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你自己
活动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
2. 帮助学生发现认识自我的有效方法,学会全面、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3. 引导学生关注情商是什么?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的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4. 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今后的生命质量。
活动重点:带领学生体验认识自我的有效方法,认识情商
新 知 识:“自我同一性”,情商
活动难点:能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和改变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拍摄制作等
活动时间:2课时(1课时为主题学习,第2课时为活动)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以简单提问来导入,并肯定高中生关注自身形象,是自我尊重、尊重他
人的表现,这说明我们在长大,希望能得到周围人的肯定与喜爱,建立自信,获得快乐和幸福。
同时,也提示学生,这其中也有我们对自我的关注,对变化着的自我的迷惑,对新的发现的惊讶……
2. 提示:在古代希腊神庙的柱子上镌刻着五个大字:“认识你自己”,成为千百年来对世人的不朽警示:认识自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认识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认识自己,是一辈子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和深入的认识你自己。(出示课题:认识你自己)
二、体验、探索阶段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认识自己,也可以有不同的
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我们今天就来体验一下多种可以帮助你看见自己的“照镜子”的方法。
(一) 画出你的人生:
1. 请想像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在纸上画三个圆圈,分别代表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至于圆的大小、排列的顺序,都由你自行决定。
2. 请画得比较特别的同学上黑板复制,并向全班同学解读自己的画。
3. 结合黑板上的画作,指导全班同学进行自我探索:我画的这些圆圈是否连贯?是否圆满?大小一样吗?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关注到自我接纳程度,对并不长的人生的粗略评价,并强化其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二)正确识我多面镜
1.同桌眼中的“我”
(1)同桌互换笔记本,用肯定语气实事求是的完成下列句子:
※ 你的形象 。
※ 你的性格 。
※ 你在与人交往时 。
※ 你的兴趣爱好主要有 。
※ 你的学习(方法、能力、成绩等方面) 。
※ 你有这些能力、特长 。
(2)将笔记本物归原主,认真阅读,并反馈同桌的评价是否真实,自己是否认同。
2.人群中的“我”
学生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提示:主要的、你平常印象较深的
父母眼中的我
老师眼中的我
同学眼中的我
朋友眼中的我
(2) 自我分析:四类人群对我的印象,有无共同点?请标记出来。
3. 自己眼中的“我”
(1) 结合前面收集的信息和平时的自我观察与思考,完成“自我认识20
句”,即用“我是 的人”的句型写20个句子。
(2)自我分析
关注点1:把表扬和肯定的句子画上记号,并数数有多少个,全班统计反馈:反映个人的自我悦纳程度,15个以上为自信且欣赏的状态
关注点2:看到前5个句子,写的是什么内容,反映你自己所关注的方面,如个性发展、学习能力、外形条件等;
关注点3:看第一句,写的是什么?优点、缺点?哪个方面?这可是你最关注、内心最在乎的,或是你最得意自信的,或是你的心中之痛。
1. 我最欣赏的人
你最欣赏的人是什么样的?由学生写出最重要的三个特征(不限),全班交
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面对心目中的理想自我形象,体验有目标的愉悦,获得前进的动力。
(三) 新知链接:“自我同一性”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的理论,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分八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五阶段是青少年期,从12--18岁,是关键中的关键。而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所谓“自我同一性”就是“我就是我”的强烈感受,是青少年对自我的本质,自我的人生体验等同他人相区别的一种前后一致的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中包含了对成长中的自身日益增长的信任,为应付复杂多边的社会生活作好准备。已确立“自我同一性”的个体往往是能够包容不同人对自己的印象和期待,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健全的人。
“同一性混乱”。相对于“自我同一性”的强烈感受,不知道“我是谁”,则称为“同一性混乱”。是对这一人生阶段的适应不良,表现为对自己的独特之处认识不清,需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对自己能否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感到茫然。例如,有的表现在性别角色方面,他们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怀疑和不接纳,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确属何种性别。
提示:学生注意“自我同一性”发展情况,并强调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重要意义。
三、知识链接
“乔哈里窗”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别人知道
别人不知道
1.开放层次
2.盲点层次
3.隐藏层次
4.未知层次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