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放飞思维的翅膀曾经看过这样一篇短文:在美国,1968年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当时看到这篇短文时,我觉得美国的教育是荒谬的,0就是0,怎么会像其他的东西呢?当我作为一个老师,再去思考这个小小的故事时,我发现他们在保护的不仅仅孩子们的想象力,更是他们的发散的研究思维能力。那么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运用研究思维的能力展开课堂教学呢?首先,我觉得要相
2、信学生。我们老师只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效果会更好。在上7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我是这样安排学生探索的:“从一七得七开始,你有什么方法验证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呢?”让学生小组合作去尝试不同的方法得出每个结论。当时有的孩子是用画圆的方法,一排七个圆,二七就是两排七个圆,三七就画三排七个圆;有的是用加法,二七就是7+7=14,三七就是7+7+7=21;还有一些爱思考的学生在三七的验证上是这样想的:因为二七是十四,那三七不就多一个七吗,也就是14+7=21这些方法,让学生去研究口诀学到的知识远比7句口诀要多得多。所以,不要怀疑你的学生,他的思维可以更活
3、跃。其次,要注意引导,组内注意合作交流。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四个人的智慧就是无限的了。在上一亿有大时,学生对这个数没有太多的认识,通过让孩子去数100个本子的时间,到猜测数一亿个本子的时间,最后分组合作推测数10000本、1000000本、1亿本需要的时间,孩子们发现这比自己想象的时间多好多呀!发现原来一亿有那么大呀!刚才我们研究了数一亿个本子的时间,那还可以通过本子研究一亿个什么?四人一组交流并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实施方法,实施并记录数据,最后分析数据、交流。与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比一比,学生们能更直接的感知一亿的大到底有多大。中间的每个环节都是孩子们自己得出的结论,孩子们更能感受深刻,对一亿这个数的认识也更清晰。最后,做到及时补充说明。孩子们在说的时候难免有不完整的地方,教师可以及时的补充,注意完整性。多给孩子们一些空间,放飞他们思维的翅膀吧,他们会学得更广、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