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语文 YW14G217庖丁解牛导学案编写人: 审核人: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4-12-20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3、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学习重难点:理清层次及运用两个对比写出庖丁高超的技巧,理解本文给我们的启示。知识链接:1、庄子及其思想简介: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因庄子曾经隐居南华山,又称为南华经。 庄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生活贫苦,学识渊博,善于
2、辩论。庄子作品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来说明道理,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属于相对主义,对生活的态度主张一切 “安时而处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具体体现在这些方面:(1)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2)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
3、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3)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2、寓言体裁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拟人: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学习过程:一、课
4、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踦y(支撑,接触)騞hu(象声词)卻x(同隙,空隙) 窾kun(空)綮qng(结合处) 軱g(大骨) 硎xng(磨刀石)怵ch(害怕,恐惧)謋hu(象声词)2、划分文章结构思路:全文四个自然段可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作者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人触、倚、履、牛体、牛的骨头就分离)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技术写得超凡入圣。这一节句式整齐,把解牛场面作了诗意化处理,写成了一支劳动交响曲,一支劳动赞歌。 第二部分(24段):记叙了文惠君和庖丁的对话。可分为三层:第1层(2段):从文惠君的称赞引出庖丁的话。此段起到承上启下
5、的作用。第2层(3段):记叙了庖丁的经验之谈。第3层(4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即庄子的一切顺乎自然的思想。 二、课文研讨: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解牛之道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分析:“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总结下文)庖丁的观点。他好的是“道”是指解牛规律,运用前后对照的方法,生动地描述了自己掌握解牛之“道”的过程。 2、课文是怎样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对比:突出“道”之重要分析:良庖、族庖、自己的比较,用前二者反衬庖丁。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的不同,强调“道”的重要。都是先果后因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
6、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说说你的体会。 解牛的三个阶段:第一:“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不懂规律)第二:“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认识规律)第三:“方今之时”-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运用规律)这种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有通过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解牛之“道”。 目无全牛切中肯綮游刃有余踌躇满志4、为何只有庖丁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明确:1)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2)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
7、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3)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三、能力提升: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明确: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所谓“养生之道”是指在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其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险恶的现实环境中,人们只有像庖丁把握了社会的肌理,(像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小心谨慎,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
8、目的。四、学习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课文节选自养生主,主旨在于阐明保护、蓄养生命之主精神,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节选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比喻社会的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还应该以藏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达到人之养生的目的。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五、当堂检测: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D )A良疱岁更刀 岁:每年,名词活用作状语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名词动用C援玉抱兮击鸣鼓 鸣:响,形容词D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德:恩德,名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感激A以燕乐乐嘉宾之心 燕:使动用法,使嘉宾的心情愉快B黎民不机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以仁德统治天下,名词动用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善、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 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在上面,在下面E以无厚入有间 厚:有厚度的刀刃,形容词用作名词六、我的反思和收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