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钻孔灌注桩断桩事故的处理与原因分析.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880681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断桩事故的处理与原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钻孔灌注桩断桩事故的处理与原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断桩事故的处理与原因分析 李 红 摘要:介绍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断桩事故的详细处理过程,进一步分析出现断桩的原因及施工中的对策。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过程;原因分析;对策 一、工程概况 某基础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总桩数286根,桩径1.2m,桩端要求进入中风化含粉砂泥岩层厚度大于2.0m,有效桩长约49m,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8900KN。桩基检测采取震测法(机械阻抗法)。 该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简述如下: ①层:杂填土及素填土,高程18.7~24.88m,厚6.1m。 ②层:粉质粘土及亚粉土层,高程5.98~18.78m,厚12.8m,局部夹有淤泥及淤泥质土。 ③层:粉细砂层,高程-0.82~5.98m,厚6.8m。 ④层:细中砂层,高程-16.92~0.82m,厚16.1m。 ⑤层:亚粉土混粉细砂层,高程-20.32~16.92m,厚3.4m, ⑥层:强弱分化含砂泥岩互层,高程在-20.32m以下。 二、主要施工工艺及检测结果 本工程采用GPS-15型泵吸反循环钻机钻进成孔,利用原土造浆正、反循环结合钻进,并根据不同地层选用不同的钻进参数。当钻进至中风化含砂泥岩层后进行反循环取样鉴别,岩性较硬时采用筒式或刮刀钻头钻进,直止钻进至设计孔深。由于现场施工场地较大,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灌注,灌注前采用反循环二次清孔并严格控制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 全部286根桩施工完毕后经检测,I类桩273根,占总桩数的95.5%;II类桩12根,占总桩数的4.2%;III类桩1根,占总桩数的0.3%;其中III类桩为在桩顶下13m处存在缺陷,并初步判断为断桩。 三、断桩的处理原理及步骤 1.处理原理:采用高压水头将缺陷段处混凝土及泥砂进行高压切割,将所夹泥沙等物排出后压入水泥浆进行固结,以使桩身砼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2.处理步骤 ①抽芯验证:为验证小应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缺陷段的位置,在桩顶对称位置钻取两个小孔并取样(抽芯孔位置见图一)。发现1#孔在桩身12.8m~13.2m处存在混凝土局部夹砂现象,其它位置岩芯较为完整。2#孔取芯结果良好,岩芯完整。 ②钻孔布管:在桩顶布置5个钻孔(其中两个孔为取样孔),呈梅花型布置,采用地质钻机取样钻进,孔径φ76mm,孔深16m。 ③高压洗割:采用BW-350/30高压泵,在孔深13-15m处对缺陷段位置进行高压洗割,并将洗割掉的泥砂通过高压水流排出孔外,直止完全清洗干净为止。高压泵最大工作压力达30Mpa,以保证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也冲刷干净。 ④布管:钻孔清洗干净后,在每个孔内下入直径为1英寸的压浆管,压浆管底部安装压浆器,并将压浆器包裹好后置于缺陷段位置,以防止孔内泥砂将压浆器孔眼堵塞。 ⑤封孔:孔底至桩顶标高以下11m处用1~3mm中粗砂填充,上部0~1lm用水泥球封孔。水泥球采用PO 42.5级水泥制作,并加入适量早强剂,水灰比不大于0.4:1。 ⑥压浆:封孔10天后即可压浆,泵压控制在0.5~3.0Mpa之间。水泥浆采用PO 42.5级水泥配制,水灰比0.45:1,单孔压浆量大于500Kg。 四、处理效果 压浆完毕后14天进行小应变检测,检测曲线如图二所示,并判断为Ⅱ类桩。 五、断桩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1、大直径(直径大于800mm)、深孔(孔深超过30m)钻孔灌注桩必须采用反循环施工工艺,并严格控制泥浆比重不大于1.25,泥浆含砂率小于5%,孔底沉渣不大于10cm。若泥浆比重过大、含砂率较高或孔底沉渣较 图二:小应变检测曲线图 厚,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孔内泥砂极易与混凝土混合,造成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严重者造成断桩事故。 2、本场区②层粉质粘土及亚粉土层中普遍夹有淤泥及淤泥质土,在钻进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极易发生塌孔事故。特别在灌注过程中发生塌孔,孔壁泥土就直接夹杂在混凝土中,造成断桩事故。所以必须选用优质泥浆保持孔壁稳定,同时在灌注过程中要保持孔壁内、外压力平衡,当泥浆渗漏严重时要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 3、现场搅拌混凝土由于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底,砼和易性差。特别在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每次拔管时间间隔长,砼面浮浆多,灌注过程中容易出现夹泥夹砂现象,严重者出现断桩。因此,在大直径灌注桩施工中尽量避免使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或者采用现场搅拌时增加机械和人员数量,同时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木质素黄酸盐,以增强砼的和易性。 4、单孔灌注时间的增加或泥浆比重较大,使砼面浮浆越积越多,用测绳测量砼面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在拔管时常因埋管深度不够而使导管提离砼面。为防止此种情况的发生,在测量孔深时可适当增加测锤的重量,并在砼面附近上下拉动测绳,以判断测锤是否在砼面附近。当砼面离地面较浅时,也可将长钢筋直接插入孔内测量。 六、结语 大直径、深孔钻孔灌注桩施工必须采用反循环施工工艺,并严格按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特别是泥浆比重和孔底沉渣厚度要严格控制。同时希望本文能对广大同行在处理断桩事故中借鉴一些经验。 作者简介 李红(1970-),男。汉族,陕西合阳人,1994年成都理工学院探矿工程系探矿工程专业毕业,工程师,常期从事桩基、石油、煤田勘察的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陕西省渭南市朝阳路 E-mail:wnlihong@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