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宁阳六中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工业》第1课时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分析了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过去,中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向西部地区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高兴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介绍了我国的第一、第二大能源,以及主要的工业分布。
【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4、会分析能源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重点】:我国工业的发展、能源工业分布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自主展示
学生思考: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活动和工业密切相关。
由于工业生产如此重要,所以各个地区都想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业。那么,一个地区发展工业生产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启发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进行简单分析,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解释。)
精讲活动
活动1、小组讨论,说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的原因。
活动2、学生阅读教材P91,,说出我国工业的现状。
活动3、 分别说出我国过去工业状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由少到多,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工业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国各省区;工业发展由沿海指向内地;在一些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形成区域性工业基地。工业分布的这种变化,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了全国工业的发展,由沿海到内地,由城市到农村,使我国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拓展活动
活动1、简述你所了解的一种工业生产的流程过程
结合实际,谈一谈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
活动2、运用地图或其他资料,向同学或家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布局的变化情况。
活动
3、我国第一大能源,煤炭的产区。
我国第二大能源。我国主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我国水电站主要分布的特点。
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
【达标测验】(共10分)
一、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工业产品中,我国产量不是世界首位的是( )
A.棉布 B.钢铁 C.电视机 D.化肥
2.目前,我国的已经建立的工业体系为( )
A.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B.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C.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D.门类不齐全的工业体系
3.下列有关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工业是为人民提供吃、穿、用等生活资料的
D.工业生产发展的水平与农业、交通、商业没有直接关系
4.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生产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分布由内地扩展到沿海
B.建国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
C.目前,轻纺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
D.工业生产分布由沿海扩展到内地
5.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产量最大的省区是( )
A.内蒙古 B.陕西 C.山西 D.河南
6.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 )
A.华北油田 B.胜利油田 C.大庆油田 D.辽河油田
7.未来十年,有望成为我国石油生产龙头的是( )
A.山东 B.西藏 C.新疆 D.黑龙江
8.下列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 B.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
C.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 D.中国每年大量进口煤炭
9.我国矿产能源工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是( )
A.西北和东南 B.华北和东北 C.西南和东南 D.华北和西南
10.神府——鄂尔多斯煤田地处( )
A.陕西与内蒙古的交界处 B.陕西与山西的交界处
C.山西与内蒙古的交界处 D.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