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路径新.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5878735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路径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路径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轻、中度患者。 一、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久痢。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ICD-10 编码:K51.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 诊疗共识意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中华医 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07 年)。 2.疾病分期 (1)活动期:Sutherland DAI>2分。 (2)缓解期:Sutherland DAI≤2分,或病理检查示:①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 炎症细胞减少;②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③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大; ④潘氏细胞化生。 3.疾病分度 轻度:患者每日腹泻 4 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红细胞沉 降率正常; 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腹泻每日 6 次以上,伴明显黏液血便,体温>37.5℃,脉搏>90 次/分,血红 蛋白(Hb)<100g/L,红细胞沉降率>30mm/1h。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 方案”。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见证候: 大肠湿热证 脾虚湿蕴证 寒热错杂证 肝郁脾虚证 脾肾阳虚证 阴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 案”和 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久痢(溃疡性结肠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久痢和溃疡性结肠炎(ICD-10 编码:K51.902)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活动期。 3.疾病分度属于轻、中度。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合并有中毒性巨结肠、大出血、肠穿孔、重度异型增生等并发症,需要外科手 术治疗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大便培养 (3)C 反应蛋白(CRP) (4)血沉(ESR) (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6)腹部超声 (7)心电图 (8)胸部 X 线片 (9)肠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10)肿瘤标志物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平片,钡剂灌肠检查,腹部 MRI, 血清白蛋白,血清铁蛋白,免疫指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因子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大肠湿热证: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2)脾虚湿蕴证:健脾益气,化湿助运。 (3)寒热错杂证:温中补虚,清热化湿。 (4)肝郁脾虚证: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5)脾肾阳虚证:健脾补肾,温阳止泻。 (6)阴血亏虚证:滋阴清肠,养血宁络。 2.外治法 (1)中药灌肠治疗 (2)直肠栓剂疗法 (3)中药外敷治疗 3.其他疗法:针灸、耳针、穴位埋线、隔药灸、结肠透析仪中药灌洗治疗等。 4.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肉眼无明显脓血便。 2.体温正常,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3.便常规+潜血明显好转。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而需要复查或病情无明显改善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住院费用增加。 2.住院期间明确或者高度怀疑癌变,以及组织学检查发现重度异型增生或肿块性 损害伴轻、中度异型增生者,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中毒性巨结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和大出血 经内科治疗无效者,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久痢(溃疡性结肠炎)(ICD-10 编码:K51.902) 疾病分期:活动期,疾病分度:轻、中度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8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 间 年 月 日 (第 1 天) 年 月 日 (第 2~4 天) 年 月 日 (第 5~7 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等 病情评估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病历书写 □治疗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和 注意事项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当日病程 和查房记录 □根据病情完善相关检查 □明确诊断、完成病情评估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 相应处理。病情变化者调整治疗 方案,注意防治并发症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检查结果 与治疗方案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查房 记录 □继续执行拟定的治疗方 案,病情变化可调整方案 □注意防治并发症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低脂无渣饮食 □内治法 □外治法 □其他疗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完成入院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潜血 □大便培养 □C 反应蛋白(CRP) □血沉(ESR) □胸部 X 线片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腹部超声 □心电图 □肠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 □其他检查项目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内治法 □外治法 □其他疗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指标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内治法 □外治法 □其他疗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指标 □对症处理 主要护理工作 □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 施 □观察记录大便质地、颜色和 便次 □观察全身情况,测量体温并 记录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心理疏导、健康教育 □观察记录大便质地、颜色和便 次 □观察全身情况,测量体温并记 录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 措施 □饮食指导 □心理疏导、健康教育 □观察记录大便质地、颜色 和便次 □观察全身情况,测量体温 并记录 病 情 变 异 记 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 任 护 士 签 名 医 师 签 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 8~14 天) 年 月 日 (第 15~21 天) 年 月 日 (第 22~28 天,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查房记 录 □继续执行拟定的治疗方案, 病情变化可调整方案 □注意防治并发症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查房 记录 □继续执行拟定的治疗方 案,病情变化可调整方案 □注意防治并发症 □上级医师查房及诊疗评估, 确定出院日期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出 院记录、出院证明书和病历首 页的填写 □通知出院 □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 后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 □开具出院带药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内治法 □外治法 □其他疗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指标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内治法 □外治法 □其他疗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指标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访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 施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观察记录大便质地、颜色、 便次 □观察全身情况,测量体温并 记录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 施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观察记录大便质地、颜色、 便次 □观察全身情况,测量体温 并记录 □指导患者病后康复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 卫生宣教、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坚持治疗和预防 复发的措施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服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