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几分之一
江苏省丹阳市折柳中心校 姓名:史耀军
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 第64—65页。
教材分析:
分数学习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同时又是后续学习小数的基础。多次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有一些模糊的了解,但都是比较肤浅的,不能把握分数的本质。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组织大量直观的、感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升生活数学为学科数学。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感受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基于上述认识,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力求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做好铺垫,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分数随处可见,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生活的能力。
教学准备:4个学具包(第一个是一张纸片,第二个是4个圆片,第三个是8个小正方形,第四个是若干根小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做好准备
1.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学具袋,请同桌两个同学合作打开学具袋,把里面的学具包拿出来,按顺序放好。注意,学具包不要打开。
2.可以上课了吗?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1.板书:1/4
(1)认识吗?
(2)谁愿意把你对的它的认识和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读法、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分数、含义)
2.一个1/4,引发了同学们这么多的想像和思考,看来,分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操作体验 理解意义
1.请用1号包里的材料表示出1/4。(材料包我已经帮你们去掉了,现在你手里拿的就是1号包里的材料)
(1)同桌合作完成。
(2)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
3.请用2号包里的材料表示出1/4。
(1)想一想:应该怎么分?怎样才能表示出它的1/4?【把4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1/4。】
(2)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分?
(3)你们分的和他一样吗?请你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4)其中的一份是几个?1个是这一包也就是4个的1/4。也就是说,你们是把这4个物体给看成一个整体,对吗?)
4.请用3号包里的材料表示出1/4。【把8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1/4。】
(1)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
(2)谁愿意上来分分看。和你的分法一样吗?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3)看到这幅图,有什么疑问吗?其中的一份是几个?其中一份是2个,怎么会表示1/4呢?不该是2/8吗?也就是说,你们把这8个物体也给看成一个整体,对吗?)
5.质疑:我们来看这三幅图,分的总数一样吧?每份分得的个数一样吧?分的总数和每份的数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1)小组讨论一下。
(2)全班交流: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3)小结:那也就是说,不管这一包有几个,只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一包的1/4,换句话说,要想用1/4表示,就必须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6.如果我让你们用4号包里的材料表示出1/4,你会吗?不用分了,我只想知道你打算怎么做就可以了。现在,我想让你们用4号袋里的材料创造出一个新的分数,可以吗?
(1)分组活动。
(2)汇报:哪个小组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
(3)小结:通过上面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我们知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应用练习 巩固认知
整堂课,同学们手、脑并用,表现得非常出色。接下来,是你们大显身手的好时机,我相信你们会让更多的精彩出现。有信心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小结:要想准确进行涂色,必须先理解分数的意义,也就是要弄清需要平均分成几份。
四、评价小结 升华认知
下课铃马上就要响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否用简单的分数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课后可以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也可以回家后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