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和资本积累
一、单选题
1. 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由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决定的
D.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 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是( )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D.劳动力的价值
3.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5. 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了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 )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 D.组织股份公司
6.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7.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 )
A.c+v B.v+m C.c+v+m D.c+v+p
8.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
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国内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D.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9.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中( )
A.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B.c+v是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c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D. c+m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是新创造的价值
10. 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
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B.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C.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11. 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表面来源是( )
A.商品贱卖贵买的收益 B.商品售卖劳动创造的价值
C.商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额 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2.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货币时( )
A.放弃了资本所有权,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
B.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转让了资本使用权
C.既放弃了资本所有权,又转让了资本使用权
D.既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也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
13.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
A.无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合伙制企业
14.资本主义地租是( )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 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 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
15.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决定于农业生产中的( )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 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
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 D.社会平均生产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
1. 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 )
A.流通的内容不同 B.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C.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D.流通的目的不同
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 )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D.创造出剩余价值
4.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 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5.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的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
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B.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6.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 )
A.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7. 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D.年余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8. 剩余价值划分为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包括( )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D.竞争的激烈程度
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9.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
A.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B.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C.工人有权出卖或不出卖劳动
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0.资本主义工资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
A.工资被看作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
1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 )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D.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12. 剩余价值规律( )
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
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13.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 )
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 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
14.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15.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
A.个别资本增大 B.科学技术进步 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D.平均利润率下降
16.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17.资本主义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 )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减少
18.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 )
A.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构成部分
B.按照资本家的资本的耗费计算的
C.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D. 企业盈亏的标志
19.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
A. 工资 B.利润 C. 利息 D.地租
20.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 )
A.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C.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D.剩余价值掩盖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三、名词解释
1、资本 2、不变资本 3、劳动力 4、剩余价值 5、相对剩余价值
6、工资 7、再生产 8、资本积累 9、资本有机构成 10、资本集中
11、相对人口过剩 12、成本价格 13、利润率 14、平均利润
15、商业资本 16、利息 17、级差地租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什么?
3、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4、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5、简述工资存在国民差异的原因?
6、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7、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有哪些?
8、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及其实质的概述?
9、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0、怎么样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11、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利润的本质是什么?
1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和联系?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那些?
13、什么是股份公司、股票、股息和股票价格?
14、如何正确理解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5、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重大意义何在?
16、如何正确认识商业利润及其来源和本质?
五、分析题
1.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摘自《资本论》第1卷第188-189页。
材料2
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及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他变为剩余价值,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摘自《资本论》第1卷第188-189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回答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形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回答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所学过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
2.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种完成了。”
请用资本集中的有关原理分析马克思上述论述。
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城市土地征收使用费,并按不同地段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试析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4.用马克思主义生产价格理论分析说明价值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为什么说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5.阐述商业资本独立的意义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义。
六、论述题
1、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意义是什么?
2、试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3、相对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4、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特点?
5、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有何意义?
6、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7、试述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的影响?
8、试述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
9、利息的来源和本质是什么?利息率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10、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形式?
空格号
共6页 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