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防隧道拥水(透水)拥沙事故应急预案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2、危险性分析 2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
4.组织机构及职责 2
5、防隧道涌水、涌沙应急措施 4
6、人员疏散避险 4
7、人员伤亡处置措施 5
8、应急资源 5
9、救援路线 8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包含一站一区间,具体为右安门外站、右安门外站~北京南站区间,如图1-1所示。
图1-1工程位置图
图1-1 工程(车站)范围示意图
本合同段工程包括一站一区间:右安门外站(明挖)全长186.4m,右安门外站~北京南站区间(暗挖)全长629.046m。工程范围示意见图1-2所示。
本标段
工程位置
图1-2 工程(区间)范围示意图
(1)右安门外站:右安门外站位于右安门外大街与玉林南路交叉路口的东北侧,南临玉林南路,东西向布置,车站起始里程K17+319.7,终止里程K17+506.1,车站总长186.4m,采用明挖施工,车站共设置2个出入口、1个紧急疏散口和2组风亭。
(2)右~北区间:区间自右安门外站沿凉水河北岸向东,穿越开阳里西巷、开阳里东巷、开阳路与北京南站预留工程对接。区间起始里程K17+506.1,终止里程K18+135.146,全长629.046m,采用矿山法施工。
(3)北京南站预留工程:北京南站预留工程内容主要为二次结构、装修工程等。
2、危险性分析
北京地区6月15日—9月15日为汛期,夏季降水较多,本标段暗挖区间施工竖井、车站明挖基坑、钢筋原材及加工场、木工加工场、危险品仓库、电缆沟等为主要汛期保护区域。其中暗挖区间施工为主要危险源,要防涌沙、涌水事故的发生。
区间隧道暗挖施工,以平行于隧道南侧的Φ1750污水管为主要风险源,在施工中要加强对此及相关管线的监测及保护,一旦出现管线破损或断裂,极易出现隧道涌水事故的发生。隧道穿过不良地层时,因围岩自稳性差,可能出现涌水、涌沙事故的发生,危害程度较大。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加强监控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控制。
(2)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一旦启动本预案,相关责任人要以处置重大紧急情况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和,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求有关人员的责任。
(3)项目部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队伍救援,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
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组建抢险队、救护车
配备应急物资、设备
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定期评审
实施应急预案
进行评审、修订
未发生
发生
图3-1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4.2指挥机构及职责
4.2.1总指挥职责
项目经理是防隧道涌水、涌沙抢险指挥部的第一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防涌水、涌沙工作的全面布置、检查、落实与指挥重点抢险工作。
4.2.2副指挥职责
总工程师、生产经理是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担任副指挥,负责及时掌握汛情和施工作业面情况,合理安排值班人员、车辆及应急物资的配备供应工作;特殊施工期和汛期汛情的上传下达,正确处理下级请示;做好监控纪录,按时向抢险指挥部汇报,当好参谋和助手;负责安排好汛期的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
4.3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质量技术部 张心灵
经营合同部 智 娟
物资设备部 刘大勇
安全保卫部 张永刚
综合办公室 郭 涛
财务劳资部 祁朝艳
总指挥
徐秀文
副指挥
黄相锋
副指挥
张洪伟
副指挥
李海臣
抢险作业队1
(20人)
抢险作业队2
(20人)
工程管理部 张立波
图4-1 防隧道涌水、涌沙抢险指挥部组织机构图
4.3.1抢险队成员职责
(1)抢险如同战场,责任重于泰山。抢险队员要绝对服从指挥,按时、按质完成上级下达的突发险情的抢险任务。
(2)抢险队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汛期和施工特殊时期要时刻提高警惕,严阵以待,做到快速反应、快速集结、迅速出发,白天集合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毕,夜间在l小时内完成。
(3)集结地点:各部门负责人接到指令负责召集所属人员到达集合地。
(4)执行抢险任务时,抢险队员要穿戴好雨衣、安全帽,带上工具。
4.3.2水泵维修人员职责
(1)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遇有雨情人员须全部到岗。
(2)经常对水泵、线路等设施进行检修与保养,确保水泵正常运转。
(3)对水泵易损部件要做到心中有数,该储备的要储备,防患未然。
(4)水泵维修人员要对水泵运转情况负全责,属维修保养不到位造成水泵不能正常运转,要给予责任人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从严处罚。
5、防隧道涌水、涌沙应急措施
开挖掌子面始终存有钢筋网、锚杆、钢格栅、注浆设备、喷射机等抢险物资,一旦出现开挖掌子面或隧道上方冒顶、涌砂、涌水时:
(1)隧道内其他掌子面立即停止作业,所有人员立即撤至竖井外等待命令;
(2)立即对掌子面挂网、喷射砼,当出水较大时应集中引排水,及时架设格栅,对坍体进行封堵和反压;涌水涌沙点如果出水较大,立即先填埋沙袋后,方可进行后续处理;
(3)立即开启所有降水井,向外排水,减少隧道内涌水积压,为后续抢险提供条件,减少隧道内危险情况;
(4)如果隧道冒顶到地面,地面上人员、车辆应立即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外,隧道冒顶处则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或碎石土分层夯实,从地面将塌陷处进行回填,回填至地面处平整顺畅,在其上铺设一层彩条布,并做好地面排水以防雨水进入塌陷处,埋设注浆管,对塌陷处进行注浆加固;
(5)抢险结束后,在相关领导部门进行多方会议讨论,制定详细的后续施工方案,方可进行后续作业,项目部要认真总结,完善优化各项应急预案。
6、人员疏散避险
(1)暗挖施工人员接到疏散命令后,迅速集中到车站、施工竖井或盾构接收井内,暗挖施工负责人清点人数后,沿马道上升到地面高处进行避险。
(2)车站、施工竖井、盾构接收井施工人员,接到疏散命令后,应迅速在马道处进行集结,清点人数后,迅速沿马道上升到地面高处进行避险。
(3)地面人员疏散路线见图6-1、6-2 右安门外站~北京南站区间 施工竖井区人员疏散路线图。
7
图6-1 右安门外站施工人员疏散路线图
图6-2 右-北区间竖井施工人员疏散路线图
7、人员伤亡处置措施
(1)呼救:当发生事故时,最先发现情况人员立即大声呼救,呼救内容要明确:××地点或部位发生××情况,将位置明确传出。
(2)报警:要初步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及人数、救援组对受伤病人给予简单救治,如:止血、人工呼吸等,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说明发生伤亡、伤害地点、类型、行车路线。伤情较轻的直接安排车辆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3)接车: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派人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急救车到现场抢救。应急领导现场指挥组织抢救工作。
(4)淹溺抢救:发现落水,如自己会游泳,可入水抢救;如不会游泳可用救助篙杆,将落水者拉上岸。应将落水者面朝地面放置中间高、两边低的平地,以便控出体内的水。如无呼吸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16~18次/分钟;如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按压、松开,频率为60~80次/分钟,帮助溺水者复苏心脏跳动。
8、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必备生活保障物资。
主要应急物资设备储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所在位置
备注
1
注浆机
台
2
现场
2
千斤顶
台
4
库房
3
对讲机
台
10
现场
4
发电机
台
1
现场
5
钢 管
根
50
现场
6
方 木
根
20
现场
7
灭火器
个
10
现场
8
污水泵
台
2
现场
9
风 镐
台
10
现场
10
砂 袋
个
150
库房
11
编织袋
个
150
库房
12
手电筒
个
20
库房
13
雨 衣
件
100
库房
14
雨 鞋
双
100
库房
15
水 泥
吨
20
水泥库
16
砂 子
方
30
现场
17
碎 石
方
30
现场
18
挖掘机
台
1
现场
附件1
应急抢险24小时联系电话
序号
姓名
职务或单位
电话
1
徐秀文
项目经理
13811225765
2
李海臣
常务副经理
13910117378
3
黄相锋
项目总工
13146887007
4
张洪伟
生产经理
15601135937
5
张永刚
安全副经理
13691407489
6
胡雪飞
质量部
13810967853
7
郭 涛
综合办公室
13520004431
8
张玉虎
驻地监理
13693368059
9
王向阳
总监理工程师
13501212015
10
张 鹏
车站设计人
11
赵 月
区间设计人
12
刘志伟
甲方代表
13810015044
13
交警部门
122
14
右安门医院
120、 83997599
15
火警
119
16
公安机关
11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8合同段
9、救援路线
项目部值班电话:(010)83974168 北京右安医院电话:(010)83997599 急救电话:120 右安门外消防中队电话: (010)63567408 火警:119
8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