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淄博颐景园三期工程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8月19日淄博颐景园三期工程基坑围护设计 工程编号:2008SJ淄002设计单位: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 经 理:总工程师:审 定 人:审 核 人:设 计 人: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8月19日目 录1 工程概况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场地地形地貌2.2 岩土工程条件2.3 地下水2.4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3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3.1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3.2 设计依据3.3 设计参数的选取3.4 基坑支护方案4 主要施工技术要求4.1 基坑支护技术要求5 施工注意事项6 基坑工程监测7 应急预案附图
2、:1、淄博颐景园三期1#4#楼、7#9#楼、11#13#楼基坑支护平面图(图1)2、天然放坡立面图及面层大样图(图2)3、面层施工图(图3)附件: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1 工程概况淄博泰盛房地产有限公司拟建淄博颐景园三期1#4#楼、7#9#楼、11#13#楼,建设地点位于淄博市柳泉路21号,原山东淄博宏伟电机厂院内。本工程基坑长宽:1#4#楼为63.50m23.40m,7#9#楼为67.60m18.40m,11#13#楼为68.0023.00m;基坑开挖深度按6.5m计。围护面积约3000,场区地形平坦开阔。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最大值38.78m,最小值3
3、8.27m,地表相对高差0.51m。场地所处地貌类型为山前冲洪积平原。2.2 岩土工程条件根据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淄博颐景园三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以下简称“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基土层自上而下主要地层有:层杂填土、层粉质粘土、-1层粘土、层粉土、层粉质粘土现分述如下:第层杂填土:灰杂色,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主要由砼、碎砖石等建筑垃圾及粘性土组成,含炉灰渣、砖屑、石灰渣。层底深度平均1.36m,层底标高平均36.88m。第层粉质粘土:黄褐色为主,可塑,局部硬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稍光滑,偶含砂颗粒,局部含少量姜石。具层理,上部粘粒较多,局部为粘土;中部多夹薄层-1灰
4、色粘土;下部粉粒较多,褐黄色,含较多姜石。层底深度平均6.62m,厚度平均4.60m。第-1层粘土:褐灰色,可塑,局部硬塑,干强度、韧性高,切面光滑,含少量小姜石,偶见螺壳。层底深度平均4.08m,厚度平均0.68m。第层粉土:褐黄色、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干强度、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轻微中等,含少量姜石,具层理,夹小薄层粉质粘土。顶部一般含姜石较多,局部20%以上,大者粒径20cm以上。层底深度平均9.23m,厚度平均2.61m。第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局部硬塑。干强度、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局部为粘土,含铁锰质斑点、结核。局部含少量姜石、长英质砂粒,底部含粉细砂颗
5、粒较多,局部夹微薄层砂。层底深度平均14.39m,厚度平均5.13m。2.3地下水根据勘察报告,场区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勘探期间地下水位埋深11.2011.90米,地下水年正常水位升降变化幅度一般在2.0米左右。2.4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四周较空旷,无既有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距离建筑物最近处约20m,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本工程基坑围护措施。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第3.1.3条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7.1.7条,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及基坑侧壁变形监控均按三级考虑。3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3.1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根据收集到
6、的资料,结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的有关规定,针对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情况,经安全、经济分析,确定本基坑采用天然放坡开挖,挂网喷面支护方案。3.2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招标文件;2淄博颐景园三期14#楼、79楼、1113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3 设计参数的选取设计计算参数主要根据该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缺少的部分参数依据当地建筑经验及上述规
7、范取值,设计计算中采用的各地层的主要岩土指标如下表:地层名称平均厚度(m)重度(kN/m3)粘聚力(kPa)内摩擦角()1、杂填土1.3018.55.0020.002、粉质粘土3.9219.019.0020.002-1、粘土0.6818.620.0023.003、粉土2.6118.78.0029.004、粉质粘土5.1319.732.0010.003.4 基坑支护方案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及地质条件,本工程采用造价低,施工简捷的自然放坡方案,自上而下按1:0.5坡率放坡开挖。放坡开挖至-3.00m时,设置宽为1.20m的平台,然后按1:0.5坡率放坡开挖至-6.50m。整个坡面采用挂网喷面支护方案,
8、(详见自然放坡立面图及面层大样图)。4 主要施工技术要求1、基坑支护工程采用独立坐标系统,自然地面0.00m为绝对高程38.56m。2、开挖要求:每步开挖深度不大于2.00m,且均匀开挖。3、坡面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面层(见面层施工图)钢筋网网格尺寸为250mm250mm,钢筋采用6.5 mm盘条调直后使用。钢筋网编好后,纵横交叉设置2.002.00m网格状通长加强筋16mm。加强筋与编网网点以绑扎方式连接,各加强筋网点处置入土中1.00m左右的16mm钢筋短钉,并与加强筋焊接稳固以固定编网。所有面层在坡顶应有1.5m的外翻宽度,且做成外倾状,以防地表水倒流至基坑。4、面层采用C20细石混凝土高
9、压喷射而成,配比采用水泥:石屑:砂=1:2:2,面层厚度80mm。5、在基坑底面以上0.300.50m左右处按2.00m间隔设置泄水孔。在坡底距离坡角约40cm设置3030cm的砖砌水泥砂浆排水沟。6、加强施工用水及地表水的管理工作。杜绝基坑周围水管及地表水的入渗。严禁基坑地面附近出现积水和基坑内积水,并应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7、本工程计算软件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及“同济启明星岩土工程软件”计算,相互验证。5 施工注意事项1、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地质资料同勘察报告不符合或者地下管线、构筑物、尤其是上下水管等情况与设计条件差异较大时,应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核实,并进行方案调整。2
10、、基坑顶边缘线外推3.00m范围内禁止行车及堆放材料。行车道及堆料区应进行地面硬化处理。3、坑边不准堆积弃土,不准堆放建筑材料、存放机械、水泥罐及行车。基坑边外部不得堆载。4、基坑开挖时应严格遵照“分层、分段” 施工原则,严禁超挖。分段挖土范围以1020m为宜。开挖后及时进行挂网喷护面层。5、通过现场跟踪检测,及时了解基坑围护状况。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均应立即停止挖土,迅速采取回填、卸载等措施,查清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6 基坑工程监测基坑工程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现行规范规定,本基坑工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基坑开挖及使用过
11、程中必须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1#4#楼、7#9#楼、11#13#楼沿基坑长度方向北侧不少于9点,宽度方向东侧及西侧不少于4点。2、基坑开挖时,各监测内容每天监测2次,监测指标趋于稳定后,每天可监测1次。观测结果应及时反馈设计人员。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增加观测密度,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1) 当坡顶的水平位移达到坡高的3(20mm)以上时;2) 当水平位移速率达到2mm/d时;3) 当基坑水平位移突然加大时。3、基坑最大允许变形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4、当位移量超出监控值时,应及时停止挖土,并在适当位置增加预应力锚杆。7 应急预案1、通过现场跟踪监测,确定预警值,当边坡防护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及时采取回填、卸载等措施。2、当边坡土体塌落时,可利用木板支档或砌置砖墙挡土。3、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本工序施工,查清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附件:淄博颐景园三期工程基坑围护设计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