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化学课堂应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生成的过程。在这种生成性的课堂中,教师主观预设的教案,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没有多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未知的随机性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改进备课方式,让备课实实在在地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一、进行学情调查 学生学习新知识都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所以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必须由教材转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和能力水平,思考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出现
2、哪些思维障碍以及认知难点是什么;深入了解学生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和困惑;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关注学生发展,注重三维目标的呈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已不再是知识本位的教学,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的发展。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固然重要,然而我们更加关注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其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最后才是知识与技能。首先明确本节课我们将培养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其次在教学中通过怎样的方式或通过设计什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最后通过学习使每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3、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设计“弹性化”的教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备课方式,设计“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 (一)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预设情境引入新课,注重新旧知识衔接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备课时应慎重考虑教学环节的设计,设计环节的目的是什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什么,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障碍。 (三)活动的设计适合多变的课堂。于是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并及时调控课堂。 (四)让学生学会反思。课后小结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自评与互评的能力,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我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还有那些问题未掌握,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给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打分。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对每个同学的发现与反思都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反思 下课后及时对教案进行反思补充,对经验进行总结升华。(1)课堂效果如何。(2)这节课我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我采取的策略又是什么;这节课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3)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这样将有助于教师同时并重教与学,把“课前分析思考,课中实践体验,课后总结补充”融为一体,也让教师能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反思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