“去县城上初中的前一天,父母为“我”准备了什么?
5.走的前一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些什么?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3.背诵课文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三课 第一次的离别(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好几个问题:
1.“我”明天要去哪儿?
2.“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3.“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生活的?
4.“我“去县城上初中的前一天,父母为“我”准备了什么?
5.走的前一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些什么?
课程题目
第五课 第一次的离别 练习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能力目标
能用 一阵 不知不觉 等重点句型造句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练习 巩固所学课文的知识
重点
能运用重点词语示例造句
难点
正确的分辨多音字 还有在空白处填适合的量词
教具
课本
教学方式
提问法 讲解法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重点词语示例
一阵:一段时间,是说一阵子。例:一阵掌声、一阵大雨、一阵难受、一阵笑
默默:不说话 不出声 例:默默无语、默默说话、默默的数着。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注意找出课文里面不懂地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分析段落。
4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5学生看一遍课文找出分析比较难的段落由老师解答。
6师出示重要句型并讲解。一、选词填空:
因此 还是 就 但是 只是 感动 终于 从此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我( )喜欢坐在靠窗户的座位。
3、艾力经常不按时吃饭,( )得了胃病。
4、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早晨七点( )起床了。
5、虽然有点累,( )我们还是坚持走回了家。
6.看到阿依古丽老师忙前忙后地照顾我,我( )地流下了眼泪。
7.经老师这么一解释,我( )明白了这个道理。
8.当时,我心里很难受,说不出话,( )不停地像爸爸挥手告别。
二、课文练习
用指定的词语将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夏天这里很热。|冬天这里也很冷。 (可是)
2.会议开得很成功。|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
3.古丽参加了座谈会。 |他没有发言。(虽然…..但是)
4. 提高汉语写作水平。|我经常读汉文书。 (因为)
5.现在我已经去过长城了。 |以前我听说过长城。 (只是)
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我”明天要去哪儿?
2.“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3.“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生活的?
4.“我“去县城上初中的前一天,父母为“我”准备了什么?
5.走的前一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些什么?
五、按句型造句
1.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爸爸,妈妈催我赶紧睡觉。
不干不净 不明不白 不慌不忙 不信不语 不声不响
(1)大家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
(2)我们俩聊着天,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2.我真希望车慢点来,可是车早已在那里等候了。
(1)寒假我特别想去叔叔家,可是父母都很忙,没人带我去。
(2)爱迪生试验了数十次都失败了,可是他并没有灰心。
教学过程设计
老师用引导法给同学们写出例句让后让同学们根据例子完成练习题
能力测评题
1. “我”明天要去哪儿?
答: 。
2. “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答: 。
3. 走的前一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些什么?
答: 。
作业
复习课文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次的离别 练习
用指定的词语将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夏天这里很热。|冬天这里也很冷。 (可是)
2.会议开得很成功。|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
3.古丽参加了座谈会。 |他没有发言。(虽然…..但是)
4. 提高汉语写作水平。|我经常读汉文书。 (因为)
5.现在我已经去过长城了。 |以前我听说过长城。 (只是)
课程题目
第五课 第一次的离别
自读课文:操场上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阅读中,要注意发音准确,把握好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能根据标点符号的标示读句子,没有标点符号不能停顿,句子不能断开。有感情地读课文。
能力目标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注意语气,要有感情的朗读,以增强语感。
理解课文意思,能回答课文后的问题。
能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阅读找出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词典理解掌握,同事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
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习词语,
重点
能够初步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生词、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难点
理解课文意思,能流利回答问题
教具
教案、教材、词典
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
前提测评
前提测评: 复习课文一
1.“我”明天要去哪儿?
2.“我”心中为什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3.“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生活的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下课都在做什么
一.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操场上)(课文二)
二.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注意找出课文里面不认识的字,并注音。
三.学生自由高声读课文。
四.让学生分段读课文。
五.看一遍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句,由老师解答。
六.掌握下列词语:
窝 弦 甘心 泄气 喝彩 注视 横竿 欢腾
七.我的小词典
窝(wō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巢);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棚)
弦(xián):1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2.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子
甘心(gān xīn)指自己愿意;情愿。不甘心则指有未如意之事。解释:①愿意:甘心情愿。②称心满意:不拿到金牌决不甘心。
泄气 (xiè qì)1自气球或轮胎中排出空气或其他气体2泄劲3放弃 近反义词近义词:气馁,放弃 反义词:振作,坚强
喝彩 [hè cǎi] 掷骰子时,呼喝作势,希望得彩。彩,骰上标记。后用以大声叫好
注视 [zhù shì] 注意地看
欢腾 [huān téng] 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喜地奔跑、跳跃
教学过程设计
在小组里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下课,同学们都在做什么?
2课文中具体写到了那些体育项目
3哪一个场面写的最精彩?为什么?
4阿里木是怎么样跳高的?
能力测评题
读下列词语
窝 弦 甘心 泄气 喝彩 注视 横竿 欢腾
作业
1. 抄写我的小词典词语
2.做练习册、预习口语交际。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五课 自读课文 操场上
1一下课,同学们都在做什么?
2课文中具体写到了那些体育项目
3哪一个场面写的最精彩?为什么?
4阿里木是怎么样跳高的?
课程题目
口语交际与阅读
第三课 口语交际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能够正确的听懂听力内容
能力目标
能理听力内容并选出正确地答案
能够口语表达有关读书的话题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能够有感情的,有顺序地表达有关书的句子
重点
正确听懂听力内容,正确表达读书的好处
难点
准确听懂听力内容,作出正确选择
口语表达
教具
教材,听力文本
教学方式
听,说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前提测评:抽一名学生朗读自读课文
导入新课:
评:在上新课之前先提问,让学生自我介绍。
一, 导入新课:我们一起听下面的对话。
二,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口语交际)
老师朗读对话,学生注意听,然后选出答案。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而导入新课。
教 学 过 程 和 方 法
1、老师让学生听录音理解听说内容。
2、让学生按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3、让学生口语表达所学过的内容。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答案:1、B 2、C 3、A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答案:1、B 2、C 3、B 4、 C
老师纠正错误的答案并给予解释。
根据老师的问题,学生选出正确答案,错误由老师纠正。
三.口语表达
任务1:说一说你考上初中后,第一次进教室的情景。
任务2:说一说你第一次做饭的经历。
任务3:你认为听力课的上课方式好吗 ?为什么?
任务4:举例说说父母教育你的方式。
四,情感教育:通过学习这部分听力我们了解到只要努力,不放弃,就能有进步,有效果的,多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写作水平。
作业
预读阅读理解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课程题目
阅读理解 科普阅读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理解短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
教育学生养成一个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能够有感情的,有顺序地表达有关书的句子
重点
掌握短文的内容
难点
能用学过的内容进行口语表达
教具
教科书 多媒体
教学方式
引导法、讲解法、问答法、启发式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和 方 法
1、老师让学生读短文(抽读)老师纠正发音并讲解学生不懂的词句。
2、老师范读短文、领读、齐读、分组读
一、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语。
答案:1、B 2、A 3、D 4、B 5、 B 6、 A
二、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案:1、A 2、C 3、C 4、 D
三、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
答案:1、√ 2、ⅹ 3、√ 4、ⅹ 5、√
1、 老师让学生读科普阅读,老师纠正发音并讲解学生不懂的词句。
2、老师师范读短文、领读、齐读、分组读
3、老师让学生查“我的小词典”里的词语。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作业
熟读短文
第五课
科普阅读 阅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