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活动形式:一人一课
活动时间:2013.10.23
活动班级:大(2)班
活动内容:
魔力喷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展开想象,尽量运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故事情节的发展。
2、感受故事离奇的情节与出人意料的结果,从中得到快乐。
3、乐于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述自己的变化,快乐地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一套;
2、请一配班老师扮演收旧货的人。
活动过程:
一、引出:听着轻松的音乐集体向“稀奇王国”行进。 老师听说山脚下的稀奇王国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见识一下。
二、结合课件演示,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从开头“在美丽的稀奇国里”——呀,响亮的“汪汪”声怎么变成“喵呜”声
1、在一座漂亮的小房子里,住着谁?他们是什么样的?(尽量引导幼儿将动物的特征表述清楚。)
2、有一天,来了一个什么人,他怎么了?
3、结果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可加上肢体动作)
4、你觉得猫咪、小兔子和大狗会喜欢这样的变化吗?为什么?
(二)从“小兔子着急地说:‘还我的头来!’”——“大狗着急地绕着大树兜圈子:‘喵呜,怎么办呢?喵呜!’” 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变回原样呢?
(三)从“他们商量了一会儿说”——“于是老虎就和他们一起上路了” 1、他们在路上碰到了谁? 2、老虎是什么样子的?看了他的样子,你心里感觉如何?
(四)从“走着走着,他们又碰到了一只奇怪的小猴,”——“你来猜猜看,小猴哪里很奇怪?” 故事里没告诉我们小猴怎么了,请小朋友来猜猜看,你觉得喷嚏会把小猴打成什么样子?
(五)从“走呀走呀,他们看见了一间歪歪斜斜的房子,”——“说着,他坐了下来,准备打魔力喷嚏。” 1、他们最后在哪里找到了收旧货的人?(理解“歪歪斜斜”) 2、你觉得收旧货的人打的喷嚏会帮助他们变回原来的样子吗?
(六)从“现在,请在我的鼻子上撒点胡椒粉。”——“大家乘他的喷嚏还没打出来,拼命逃走了。” 1、兔子、猫咪、大狗、老虎、猴子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你们为他们高兴吗? 2、如果要给这个故事取一个题目的话,你觉得取什么好?说说你的理由。
三、游戏:变变变
1、引出“收旧货的人”一起游戏: 稀奇王国里的这个收旧货的人真是一个有趣的人,能把别人变成奇怪的模样,又能把人变回来。老师好想把这个人请来跟我们一起做游戏,你想吗? 集体呼唤:“收旧货的人,你在哪里?到我们这里来玩吧?”
2、集体游戏。 收旧货人出现:我来了!谁想变变变啊? 引导幼儿大声说出自己变出的模样。
《魔力喷嚏》反思:
1、语言活动应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以新《纲要》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新《纲要》的语言领域目标,明显地多以“体验、乐意、大胆说”为基准,从孩子本位出发,如目标第一条就是“乐意与人交流”,并且纲要强调了“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纯粹淡化了以前得视语言形式学习的特点,而是强调了语言的“人本”精神与交际作用。因此,对于每个语言活动,我样首先应以新《纲要》为指导,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以幼儿为本”的目标,而不是停留在象《魔力喷嚏》这样理解表面情节的层面上。
2、活动设计应围绕活动目标而进才,为目标服务。
活动过程若不为目标服务,就似“散沙”一堆,“形散而神不散”才是活动必需过到的境界。如《魔力喷嚏》的游戏中,我样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人体动作”。并用语言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创意”,这样语言发展又有一个提升。
3、语言活动过程应重视环境创设与互动交流。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为孩子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乐于说的环境”,这样才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体现,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与老师的互动、与幼儿的互动中自在的、自主的发展。
4、对活动内容必须透彻分析,把握准确,充分挖掘其功能。
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从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 ,抓重、难点,才能充分发挥作品的功能,达到活动目标,避免流于形式。
5、整个活动还要注意动静交替、难易适度、层层递进等原则,注重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原则等。
只有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出发,注意动静交替、难易适度等才能避免孩子过于疲劳。
活动形式:一人一课
活动时间:2013.11.5
活动班级:小(1)班
活动内容:
亲亲长颈鹿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饰小兔,教师饰兔妈妈,戴上小兔头饰。
2、场景布置:草地 –小河-森林
3、弧形大型积木做成的“长颈鹿”、配班老师(躲在道具后面),背景图及活动教具。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跟着教师兔跳进场。
1、 师: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小兔们要去参加表演了,我们赶快出发吧!(小兔子们要紧紧的跟着妈妈,否则会迷路的!)
(二)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1、跳至小河旁边,讨论怎么过河?
师:哎呀,前面是什么?我们小兔子不会游泳,应该怎么过河呢?
演出马上要开始了,河上又没有桥,我们一起喊,也许谁听到了就来帮助我们了。
一起着急地大声喊:“谁来帮我们过河?”
2、讨论怎么让长颈鹿帮助小兔过河?
“长颈鹿”:我愿意帮助你们过河!
师:咦,是谁呀?喔,长长的脖子细长腿——是长颈鹿阿姨啊!长颈鹿阿姨,你怎么帮助我们过河呢?
长颈鹿:小兔子们可以一个一个爬上我的头,走过我的脖子和身体,又从我的尾巴上滑下来、、、
师:小兔子听清楚了吗?长颈鹿阿姨是怎么说的?
幼重复长颈鹿说的话。
3、“小兔”和“妈妈”一起过河。
我们请长颈鹿阿姨一起上岸吧,在水里呆久了会感冒的。
4、讨论该怎么感谢长颈鹿。
长颈鹿阿姨帮助我们过了河,你们心里觉得怎么样?我们怎么谢谢她呢?
你们喜欢长颈鹿阿姨吗?妈妈也很喜欢长颈鹿阿姨,长颈鹿阿姨真好!我用我的脸蛋去亲亲她!小兔子们想怎么亲亲长颈鹿阿姨?(幼说出各种亲法)
5、“小兔”在“妈妈”的引导下一个接一个地用脸蛋、身体、手等部位亲亲长颈鹿。
(三)运用教具,完整讲述故事《亲亲长颈鹿》
到森林了,看小动物们都已经在等我们了。
趁现在还没轮到我们表演,我们把刚才在路上碰到的事情编成一个故事先讲给大家听吧!故事的题目就叫做《亲亲长颈鹿》吧!
你看,长颈鹿阿姨多
好呀,幸亏她帮忙,我们才赶上了“动物联欢会”,我们很高兴!以后我们也要像长颈鹿阿姨一样喜欢帮助别人每给大家带来快乐,好吗?
(四)幼儿和长颈鹿表演歌曲《春天》
录音:下面请小兔子为我们表演节目啦!
师:哎呀,轮到我们小兔子表演了,我们赶快在长颈鹿的旁边找个空地方一起表演《春天》吧!
(五)听音乐出场
今天小兔子们玩得开心吗?
下次如果还有“动物联欢会”妈妈还带你们一起去参加,好吗?
今天时间不早了,演出结束了,跟妈妈一起回家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提问法等教法进行教学。
首先是情境教学法:给幼儿讲故事时,单纯的教师讲、幼儿听的传统做法会有很多的弊端,如;幼儿注意力不易保持,所以,我尝试改变这一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故事情节,为幼儿创设了具体的教学情境,幼儿身如其境时,兴趣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其次是角色游戏法:小班幼儿喜欢参加角色游戏,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小兔子和长颈鹿,能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小兔子过不了河时着急的心情以及长颈鹿阿姨帮助小兔子后快乐的感受;最后是提问法:整个活动中,我会注意多用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例如:小兔子怎样才过的了河呢?长颈鹿阿姨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小兔子过河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更重要的是给幼儿提供了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从而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我还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穿插运用赏识激励法、启发联系法等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本次活动我将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法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幼儿将会用到的学法主要有谈话讨论法和游戏练习法。谈话讨论法对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非常有效,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多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游戏练习法也很重要,《纲要》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在游戏时练习故事中的句子,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练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